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纳妾之风再度盛行--网络时政文摘(118)2009-9-3

火烧 2009-09-0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中国纳妾之风再度盛行,同时批评国家审计署监督不力,问责机制缺失,导致财政资金滥用问题屡审屡犯,引发公众不满。

网络时政文摘(118)2009-9-3

问责缺乏力度 审计难有成效
加油价乱章法 调整机制沦虚设
史上最牛身份证 拷问政府公信力
中国纳妾之风再度盛行

东方日报:问责缺乏力度 审计难有成效

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二○○八年度中央部委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结果被审计的五十四个部委级单位个个都出了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是积弊,年年审计年年有问题,根源在于监督与问责缺乏力度。

国家审计署发布的报告,合共八万六千多字,一口气公布了五十四家被审计单位的「溷帐」,事无巨细,涉及金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亿元不等。这本看似琐碎的流水帐,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

国家审计署总结出了四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挤佔挪用转移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公费出国管理不严。其中,挤佔挪用、转移财政资金,已经成为屡审屡犯的「老大难」,有的甚至挪用资金去办企业、炒股票。

今次审计也审出一些骇人听闻的问题,比如外交部私自截留历年的认证费、护照费,合共一亿三千万元未上交国库;国家环保部多达八亿多元应下拨地方的中央专项资金,被截留在部机关。金额之大,耸人听闻。有意思的是,国家审计署今次自揭家丑,自我揭露有两亿多元项目预算,仍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等六大问题。
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国家审计署刚公布完报告,一些被审计单位便开始忙着表态,表示将会「痛改前非」,及时整改;同时希望媒体在报道时要用词准确,不要放大自己的「过失」。这已成为每年审计风暴的例行表演性节目,老百姓对此高度不满。

审计风暴自二○○三年开始,至今已六年,每次国家审计署公布结果时,都会掀起一阵问责浪潮,有关单位每次也会进行类似痛改前非的表演,但时间一过依然故我。所以,每年审计风暴,所揭露出的问题都大同小异,却看不到有任何整改的痕迹。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监督与问责机制跟不上。以去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为例,现在有多少人还记得各部委存在的问题?又有多少人因此而被问责?相信这是一笔煳涂帐。缺乏问责制配合的审计,就像无牙老虎,难以吓唬人。

要解决问责不力的情况其实并不难。被审计出有问题的部委,首先应该向全国人大提交一个整改报告,以免口说无凭;同时由媒体与监察部门对其整改情况进行跟进,防备这些单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对于涉及到渎职犯罪的,要坚决查办,即使退休官员,也应追查到底,剥夺其相关退休待遇;对于属体制漏洞的,要改弦更张。最后,每年审计署公布新一年的审计报告时,都要先提交一份对上一年审计报告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在多重监督之下,各大部委便不敢偷懒卸责。这几年的审计风暴,虽然声势很响,但却没有刮倒一个部长,变得虚张声势,这多少是一个遗憾。

东方日报:加油价乱章法 调整机制沦虚设

内地成品油加价,若纯粹是有加有减机制主导的涨价,很正常。遗憾的是,今次加价先是指标到了却不启动,闹了场茶杯里的风波;继而不加、不加、终须加,迟了六天(四个工作日)又突然宣布加价。一件正常的事,演变成一个不正常的过程,由企业到消费者,都被决策者「玩」了一回,成为一件不愉快的事件。人们不禁会问,成品油调价真的要这样运作吗?

首先的问题是有机制而不依机制行事,要机制何用。当初订下「二十二个工作日」、「百分之四」作为成品油调价的必要条件,这是机制迈向具透明度的运作。今次官方延迟加价的解释是,上面两项只是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言下之意是充分条件未容许加价。充分条件是甚麽没说,在决策者看来可能是其他情况的酌情权,那麽所订的机制实质并不能自主运作。

其次充分条件的斟酌,「充分」显示价格机制的政策目标矛盾。「二十二个工作日」及「百分之四」,这麽明确的量化指标,既易于遵循,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及市场接轨的政策目标;而所谓充分条件的概念,摆明要统筹当时供求形势,甚至下游行业的承受力等诸多问题,无疑涉及到影响通胀的考虑,这个政策目标在行政酌情过程中,标准显然难以确定及受到监察,而且和接轨国际及市场的政策目标「打架」、不咬弦。

由此反映在经济各个层面价格失衡,未理顺彼此联繫,出现诸多反差、倒挂,内地价格决策严重两难的现实。目前当局认为库存过剩之下,通胀难成气候,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与消费物价指数(CPI)倒挂,使得PPI具威胁,成品油涨价顾忌,主要就是对PPI的影响。此外,农业用油、公共交通、出租汽车成本,基于这些广泛考虑,足以推翻调价机制的原意。

调价机制无法市场化运作,遭遇到行政酌情权的抗衡,当中还不能保证酌情权是被合理运用。当局坦承减价的考虑因素少些,而加价的考虑複杂些,其中第二次加价就推迟了一个多月,假设是合理的,且看今次迟了六天(四工作日),难道是被考虑的因素在这麽短时间内起了变化吗?显然不是。那麽今次的延迟徒然白白拖了几日,又是否行政酌情时发生长官意志的误判?

因酌情权排挤机制市场化运作,相关机制对市场来说就如同虚设,对决策者来说就有招不如无招,岂不是更具决策自由度?这反映内地许多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尤其对全融危机所遗教训,导致市场自动调节的质疑,使行政权力运用变得更倚重,甚至出现市场化运作倒退的现象,成品油调价机制就有被行政权架空的嫌疑。

其实,有机制而不依,使当局面对舆情腹背受敌。今次不加、不加,终须加,是油企发声抱怨。内地油品加价市场抱怨;不加价油企抱怨。同时,成品油市场与国际不同的,内地由大国企垄断市场,加价涉及偏袒的利益冲突,使市场的抱怨有把柄在手。政府虽然可以选择像以往那样,一边压住不加价;一边由财政给予油企补贴,但显然财政亦不堪重负。当局撇开市场化机制,行政决策自由度大了,可能更加陷于里外不是人的决策困境。

史上最牛身份证 拷问政府公信力

太阳报:神州大地,千奇百怪。日前,北京市发布的「经济适用住房市级备桉结果公示」中,一名叫高明显的申请人,其身份证号码竟然是「111111111111111111」。如果按照内地身份证编排的规则,这位高明显应出生在北宋时代,已近九百岁。这位「古人」却要与今人争夺经济适用房,何其荒唐!

有关部门的解释,十八个「1」只是替代码,非身份证号,申请人为刑满释放人员,户口曾注销,目前还没解决住房和户口,也没有办理身份证。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深究起来,里面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东西。

根据国家规定,申请经济适用房条件相当严格,除了年收入限制之外,最重要的是具有当地户口。如果这个高明显户口都没解决,怎可能有条件申请经济适用房呢?而且这个高明显去年就曾申请过,在这一年多时间内,居然连身份证都没办下来,这样慢的速度也属匪夷所思。

当局提供的解释显然难以让人信服,老百姓的质疑声反而更加强烈。今次北京市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有四万多户,媒体轻轻一揪,便抓出高明显,但还有多少郭明显、陈明显隐藏在这四万多户中准备浑水摸鱼呢?今次事件,实际上是拷问政府的公信力。

暗箱操作 胡作非为

经济适用房本来是国家低价提供给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是一种国家福利,但结果却变成了权贵的盛宴,无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审批、申请和分配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腐败,令老百姓怨声载道。

河南南阳一住宅项目,以经济适用房名义申报,享受免税等一系列国家优惠,但结果却是以商品房销售;杭州、深圳等地的一些经济适用房,刚建成便成危房,这些豆腐渣工程根本无法入住;而湖北武汉的经济适用房分配更是充满了欺诈,通过电脑摇号摇出来的中籤号居然出现六连号,出现了万亿分之一的概率,而且申请者多数是不合格的有房者。

原本一项得民心的工程,在地方官吏的百般操弄之下却成为民怨焦点。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缺乏监督,贪官们通过暗箱操作,可以胡作非为,而老百姓鞭长莫及。即便政府出台一些公示,官员们也会化简为繁,将公示搞得极其複杂,让老百姓莫衷一是。以今次北京市的公示为例,全部公示四万多户,若不是高明显这个身份证号码太特殊,恐怕一时很难被人踢爆。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资格的家庭,能够揭发提供中籤家庭虚假申请经济适用房的重大线索,经查实之后,便由举报家庭来顶替不实申请家庭经济适用房的分配名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由此可一扫积弊。


 

中国纳妾之风再度盛行

英国《独立报》文章,原题:纳妾之风再度盛行?摘要如下:

毛泽东把它当做封建旧俗铲除,但资本主义重返中国带来了纳妾之风的再度盛行。饱受磨难的中国民众认为,腰缠万贯的商人和平步青云的党政官员一心想用情妇的数量与华丽来证明其财富和权力,这是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网上盛传每个腐败官员的背后都有一个诡计多端的情妇。

一个愤怒的网民写道:“中国的未来将葬送在那些贪官手里。”另一个网民称,包养情妇的贪官“纯属多余,是吸血鬼,是渣滓,他们全都该千刀万剐”。

上月,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被认定受贿1.96亿元人民币。但最令中国人愤怒的是他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关系帮助情妇创办房地产企业。他被判处死缓。

情妇不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在远比从前开放的现代中国社会,情妇堂而皇之进出商场与咖啡厅,尤其是南方有数以千计的“二奶”。有人估计,过去5年里以贪污腐败罪被判刑的高官90%以上包养情妇。

纳妾之风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20世纪初以前一直非常普遍。上至皇帝、下至军阀,无不妻妾成群,有的妻子甚至向丈夫献妾。

如今的年轻女性当情妇是为了金钱与享乐,也有的人借此摆脱贫困。一名20岁的年轻二奶在网上写道:“我的儿子已经两岁了,我儿子的父亲跟我父亲的年龄一样大。我称他是‘老男人。,他对我很好,我生下儿子以后,他以我的名义买下一套180平米的房子,以我儿子的名义买下两家店铺。我的日子过得很舒服,我从不过问他的生意和家庭,也不逼他离婚。女人一辈子不容易,青春短暂,所以我很珍惜现在。”

虽然许多商界成功人士也有年轻情人,但真正让普通中国人愤怒的是玩弄女性的政府官员,这些人一旦劣迹败露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至少他们会被解除职务。

陕西省原高官庞家珏在担任宝鸡市市长时抵挡不住下属年轻漂亮妻子的诱惑,被人戏称为“拉链市长”。山东省济南市原人大办公室主任段义和2007年被判处死缓,原因是他厌倦了不断索要金钱的情妇,竟然制造汽车爆炸事件置她于死地。

中国一些高官试图改良封建制度。在审理安徽省原高官杨枫贪污腐败案期间,调查人员发现他利用自己在MBA课程中学到的公司管理知识来应付8个情妇。他任命其中一人为首席情妇来掌管另外7个人,但后来情妇队伍中的一个后起之秀要求获得领导地位,于是他的“经理”将他告发。

目前,拥有情妇最多的纪录保持者是江苏省原建设厅厅长徐其耀,情妇总数多达140人。跟风流成性的英国保守党成员艾伦.克拉克一样,他还同时占有一对母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