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宋惠昌原来也“怀旧”:一个资本主义民主的怀旧老手

火烧 2010-07-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宋惠昌对怀旧情绪的看法,分析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借鉴意义,强调政治文明发展中的继承关系。

中央党校宋惠昌教授原来也“怀旧”:《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究竟是什么关系》摘析

半二十八画生


中央党校宋惠昌教授最近撰文,谈怎样看待当前社会中的“怀旧”情绪,据说引起了理论界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宋教授对于“有人哀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朴素的社会风气再也不见了,人们对个人利益太重视、太计较了;由于思想观点趋向多元化,人们的分歧意见越来越难统一了;甚至有些人认为,当今社会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泛滥,集体主义精神泯灭了;由于体制上的某些缺陷而孳生出了腐败现象,等等”,认为“是由于搞市场经济”带来的结果的“怀旧”怀绪,劈头盖脸一顶“倒退思潮”的帽子压过来,一根“怀疑改革”的棍子打过来,至少在网络上也引起不少人的反对。
谁是谁非暂且抛开,但与宋教授一篇旧文相对照,却不得不承认宋教授起码是一反常态,有点只许自己怀旧,不许他人怀旧的样子。请看宋教授在《学习时报》( 12/14/2009第 05版)发表的《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究竟是什么关系》一文摘录:

 
在当今世界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种各样的民主政治形式,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在谈论民主的时候,实际上仍然离不开“资本主义民主”或者“社会主义民主”这两个基本理念。因此,如何科学评价资本主义民主、究竟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就成为认识和实践民主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了。
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运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端,前面已经说到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它的历史价值。资本主义民主作为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当然也就显示在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比较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列宁则强调说,与封建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他还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人类走到了资本主义,而只有资本主义,凭借城市的文化,才使被压迫的无产阶级有可能认清自己的地位,创立世界工人运动,造就出在全世界组织成政党的千百万工人,建立起自觉地领导群众斗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列宁:《论国家》(1919年7月11日),《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38页)。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当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民主也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民主。这并不是说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有什么高明之处,而是说资本主义民主这种政治形式,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成果,它为更高层次政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价值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本主义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而是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正如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新型文明,不能认为它是社会主义者凭空独自创造的一样,而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
同样道理,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来看,作为一种政治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是先后形成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所以,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关系,就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一个规律性现象了。说到这里,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资本主义民主经历的历史风雨多,走过的曲折道路长,这就使它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更加丰富,因此,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而且能够从资本主义民主那里借鉴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说,现代许多西方国家中实行的是“三权分立”体制,很显然地,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不能照搬它,但是,“三权分立”体制中的权力制约机制,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再比如说,一般资本主义民主是实行政党制度的,当然,我们决不能仿效他们的多党制,但是,在妥善处理政党之间、政党与政府之间、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西方国家经过几百年的磨合,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教训,我们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对此是可以研究和借鉴的;再比如说,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特别是普选制,是当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实现途径,当然,我们决不能照搬他们的选举制度,但是,为了更加切实地反映人民的意志,对西方国家选举制度中的经验教训,也应该认真研究,吸取其中一些有价值的作法,以便改进我们的选举制度,等等。有人说,你这不是在号召“向资本主义民主学习”、“与资本主义制度接轨”吗?否。这是在认真研究、吸取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所用,这是为了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共同道路所应该做的一种功课。


——对于资本主义民主,宋教授是怎样的恋恋不忘啊:“历史成果”、“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关系”、“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而且能够从资本主义民主那里借鉴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请问,为什么独独改革就不能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有价值”的东西了呢?
也许,对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怀旧老手来说,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持形而上学的态度”,才真正是“怀旧”者在思想方法上的特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