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155)2009-10-10
网络时政文摘(155)2009-10-10
奥巴马获和平奖白宫吓一跳
抗议颁奖奥巴马 网民发动百万人联署
反腐又出新花样 考试焉能出清官
大庆过后大考至 答卷如何待检验
中国买下全世界!腾中买通用悍马车 吉利相中VOLVO
被迫同舟共济
奥巴马获和平奖白宫吓一跳
【综合外电报道】上任不到九个月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昨日清晨被一宗爆冷消息惊醒……他因带领美国重返多极世界、推动全球无核化、正视气候变化等建树,荣获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奥巴马在阿富汗战争胶着之际获奖,引起外界争议。但有分析认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此举是要鼓励奥巴马在中东和平进程上取得进展。
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和平奖得主时,在场记者一片哗然,因为四十八岁的奥巴马就任总统不到九个月,没有人视他为热门人选。
白宫官员透露,奥巴马于当地时间不到六点就被唤醒,整个白宫上下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吓一跳。由于事出突然,奥巴马一时未能准备获奖声明,最初只能简单表示以谦卑态度接受这份殊荣。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贾格兰透露,委员会不想在半夜吵醒一国元首,因此特意等到清晨才通知奥巴马。
既意外又深感谦卑
奥巴马昨日上午在白宫就获奖发表正式讲话,他表达了自己既意外又深感谦卑的心情,坦言不肯定自己是否已做得足够来赚取这份荣誉。他形容和平奖是「对行动的召唤」(call to action),是肯定他为美国及世界设定的目标,他会接受奖项。
推动无核化最重要
诺贝尔委员会声明指出,和平奖荣归奥巴马,是因为他致力促进国际外交,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推动无核化的努力尤其重要。
委员会形容奥巴马为国际政治缔造新气象(new climate),多边外交重返世界中心,令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角色受到重视。即使是最严重的国际冲突,奥巴马亦主张以对话和谈判来解决。
奥巴马同时令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扮演建设性角色。委员会总结,很少有人能像奥巴马这般受到世界注目,并为其人民带来更美好的展望。
奥巴马上任时由前总统布殊手中接过多个烫手山芋。布殊推行单边主义,对中东发动战争,在气候问题上拒绝与各国合作,导致美国在国际间众叛亲离。奥巴马获奖,亦被视为诺贝尔委员会掌掴布殊。
美国《纽约时报》指出,奥巴马竞选总统时已考虑如何修补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关係。法国总统萨尔科齐说:「这证实,美国终于重返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奥巴马是历来第3位在任美国总统获得和平奖,亦是历来第4位美国总统获奖。
过去3位获奖的美国总统,都曾在任内或卸任后,对促进和平有实质贡献。前总统老罗斯福因1905年调解日俄战争,翌年夺得和平奖(儘管调解结果实际是纵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利益瓜分);第2位获奖的威尔逊(Woodrow Wilson),任内倡导创建联合国前身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于1919年获奖。2002年,美国前总统卡特(Jimmy Carter)因致力调解各国战争及促进人权和平逾20年而获奖。卡特在任总统时曾斡旋以色列与埃及和解;卸任后又成立人权组织,积极调停各国战争,更反对小布殊入侵伊拉克。
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和平奖由挪威国会选出的5人委员会评选颁发,应颁予「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消除或裁减常设军备、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得奖者须在颁奖「上一年」对和平事业有贡献。
后来,诺贝尔基金会扩大「上一年」定义,认为应包括「近期」在和平事业的贡献,又或以前付出的努力最近获得明显成果人士;另推动环保、人权和灭贫也可获奖。对于今次奥巴马获奖,美联社分析称,评审团似是基于承诺而非行动颁出。
抗议颁奖奥巴马 网民发动百万人联署
【明报专讯】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和平奖,印证其非凡魅力,但同时引起空前争议,有反对者甚至迅速在网上发动「百万人签名抗议奥巴马获奖」行动。欧美专家认为,评审团在奥巴马「改变」世界大计刚萌芽之际,便投下如此重量级的信任票,可能弄巧反拙,徒为奥巴马的政敌製造新的攻击空间,并令那些对奥巴马期许甚殷的人「希望愈高失望愈大」。
在挪威和平奖评审团宣布奥巴马得奖不久,便有人在网上社区care2推出签名抗议行动(网址为nobelpeace.eu),发起者指评审团的决定太草率,且带有政治动机,呼吁反对这一「荒谬决定」。截至本港时间昨晚12时,有147人联署,惟离蒐集百万人签名的目标仍相去极远。《华尔街日报》称,从首批签名者居住地来看,发起者很可能是波兰人。奥巴马早前搁置东欧部署导弹盾,令一些波兰人觉得被背弃。
欧美专家﹕盛誉恐令奥巴马成箭靶
评审团表示,希望藉颁和平奖「鼓励」奥巴马推动多边国际合作。但《时代》周刊指出,国际社会对奥巴马有极高期望,然而「管治现实证明,许多期望都不切实际」。《时代》评论员霍尔珀林(Mark Halperin)称,右派一直质疑奥巴马只说不做,评审团仅根据其口头承诺便把和平奖授予他,激起的怒火肯定比给支持者带来的喜悦还大。他说﹕「美国保守派最近刚因奥巴马帮芝加哥申奥失败而窃窃自喜,他们将指摘奥巴马获奖是闹剧。即使是一些中立评论员,也认为它来得太早」。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员布罗根(Benedict Brogan)亦说,奥巴马在功绩仍是空白下获奖,徒增被政敌嘲笑与攻击的空间。他认为奥巴马应拒绝接受奖项。
右派﹕诺贝尔评审团再掴布殊一巴
美国右派福士新闻评论认为,奥巴马获奖,等于是评审团打了前任总统小布殊一记耳光。英国《泰晤士报》则直指,很少颁奖结果像今年的和平奖这样带有明显政治偏好,评审团明显藉此表达欧洲对布殊政权终结的「感恩」、对美国选出首名黑人总统的认可,以及希望美国兑现承诺。评审团近年多次颁奖,都被指有强烈的反布殊单边主义倾向,在布殊主政8年内,3度颁奖给与布殊政策相反的单位﹕2002年颁给美国前总统卡特、2005年颁给质疑攻伊的国际原子能组织、 2007年颁给对抗暖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该报指出,奥巴马甚可能在短期内宣布增兵4万到阿富汗,势令伊斯兰世界质疑他与和平背道而驰。
太阳报:反腐又出新花样 考试焉能出清官
内地有媒体报道,甘肃白银市不久前举行领导干部廉政法规知识考试。据当地官员称,这种考试能增强领导干部学习党纪政纪法规知识的自觉性,强化纪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促使他们对触碰廉洁从政「高压线」的危害性产生清醒认识,从而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当局对官员进行廉政法规考试,无非是想表明当地政府打击腐败的决心,但一场考试、一张考卷就能够考出官场廉政风气,考出清官吗?绝对不能。看看那些已经锒铛入狱腐败分子的犯罪事实,权钱交易令人触目惊心,受贿数额动辄数千万元,权色交易令人难以想像,包养情妇动辄数十个。病入膏肓要落重药,蜻蜓点水、表面文章,根本无济于事。
难道还需要考试才能让这些贪官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根本不用,只要是人就应知道做这些事情是违法的。如果贪官还要为此辩解,那只能说明这些贪官已经无耻到了极点,对这样无耻的贪官进行考试,希冀他们知法守法而不腐败,无异于与虎谋皮,根本就是形式主义,天方夜谭,简直就是黑色幽默。
何况,近些年来,内地官员的学历愈来愈高,名片上动辄印着硕士、博士的名头。按照常理,一个头上戴着博士、硕士称号的官员,即使他的学历注水甚至是花钱买来的,也总不至于是个文盲,只要不是文盲,就应该懂得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最起码的官德要求,而最基本的法律常识已经足以让身为「人民公僕」的官员知道:当官就不能谋私利。
缺乏监管 前腐后继
明知当官不能谋私利,但内地还是有愈来愈多的官员触碰腐败「高压线」,前腐后继,其原因很简单,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一个道理,世界各国如此,中共官员也不可能例外。
其实,最管用的反腐败办法是监督,内地最缺乏的恰恰就是监督。由于新闻媒体全被官方控制,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发挥「第四种权力」的监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内地最大的监督力量应该是民众,最有效的监督方式应该是互联网。
但是,现在民众监督和网络监督也面临两个困境。首先是政府权力的行使过程不向民众公开,民众根本不知道政府决策过程,也不知道纳税人的钱洒向何处,又是如何花的,决策是否合理、花钱是否合法都无从判断。其次是官员财产至今不公开,百姓根本不知道官员有多少合法财产,无从判断官员的日常消费是否合理,也就谈不上实施监督。
政府权力向民众公开、官员财产向民众公开,这是现代政治打击腐败的最有效利器,已为当今世界文明国家普遍採用。如果当局想彻底打击腐败,办法其实很简单,一是公开政府权力,二是公开官员财产,然后发动民众通过互联网监督各级官员。如此办法,远比考试简单易行,也更具实效。
东方日报:大庆过后大考至 答卷如何待检验
「十‧一」期间,内地到处沉浸在对过去六十年辉煌的回忆中,但对中国政府来说,过去固然不能忘,如何走好未来的路才是关键。只有走好未来的路,才能对得起过去的成就,未来的路走不好,过去取得的成就也会丧失,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要走好未来的路,就要应对好当前的问题。大庆之后的中国其实面临很多严峻考验,人为渲染的热闹不能减缓现实考验的严峻。如何应对这些考验,直接影响能否保持过去六十年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
最大的考验当属经济能否真正实现复甦,保持发展势头,这是近一年来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虽然目前很多资料都显示,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但事实上前景依然满布荆棘,未来走向根本无从断定。
就一些看起来正在转暖的经济数据来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万亿元天量贷款的短期刺激,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力推动。但天量贷款终究难以持续,固定资产投资也将难以为继,世界上还不曾有哪个国家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大幅扩张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也断难例外。
安全稳定 再临考验
实际上,中国过去几年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但当前的问题恰恰在于出口面临巨大困难,目前,全球已经刮起一股贸易保护主义之风,而大部分矛头都指向中国。
就在「十‧一」期间,又传来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徵收惩罚性关税后,中国随即宣布相应的还击措施,但现在看来,美国根本没有把中国的反制措施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如果放任这种态势继续蔓延,中国出口必将遭到全球围堵,当局指望借助扩大出口实现经济复甦的想法势必破灭。内需持续不振,出口继续受阻,增加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短期难以实现,经济又如何复甦?
社会安全稳定对中国政府又是另一个严峻考验。「十‧一」期间,当局充分利用政治体制优势,调动大批警力,不惜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举国上下全力维护「十‧一」盛典安全,但这种超常规手段不可能长期使用下去,社会生活及秩序终将恢复正常状态。
然而各种威胁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并未随「十‧一」结束而消失,特别是疆独、藏独分子,「十‧一」期间只是暂时停止挑衅活动,但他们在此前发动的一系列恐怖活动中已经尝到甜头,绝不可能就此轻易罢手,一旦有机可乘,必将跳出来为患社会。
从「十‧一」之前新疆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当局在对付这些恐怖分子时似乎缺乏有效手段,「十‧一」之后,当局做好应对新的破坏活动的准备了吗?
可以说,如何确保经济复甦和社会安全稳定,是「十‧一」大庆之后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两个最严峻考验,北京答卷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
中国买下全世界!腾中买通用悍马车 吉利相中VOLVO
东森新闻蔡慧萱、江易亲/中国大陆从製造大国,现在一跃变成採购大国。挟带着外汇存底2.1兆美元,以及年经济成长率8%的实力,中国大陆从早期买下国外主权基金黑石集团、联想併购IBM,到现在准备以1.5亿美元,买下通用汽车旗下的悍马。儘管这笔交易还有杂音,不过,财富杂志封面则以《中国买下全世界》为标题,指出大陆野心勃勃。
上山下海、在路上奔驰,一向是通用汽车相当引以为豪的悍马汽车,在通用汽车破产之后,现在恐怕要踩着油门开向中国,向新东家报到了!中国四川腾中车厂将以1.5亿美金,完成这笔交易。
买悍马不符合官方推动的节能省碳政策,而让交易充满变数,不过,口袋饱饱的大陆,向欧美併购汽车也不是第一次,目前中国吉利汽车,就准备併购富豪汽车。
中国大陆全球血拚大动作,Fortune杂志以《中国买下全世界》当做封面,宣告中国财富进军全球的时代来了!
而中国大陆买的东西,包含非洲奈及利亚石油、澳洲钢铁、2005年联想併购IBM和入主黑石集团。对中国大陆来说,扛着钱袋出国买透透,是未来重要政策。
CNN评论家:「而这个中国主权基金,银弹3000亿美元,除了延续过去十年,中央跨国投资1150亿美元的辉煌成绩之外,2008年更增加投资金额,从250亿美元倍增到500亿美元,儘管和美国的3180亿美元比起来只有1/6。」
但是,未来併购速度和规模将更快狠准,九月刚完成哈萨克能源公司入股,同时也进入金融产业、买进港商交易公司的来宝集团,未来更可能以入股贝莱德基金公司,或是Lone Star的方式,投资欧美房地产。
这一切大採购,除了宣示中国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用钱买进跨国公司学习经营模式,要让中国从製造工厂转型成营运中心。
被迫同舟共济
黄金有价,饰金卖到一万多港元一両,依然有许多人趋之若鹜,不由你不服。商品大王罗杰斯语出惊人,预测国际金价十年内见二千美元一安士,即是比现在还要贵一倍,是耶?非耶?不妨拭目以待。
黄金一向被视为避险及对抗通胀的投资工具,最近国际金价屡创新高,一般认为是通胀重临的先兆。这其实不难理解,各国尤其是美国狂印钞票救市,弄得美元愈来愈轻飘飘,愈来愈不值钱,投资者觉得还是持有真金白银比较保险,比较踏实,所以,金价节节上升也就不足为奇。况且,据说中国正逐渐增加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使黄金商品更加奇货可居,以此观之,目前的金价高处未算高也。
归根究柢,金价上升主要还是拜美元疲弱所赐,故儘管美国官员近日不断出口术,声称强美元政策不变,但说者自说,听者自听,大家看到的是,美元好像流水似的继续往低处流。试想想,美国政府本来就已负债纍纍,加上财赤和贸赤还在不断扩大,美元如何保持强势?
美元跌跌不休,最无奈、最无辜的恐怕是咱们祖国。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国国债和其他美元资产,少说也有近万亿美元,美元只要稍微跌一跌,中国便损失惨重。难怪美国官员要和中国「同舟共济」,实际上,中国已被绑上贼船,进退不得,骑舟难下,如今想不「同舟共济」也不行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