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现代社会之罪恶

火烧 2011-05-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现代社会中人们因追逐名利、速度和比较而迷失自我,失去人生真谛,内心空虚,无法摆脱恐惧与焦虑,反思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压迫与异化。

我们生活在怎么样的一个社会里:追名逐利,晕晕噩噩,不知所归!

我们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却还是死皮赖脸地活着,只为活着,不为别的!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变得这么不可理喻?

答案不是别的,恰恰是作为世间生灵的我们自己!为何?且听之

首先,在我们社会里总是在追寻着速度,人与人之间在比赛着看谁能最先到达终点:男人与男人在比较着谁的能耐大,女人与女人在比较着谁比较漂亮,而且人类最伟大之处就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可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一切,男人比较用权、钱、色,女人比较用回头率;家庭与家庭在比较着谁们能过得更幸福,始终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于是就想办法让你过得和我一样差,这样心理平衡了,才能相安无事,这就是为什么低调被称之为一种“品德”的原因,我们慢慢得将应该发扬光大的东西韬光养晦了,而且还并不自知地以为那是一种进步,一种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在进行着或暗或明的竞争,在比赛着谁比谁更能抢先一步占有市场,谁比谁更能抢先一步赢得顾客的芳心,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似乎速度代表了很多东西;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在相互比拼着,看谁的GDP增速更快一点,谁比谁国家的人更富裕一点,就像这样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其实你我都知道时间你永远都超不过,可我们依然在相互比较着,相互较着劲,因为我们始终认为我们不能比别人弱,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我们心中有难以驯服的恐惧,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我们不敢做我们自己,因为怕受到社会的非难,于是我们就在不远的前方立下一个榜样,我们依着方向努力前行,心中思忖应再无恐惧了吧?可我们还是没有能中恐惧中摆脱,它依然在那里,不多不少,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祛除恐惧呢?克里希娜穆提之所言:认识恐惧的过程即是消除恐惧的过程。

我们活在速度的世界里,每天都在奔跑着,追名、逐利、养家、糊口或者追逐一些不上台面的腌臜事,我们被限定在了一种框架之中,社会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然后我们就无言地信服了,就在那个框框里奔跑,直到死亡。

因为我们的奔跑,我们丢掉了诸多最可贵之人生财富:我们为了一个好学校奔跑,于是丢掉了美好青春,可能有人会辩解说其实学校的学习也是一种美好,但是如果说有一种生活里没有考试,没有划分档次,你会如何选择青春怎样渡过?你说学校学习也美好,那便是受到一种框架的限定,因为你不知道除了上学,别的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可干;其实,那也是一种自欺欺人与无可奈何,因为青春逝去不再回来了,是为了安慰自己的托词;我们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前程,丢掉了至爱,丢掉了人世间最为真挚的感情——爱情。爱情,我们总在说,可我们真正懂得它的含义吗?试想想人这一生里,除了父母我们会在茫茫人海之中认识那样一个人,一个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然后心手相牵,共渡余年,他(她),如果我们没有遇见,那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干,可我们遇到了,相知了,相爱了,牵手了,一生不再分开了,我们没有血缘,没有其它维系关系的事物,只有爱情,以爱情之名“互恋”千年,由此可见爱情之伟大,之永恒,可我们为了追求那些身外之物竟然轻易地将它丢之弃之肆意践踏之,我们如何对得起“爱情”这两个如此珍贵的字眼?我们为了一些身外之物,慢慢放弃了我们的至真,放弃了生命的真义,放弃了立身之根本,我们变得盲目,变得内心空虚,变得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就这样,一点点地变得“不可理喻”!

其次,经济。不知从人类的那个阶段出现了经济这个词,我们研究它,分析它,催促它加快前行的步伐,于是“刀耕火种”的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人类的生产率提高了,意味着我们破坏自然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了,果不其然,世界被整得乌烟瘴气,所谓“世外桃源”的场景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遐想或者某位诗者词者的佳作里了;可人类的行动并没有被终止,一些来自美国的IT人,如Bill Gates、Jobs,又创造了一个信息时代,于是我们可以直接对着一个静态的机器去肆意地糟践本已千疮百孔的世界了,我们乐在其中,等改造完成后我们还会指着那个被改造的世界对旁人说:看,这个世界多么美丽,所有一切都只因为我们的存在,然后再附上一个放声大笑,方才过瘾!经济的发展导致我们生活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没有章法,我们未曾停下来想过我们何时出发?我们归于何处?将来有一天,也许我们的子孙会对着一个空落落的墓碑说:看,本来完好的世界就是被这些人以发展经济的名义破坏了,永不复存在了!又或许我们的子孙会给我们立这样一个墓碑,上书: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世界的智者们赶紧跳出来吧,为这个世界鸣不平吧:不是所有的发展都有意义,不是所有的速度都应该被称赞!Slow down吧,生活的美丽可能就在你驻足的一刹那释放耀眼光芒。

其次,科技。对,就是科技,使得人类对于自身的破坏力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原来这个世界我们是可以这样破坏的,整个世界都是大人的玩具,可问题是这个玩具坏了,有没有一个替代品,如果没有了,我们自己怎么办?在没有科技来临之前,我们进行着“刀耕火种”的四园生活,我们乐在其中,虽然慢点,悠闲点,可我们的废弃物可以让世界轻易的吸收消化:洗过脸的水,倒在地上慢慢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聚集变成雨雪还给大地,整个过程中没有损失,纯是自然的活动,所以我总以为,节约用水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没有科技的应用,我们根本不用节约用水,因为水在这个世界不停地循环着,未减少一丝一毫,如果让自然自然的处理,我们不会有任何问题,不会产生任何资源的问题,所以如果说节约的话,我想我们应该这样宣传,请节约用科技,别让你创造的科技贻害后人!我们会声讨或者采取行动来阻止某一活动的发生,譬如战争,譬如犯罪,可我们很少见到有人采用游行示威的方式来抗议科技的应用,我们都被科技(或者说是创造科技的人也许会更贴切一些)欺骗了,辩证唯物主义说:世事皆有两面性,科技当然亦不能排除,它没有资格做一个例外之物。因为科技的应用,我们忘了牛是用来做什么的了?以为所有的牛都是可以挤奶的;我们忘了犁是用来干什么的了,犁田这种近似于原始的活动渐渐被我们遗忘了;我们忘了还有镰刀这样的物件存在了,煤油灯、茅草屋等等。而且,有一样东西它的存在所经历时间之短暂让人怀疑它到底存在过吗?那种东西叫做情书,当我们知道还有这件什物存在的时候,它却离消亡越来越近了,取而代之的是邮件,是网上传情,是虚拟,是网恋,这些虚假的东西。其实科技的影响更像是美国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影响: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害性特别大,科技居然能够影响到我们以为永恒不变的事物——爱情,还有什么是其不能染指的呢?经济学中讲科技会藏身于劳动与资本之中发挥它的功用,足见其可怕。总以为一种无形的东西是最具有杀伤力的,比如爱情、比如经济,就像真正的武林高手是从来不用兵器的,只有那些小喽罗才会拿着兵器呼来唤去,对于高手来说,任何事物皆是兵器,这就是所谓的无形胜于有形。既然科技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理应给予特别的关注使它的影响尽量小,将它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减小到最小,可现实呢?自从电脑的出现,自从科技应用于日常生活,我们丢的又岂止是技能呢?君莫非未见到提笔忘字的尴尬?君莫非未见到我们文学水平的下降?君莫非未见到满是别字的报告?科技正在慢慢地吞噬着我们不多的脑细胞,它把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像人,而越来越像机器,遇事我们baidu、google,君有未想过若有一日,电脑等号称为高科技的东西突然都失灵了,那我们这个世界还能正常运转吗?我们还有基本的生存技能吗?人类文明还会存在吗?我们还会思考以上的这些问题吗?问题是我们现在还在思考吗?我们正在退化成单细胞生物!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想2012最好马不停蹄地赶来,这样我们就能真真切切地面对我们遗忘很久的问题了,而这些问题却又至关重要。所以请,远离科技,珍爱生命!

教育。这个也被美化了的事物。我们并不自知,以为是教育是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又带来了人类文明发展;其实事实正相反,现实的教育并没有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而只是教会了我们存在的能力,而忽略了我们为什么存在的基本问题。我们受教育,我们学技能,我们锻炼如何使用科技的力量来摧残我们美丽的环境,我们要求得太多了,这个世界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受教于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却未曾得到过如何维护环境的教导,我们总在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来考虑我们的事情,我们并没有对自然给予更多的敬畏,并没有对神的尊敬,我们所谓的尊敬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就是站在践踏环境、污染世界基础之上的。我们都是自私的人,我们都太关注于我们自己了,对于别人、对于原本的存在,我们未曾有过思考,我们只是一味地想从这个世界中得到安逸,得到享受,我们从未想过付出,如果科学家们想到过付出,他们不会创造出所谓的人类科技与文明;如果一个政治家尝试过付出,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战争。你有没有想过除了人类之外有那个物种会自相残杀到如斯地步?我们见到动物之间拼得你死我活,可你知不知道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残忍的“高级”动物?为什么一种动物在进化到了具有思想的地步的时候其破坏力会如此之大呢?竟然将动物的本能都慢慢地淡去了!我们还会为作为一个“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吗?还会有作为人的高贵与典雅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有,那么我就可以怀疑你的物种问题了!我们自诞生到现在,教育并没有发挥它的功用,可能会有人说,难道你没有看到世界那么多的教育机构与大学吗?我想说的是,你知道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吗?让人认识到存在的价值,让人去追寻美、神与真理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得到过这样的,哪怕类似的教育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有了教育机构与大学的存在才使得教育如此之低下。我以为真正的教育只存在于古希腊,如柏拉图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那样的辩论才是真真正正的教育,所有的学问的最终落脚点都是哲学,都是研究我们自身,所以认识自己就是我们存在的终极意义。学校是不可能教给你自身存在的价值的,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你,你就永远不能了解自己,除非一切归于尘土,当后人评论你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

身体已去,灵魂犹存,如果你如此,汝即为万物之尤物矣,自可自三光而永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