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劳动力供给刚性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分析

火烧 2010-09-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劳动力供给刚性条件下失业问题,分析价格机制与卡尔多准则的应用,指出张五常理论的争议,强调失业风险对底层劳动者的影响。

劳动力供给刚性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分析  

   

何全胜  

   

正统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是指供求相等,这个时候没有浪费,这种均衡处于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当供求失衡时,如何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呢?正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价格的灵活调整,可以使供求均衡,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价格机制的作用。  

但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前提,是供求能够随着价格的调整而灵活调整。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供给刚性的情况,如:劳动力供给、春运火车票、世博会排队、京藏高速堵车等,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无论如何调整,供给在中短期内也很难跟随调整。在这种条件下,价格只对需求起到调整作用。  

在供给刚性的条件下,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按照正统的经济学理论,可以提高价格,抑制需求,从而使供求均衡。但随着价格的提高,一些人的需求受到抑制,福利降低,这种办法是以牺牲一些人的需求来达到均衡的,显然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对于这种情况,卡尔多提出了一个标准,当一项改革对一些人有利,而损害了另一些人利益的时候,如果总的收益大于损失,获利的这些人可以通过补偿受到损失的那些人,使这项改革措施得以进行,从而使社会总福利得到增加,这被称为卡尔多准则。但是,这种补偿是有成本的,往往导致补偿无法实现,因此卡尔多准则中的补偿只是一种假设性的补偿,并不要求实际进行不尝,如果实际进行了补偿,和帕累托准则就没有区别了,因为补偿后没有人受到损失,只需使用帕累托准则进行分析就足够了,而无须再使用卡尔多准则。正因为如此,卡尔多准则并没有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可。特别是当受益者是收入效应较低的富人,而受害者是收入效应较高的穷人时,会造成分配不公的问题,卡尔多准则更会遭到反对。  

上述分析是针对供不应求的情况,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正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刺激需求,从而使供求均衡。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价格低于供给者成本,使供给者亏损,从而退出供给,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淘汰机制。  

但是,如果把这一淘汰机制运用于劳动力供给刚性条件下,底层劳动力的工资就可能调整到劳动力生活成本以下,迫使一些劳动力出局,而底层劳动力平时收入就不高,基本没有储蓄,也就无法抵御这种失业风险,如果没有其他保障措施,对这些劳动者来说惟有“死路一条”。最近,张五常正是由于支持价格调整的办法来解决失业问题,而受到网友的广泛质疑。  

另外,张五常认为件工工资相对于固定工资(时间工资)可以减少失业,这个看法可以说来自于他的佃农理论。佃农理论认为,在无风险的情况下,雇佣合约、固定合约、分成合约的效率是相同的,但当风险很高的时候,分成合约是最有效率的。可是,这种合约无疑是让无风险承受力低的劳动者承受高风险,是与现代企业理论不符合的,这也许是张五常倍受质疑的另一个原因吧。  

其实,失业问题是经济学理论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因为正统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理想化的——完全竞争,但劳动力供给刚性显然不符合这个理想化的前提条件,这个时候,也就无法完全应用正统经济学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只能是通过“非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劳资纠纷,如罢工、工资集体协商等冷暴力,或者政府制定最低工资保护政策,并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来减缓这种劳资矛盾。  

最低工资政策,是当劳动力供过于求时,工资的谈判会有利于资方,劳方由于竞争激烈导致工资会低于劳方的边际贡献,甚至低于劳方的最低生活水平,这个时候,政府进行最低工资管制,并不会增加失业,只是使工资不至于太低。如果由于一些企业的产出,使劳动力的边际贡献还无法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这些企业无疑是无效率的,早应该被市场所淘汰,只是由于可以压低工资,“剥削”工人而勉强存活,实行最低工资政策,反而使这些企业早点被淘汰。  

失业保障制度实际是一种劳动的替代品,不至于使失业者无业可“替”,只能说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劳动力供给是刚性的,必须工作以养活自己,但中国的底层劳动力供大于求,虽然直接的市场经济措施就是降低工资,但这种办法会使劳动者“破产”,因而可以由政府来完成过剩劳动力的“储备”,这就如同粮食,在丰收的年份,一般是由政府承担过剩粮食的储备。其实,失业保障制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的卡尔多补偿机制,是对失业者的一种福利补偿。  

正统经济学家正是基于对价格调整作用的某种“迷信”,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解决失业问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里,不会出现失业现象,从而反对最低工资政策和失业救济的福利制度。  

显然,这些经济学家忽略了劳动力供给的特殊性,劳动力不是一种普通商品,过剩了可以用降价、甚至当作废品来处理掉。并且,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刚性,导致劳动力的供求失衡是常态,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建立失业保障制度(劳动力储备制度),从供给方面来解决以外,凯恩斯提出从需求方面来解决,这个思想无疑是与正统经济学的价格调整的思想完全不同的,是一种开创性的理论,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无论是从供给、价格、需求那一个方面的调整来解决失业问题,都是有利有弊的,都是有成本的,因此要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用的解决办法,并不存在一个方面的办法就能解决所有失业问题的理论。  

   

延伸阅读:  

张五常:宏观分析的失误(之四)——失业要从公司看  

张五常《科学说需求》并不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