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反对黎阳的“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
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得不说一首最红的歌!》一文,原本我是归类在《网友之声》里,说出我对这首歌和演唱者的切身感受。编辑同志把它放在了《文艺新生》,我担心会让人们觉得是在介绍文艺作品、推销唱碟,根本就不想看,时常我也有凭直觉判断做选择的事,那就以此文加入“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辨论的战团,支持黎阳大师。
首先,对文人的定义该如何下?
在我看来,对黎阳大师的“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不服的人,很大程度上是把会识字、会写几个字、会说几个字的人,以现在的标准:当过大学生(或中专生、高中生可随时随地,根据不同对象需要而定)以上的人,都称是“文人”或是“知识分子”了;或者以在网络(或乌有之乡)上发表了多少文章后,就称是“文人”或是“知识分子”了。
那中国现在有几亿个文人了,还能以“知识‘分子’”相称吗?
在《余》一文中,我是这样定义的:文人,也是一种职业名称,我的理解是从事文字相关工作的人,并以此为职业谋生计。如作家(有稿酬维持生计的,如在乌有之乡发文无稿酬的不算文人作家,以下同)、作词作曲家、秘书、编剧、导演、演员、歌唱家……脱离文人级别那些的是真正成“家”的——是那些以工作为生活必需品的人,达到“不是在工作,是在生活!”那种境界的人,也就成了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劳动者了(与工人、农民没有任何区别,根本不存在眼睛向上看的的问题)。
就如我自己:当过大学生(扩招后的,档次很低),在乌有之乡发表过寥寥几篇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要是命题作文,肯定和当学生时作文一样没戏),而且都存在大量剽窃黎阳大师劳动成果为己有的现象,所幸“黎阳声明”不会追究我的侵权行为。像我这样的人能称得上是“文人”或“知识‘分子’”吗 ?不能。我不可能靠已发表的寥寥几篇文章养活我自己,而是去做没多少技术性的工作,或说成是“要饭的途径”,因为我是为了活着而工作的,是中国无数无名打工仔(或称农民工)中的一员而已。
所以,对黎阳大师的“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不服的人,不少是那些自以为“自己是一个文人”的人,以此为标准,那就把全中国会识字的人都点进去了。
文人,是那些因为会识字、会写几个字、会说几个字,并因此能获不正当利益的人。如明码标价型:写软文,在刊物上发表,按字数付稿酬。具体代表人士有李锐、皇甫平……;理论创作型:说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能因此带来收益的。代表也不少:吴敬琏说“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好”,就成了推广市场经济的代言人(吴市场)了,因此日进斗金;厉以宁发现“公司实行股份制好”,就成了推广国企股份改革的代言人(厉股份)了,因此成就亿万身家;不过还有很多理论的创作者是谁,获利者是谁我是搞不清楚了,还请广大知情人士指点迷津:银行股份制改革必须引进“战略投资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谁先富起来了?)、摸着石头过河(过什么河会有收获?)、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三聚氰胺的俗称是蛋白精、上访者99%都是精神病……
其次,用阶级分析法去判别“文人”也很简单。参看《张宏良:漫话左派右派》一文,“其实,古往今来左派右派的划分十分简单,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讲话,就是左派;相反,替极少数权贵富豪讲话,就是右派。” 左派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的代言人,一样属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之列,怎么能称为“文人”?只有右派中会“文”的“人”,才够得上“文人”的资格,如李锐和五毛党之流。
如果你自我感觉是“左派”,也是“文人”的话,因此对黎阳大师的“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不服。这正是说明了自己已经脱离人民群众了,这也正是“文人自命清高”的思想在作祟!
“命,革到自己头上时就不愿意了。”
这也说明现实中的左派同志在“斗私批修”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对毛主席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精髓都还未消化吸收为己用,还有很多改善的空间啊。
不然,左派同志的觉悟尚且如此,重建中国社会主义大厦谈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