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江苏良田“被流转”,非法盖起度假村

火烧 2011-08-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江苏句容市天王镇以流转名义强行占用村民土地,建度假村,改变土地性质,引发农民抗议。事件暴露土地非农化、强制征地问题,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损害农民权益。

   

  土地,对于许多农民来说,意味着生存、意味着生计、意味着希望。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九年前就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并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但即便有法可依,非法占地、非法征地的现象依然遍地开花。这不,在“中国之声”2011年8月28日“新闻纵横”中又一次听到,江苏句容市天王镇政府占用朱巷村的几百亩土地,盖起了度假村。  

   

  天王镇政府原本想通过招商引资,在朱巷村建一个生态农业观光园,但是2010年初,这片土地被一家房地产公司改变用处,建成了休闲度假区。结果,“开发商搞旅游开发了,把我们的田盖成别墅,挖成人工湖,造成旅游椰岛,改变了土地性质(非农化)。”村民如是说。  

   

  2003年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我们听到朱巷村的村民们回忆说,2009年5月12日,村干部挨家挨户下发通知,要求村民即日起,不准进行农作物种植。“流转的名义是说搞平整土地,农民不愿意签协议,(村干部)就用胁迫的手段,等于说(土地)被强行流转。”“我们一直靠种田吃饭,物价又上涨,我们没有土地怎么生存?这点钱(补偿款),以后我们子孙后代吃什么?”  

   

  对于农民的说法,负责项目拆迁的天王镇工作人员李开华解释说,是农民们自己提出变租用为征用。2011年7月11日,村委会已经下发通知,曾经从村民手中流转来的所有土地都被征用,并按照最新补偿标准,给予每亩29600元的补偿。个别村民嫌补偿不够,才会一直投诉。  

   

  自家的土地被强行流转,农业耕地变身为度假村,显然是改变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明文规定。而事实上,这种强制征占土地,改变土地性质的现象绝不仅仅发生在句容。  

   

  近年来,土地成为最值钱、最让地方官员兴奋的东西。农民最大的财产就是土地。可如果有官员或开发商盯上了哪块地,经验证明,家庭经营的主体——农民经常说了不算;土地所有者——村集体也经常说了不算;相当多的时候,甚至国家说的“18亿亩红线”也不算。而且这已见怪不怪。  

   

  根据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在农村调查掌握的情况,最严重的问题是各个地方借着土地流转的名义把农民的土地承包过来,然后有的是搞工业化,有的是搞工商企业,造园、造海、造城,变相地把土地非农化,不仅违反土地承包法,而且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害。看看我们周围吧,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剥夺农民的土地,不惜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号,强制农民“进城”“上楼”,迫使农民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村庄,却把原来的好位置变成了官员心目中的聚宝盆。  

   

  法律明文规定,国家三令五申,为什么还是遏制不住一些地方侵占土地的脚步呢?显然是两方面合力造成的,一是地方利益在作怪;二是上面或默许,或失职。  

   

  让人们看到希望的是,今年8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用了三个“最严格”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为了扼住非法征地的黑手,前天(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检查组将兵分六路,分赴河北、吉林、安徽、山东、湖南、甘肃等地,重点对非法征用、占用土地,违法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等行为的查处情况等进行检查。只希望这一次中央能动真格的、抓实在的,揪出一批坑害农民利益的败家子来,从而真正括遏制住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冲动,切实保护好农民的权益。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