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马克思主义建军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的根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然而,贯彻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军根本原则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充满斗争的发展过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和成长过程中就存在着曲解和歪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种种错误主张和倾向。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过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已掌握了一部分军队。然而,当时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却自愿放弃党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并发出《通告》:“在国民军中不发展组织,不便有党支部。”致使北伐军的实权大部分掌握在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手中。
抗日战争时期,王明抹杀国共两党的阶级区别和原则分歧,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他还认为,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还“相应的改变红军性质”,并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国防军”。他提出的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待遇、统一纪律、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动等,完全适应了蒋介石所谓“军令统一”的要求,实际上等于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统一”到国民党军队中去。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宣扬所谓“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非政治化”,鼓吹“党军分家”,说什么“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不是共产党一党的军队”,妄图使我军摆脱党的领导。
一些西方国家在宪法上明文规定:“军队不属于某一个政党”,“军人在军队不允许参加党派活动”,“军人不能参加选举”,“不兼任议会议员和政府的官吏”等等。许多西方学者和政客也极力标榜其国家是“民主政体”,维护公共权力,军队和政治可以分离,实行所谓“军人非政治化”、“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
针对这些种种错误的主张和倾向,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的题中之义,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一方面,无产阶级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无产阶级政党为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必须拥有本阶级的军队,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由于社会历史和无产阶级自身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无产阶级的建军问题还没有成为他们直接实践的问题。但他们在论述阶级、国家和暴力学说时,揭示了军队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军队的伟大任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而有组织的暴力首先是军队。资产阶级的军队是资产阶级对内实行专制制度的目的、对外进行寡头统治集团所需要的战争的驯服工具。无产阶级要用暴力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就必须打碎旧军队,组织自己的新军队。1871年巴黎公社提供了无产阶级军事组织的最初范例。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提出了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的著名论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的建军问题成了无产阶级政党一个十分迫切的重大实践问题。在俄国,列宁一开始领导革命,就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武装工人阶级的思想。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用极大的努力建立工农红军,到1920年初,红军人数已发展到300万。党依靠这支军队,粉碎了帝国主义十四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分子的复辟活动,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另一方面,共产党的领导是确保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1848-1849年欧洲革命中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时,就对党独立领导无产阶级军队有了原则性的指示:工人党必须尽量有组织地、尽量一致地和尽量独立地行动起来,必须建立起独立和武装的工人组织。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创造性地贯彻到创建工农红军的实践中,并于1920年宣称:“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军队,它现在由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这支先进队伍领导着。”(《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卷,第193页)
马列主义关于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战争和无产阶级建军实践中,得到了最好的应用和发展。其要点有:第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原则体现在思想上,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部队,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启发和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实现全军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统一。第二,体现在政治上,就是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军队的思想和行动,使军队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地为实现党的总目标总任务而奋斗,保证在政治上永远合格。第三,体现在组织上,就是把军队无条件地置于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决不允许其他党派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进行活动,未经相应政治机关批准,军队成员不得参加民主党派和宗教组织,不得擅自参加地方的群众团体,不得成立各种条令条例规定之外的团体和组织。第四,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队中所有成员都必须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工作,决不允许向党闹独立性,决不允许任何人向党争兵权。总之,确保军队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西方国家在所谓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下,推行“军队国家化”,其目的在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一是他们把狭隘的剥削阶级私利冒充为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把资产阶级的国家说成是全民族、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把军队说成是国家、民族利益的维护者,是超阶级、超政治的,然后又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鼓励军人为资产阶级的私利去卖命。二是资产阶级在同封建专制主义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建立了“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等一套调节本阶级内部各党派、各财团之间矛盾的政治秩序,使统治者有可能把各党派、各财团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激烈斗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他们不希望军队介入资产阶级党派之间的政治纠纷,并在法律上使军队“国家化”,独立于各党派之外。三是他们把资产阶级的利益、意志、权力“国家化”,把本阶级内不同党派的不同政见混同于不同阶级的阶级统治,从而迷惑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使他们在与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中不组织和使用军队,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综上所述,任何政党都是按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组建军队的,并通过各种途径和运用各种方法将自己的政治主张贯彻到军队之中;任何军队都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的工具,从属于一定阶级及其政党并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党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决定着军队的阶级属性。也就是说,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是无产阶级的领导,就是资产阶级的领导,其实质是阶级领导。无产阶级政党为着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创建自己的军队,因而无产阶级军队必定是实现党的纲领、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后,始终牢牢掌握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对于确保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巩固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我们党通过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导形式实现了对我军的绝对领导,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在军队中得以贯彻实行,保证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使我军成为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民军队。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建军原则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决不能动摇,人民军队必须永远置于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