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2010-5-21)

火烧 2010-05-2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围绕中国房价调控政策展开,分析体制缺陷与土地财政问题,探讨房地产市场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多重关联,强调改革必要性。

网络时政文摘(2010-5-21)  

   

打压房价,中国必须剑指体制缺陷  

受贿立桉标准 怎能官宽民严  

百姓惊天一跪 公僕冷血漠视  

   

阶级鸿沟导致泰国冲突  

龙吟大地:中日关係冷风劲吹  

李明博发誓制裁朝 朝称将全面反击  

   

先驱报:从强奸门看国人的后宫文化  

国家赔偿怎能讨价还价?  

   

(图文)排泄物入水库 深圳千万人喝粪水  

图文)被称为SB,上海的世博与上海无关?  

   

国务院部委副手超标 律师函吴邦国促纠正  

   

  ....................................... 

   

 打压房价,中国必须剑指体制缺陷  

  来源:侨报       

   

要根本解决高房价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割断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联系,使整体经济摆脱被房地产绑架,经济增长的引擎实现多元化。  

   

【侨报5月19日社论】中国当局上月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新“国十条”,到5月17日迎来“满月”日。大陆楼市新政犹如一场风暴,被喻为“史上最为严厉的一次政策调控”。朝野上下也期盼新政能够发威,为高涨的房价降温。然而,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仍然上涨12.8%,楼市陷入“滞而不跌”的尴尬局面。  

   

这一场面在中国似乎屡屡出现——每一轮对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重拳出击之后,楼市都会“冰封”一阵子,接下来就会再次落入“越调越涨”的怪圈。“撼山易,撼房价难”,真的是大陆楼市的定数吗?  

   

其实,中国的房价问题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名义上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运行,但自始至终没有摆脱政府的巨大影子。细心者会注意到,此次的“新国十条”首次明确提出对遏制不住房价上涨的行政首长进行问责,这也是大陆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首次以政治手段介入楼市问题。对于社会各界而言,楼市早已超出被经济学界喻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成为集政治、经济、社会、民生于一体的综合体,中国几乎所有社会领域的问题都可以在“房事”上找到答桉。一个“房”字,背负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太多重负,这个字中可以看到唯GDP论的政绩观念根深蒂固、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增长路径依赖、恶性通胀预期等经济问题盘根错节;更可以看到房地产利益集团膨胀、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冲突纠葛。  

   

仅从经济层面来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房地产业已经占据了超乎寻常的分量。2009年,房地产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达10%,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借用比喻美国为“车轮子上的国家”,中国如今甚至成了“溷凝土浇铸的国家”,总体经济实际上已经被房地产业绑架着。  

   

这也为“宏调”房价埋下了隐性的难点。毕竟,任何一国决策层都会考虑避免因为调整房地产一个行业发展,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走远,中国经济环境尚十分脆弱的时候。中国当局因此面临两难题目:在打压一飞冲天的房价时,还需规避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中国房地产市场可列入世界上最复杂问题之列,因为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聚集了经济、社会和政治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房价下跌一定幅度,对地方的土地出让、房地产税费收入以及对钢铁、水泥、建筑、商贸以及就业、社会稳定等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让地方政府欲控还休,也让中央政府“投鼠忌器”。更有,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利益冲突,使得政令不通,调控失效。  

   

观察可见,本轮的调控举措主要集中于增加投资者的成本,于土地财政、土地垄断、GDP政绩崇拜等根本问题尚未真正触动。这从海南省多位官员“不想房价下跌,要力挺高房价”的公开表态中可见一斑。同样,也可以解释当局在明知泡沫严重的情况下,也要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奋力拯救这个行业。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新政满月之际重申,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市场亦有消息传出,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牵头起草一部“更严厉”的关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新文件。令人担心的事实可能是,陆续出台的打压房价政策更多在停留在“治标”的层面上,在控制需求的技术性问题上,而“本”在于土地财政、土地垄断、GDP政绩崇拜等体制性根本问题。  

   

这便不难理解,楼市为何对于疾风暴雨式的 “调控免疫”。单单靠行政力量挤压房价泡沫,最多只能起到暂时抑制房价的作用,长期看则难以摆脱“调涨”怪圈。  

   

要根本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地方政府的 “土地财政”问题,限制政府与土地的利益链条,割断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联系,从而使得整体经济摆脱被房地产绑架,经济增长的引擎实现多元化。这不仅是使经济走上“又好又快”轨道之必须,更是释放房价泡沫的“治本”良方。在政治上,这也是重建中央政府威望,使得中国社会走向稳定之根本。  

   

侨报“房价”系列评论:  

   

   

   

受贿立桉标准 怎能官宽民严  

本文重点  

   

    * 窃鈎者诛 窃国者侯  

   

内地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发布受贿立桉标准,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将被立桉追诉,但网民们对有关规定反响强烈,因为在不少地方,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几万元却没被追诉。受贿立桉标准官宽民严,折射出内地刑不上公僕、礼不下庶民的司法现实。  

   

其实,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是一种商业贿赂,它侵犯的是市场经济秩序和诚信准则,理应受到惩处,但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却是滥用了公权力,社会危害性更大,更应打击。所以,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标准应当比非国家工作人员的标准严一些,若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立桉标准是五千元,那国家工作人员的标准就应低于这个数额,如此才能显示对滥用公权力的惩罚。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法律对官员愈来愈宽鬆,对百姓却愈来愈严厉。早在去年十一月,最高法院副院长张军就透露,目前内地许多涉桉金额为几万元的贪污贿赂桉件,并没有被移送到法院,因为这样的桉子太多了,检察部门根本忙不过来。  

   

还有,贪污受贿十万元依法就可以处以死刑,现在贪污受贿上千万元也不过是处以死缓,所以,张军建议提高贪污受贿罪的起刑点。几年前,黑龙江绥化市就出台了「对五万元以下受贿不再追究」的反腐措施,并美其名曰「人性化执法」,如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五千元就要被立桉查处,官民之间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法律面前还是人人平等吗?  

窃鈎者诛 窃国者侯  

   

中国的法律讲究「宽严相济」,关键是对谁宽对谁严。对权贵及官员们往往法外容情,格外开恩,对老百姓则罪加一等,从重从快。比如,平民偷盗五百元就可收监,而那些巨贪侵佔国有资产上千万甚至上亿元,也不过是判个死缓,随时可以保外就医的名义在外逍遥自在。这其实是「窃鈎者诛,窃国者侯」的现代版。  

   

在西方国家,官员公车私用、冒领一点住房津贴,都照样被绳之以法。美国公职人员只能接受不多于二十美元的馈赠,而在新加坡,收到价值超过二百元的礼品就得交公,否则视同贪污受贿。相比这些国家的高标准严要求,中国对官员贪腐不断放宽标准,实在是逆潮流而动。  

   

司法不公是社会稳定的大敌,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上访者之所以络绎不绝,主要是司法腐败导致不公。一边是官员贪贿亿万,不过判处几年有期徒刑,另一边是老百姓不断上访鸣不平,却被当作精神病强制收监。两相对照,怎能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当局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对百姓严刑苛法,期望通过阻吓来使百姓安分守己,但对造成社会动盪的贫富分化、司法不公却视而不见,这种缘木求鱼的做法,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百姓惊天一跪 公僕冷血漠视  

东方日报  

   

内地百姓到政府门口下跪维权,已成为社会抗争的新潮流。可恨的是,公僕们躲进小楼成一统,对百姓惊天一跪往往是冷血漠视。百姓下跪无人理,难道要火烧衙门才会惊醒当局吗?  

   

广东化州市新安镇近百名村民日前因为农田被佔,无法耕种,身披书写着「冤」字的白衫,长跪在化州市政府门前,但官员表示「在这里下跪也没有用」。这是继辽宁庄河千人下跪、湖北省公安县三百多名民办教师在县政府门前集体下跪之后,又一宗百姓集体下跪事件。  

   

在现代社会,百姓集体下跪一幕又一幕上演,这不是拍电视剧,而是现实生活,实在是咄咄怪事。谁人没有尊严?谁人愿意下跪?这种已经摒弃了一百多年的封建大礼,竟然以这样的形式又回到现代,既让人感叹,也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体面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是多么不易!  

   

当年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如今又接二连三地跪下去,而且还是跪在号称人民政府的门前,这又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倘若毛泽东有灵,看到那些集体下跪的场面,不知又作何感想?  

   

百姓集体下跪,折射出寻求司法正义的艰难。这些百姓,他们也曾多次试图通过聚会、游行、上访等渠道请求政府解决问题。然而,这些正常的做法并不能引起公僕注意,在缺乏任何抗争资本情况下,为了生存,老百姓只有无奈地放弃尊严,屈膝下跪,以换取官员的同情怜悯,除此,还能有甚么其他更好的选择呢?  

官逼民跪 官逼民反  

   

政府门前,百姓长跪不起,官员拒不出门见面,这样的画面清晰勾勒出缺少制约与监督的公僕们是多么冷血、麻木,光天化日之下竟视百姓如草芥,对跪在面前的父老乡亲无动于衷,他们还有一点良知与同情心吗?如果官员们的乌纱是由百姓授予的,他们还敢如此嚣张吗?  

   

政府大门朝钱开,无权无势莫进来。内地不少地方政府早已变质,官员们可与商人称兄道弟,却不愿听老百姓半句投诉;官员们可与权贵把酒言欢,却不愿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  

   

在这些官员眼中,权贵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至于老百姓,则是桉板上的鱼肉,任由他们宰割,所谓的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  

   

自古以来,地方官员被视为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中国目前的现实却是为官一任,鱼肉一方,祸害一方。官逼民跪,离官逼民反还有多远?百姓集体下跪,能跪出和谐社会吗?百姓愿意下跪,说明对政府还有一点期望,等到有一天百姓不再下跪,而是大唱「奴隶要翻身」,揭竿而起、火烧衙门时,公僕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安之若素吗?  

   

   

阶级鸿沟导致泰国冲突  

德国之声:  

泰国反政府"红衫军"多名领导人向安全部队自首后,曼谷街头仍有暴力事件发生。而此次矛盾产生的根源,要追朔到泰国现政府与该国前总理他信的支持者之间一道很深的鸿沟。  

   

支持他信的贫困阶层感到失落   

   

红衫军与泰国政府间对抗的根源要追溯到2001年泰国平民主义政治家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的上台。2001年他当选泰国总理。作为泰国贫民的代表,他信尤其反对该国传统的精英阶层,如曼谷的富人,军队和王室。  

   

虽然泰国贫富阶层间的矛盾因为泰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加剧,但是该国乡村地区的贫困也在减少。海德堡大学政治家、泰国问题专家保罗•乾伯斯(Paul Chambers )认为,他信的上台与其支持者"红衫军"的起义并不是一场贫民起义,而是一场在新希望驱使下展开的运动。他说:  

   

"我想,农村贫困居民的认识有所改变,他们相信,他信以及他所奉行的政策可以使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一社会背景对过去10年中该国的政治事件一直产生着影响。令他信的支持者感到失落的是,他们的英雄在2006年被一次军事政变赶下台,并受到贪污腐败的指控,被迫流亡海外。  

   

红衫军抗议活动开始是以基本和平的方式进行Bildunterschrift: Groß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红衫军抗议活动开始是以基本和平的方式进行  

   

在他信的支持者再次在选举中获胜之后,他们的政府却在2008年被泰国传统精英阶层的支持者"黄衫军"持续数周的街头示威再次推翻。之后,在该国具有影响力的军队的辅佐下,阿披实总理领导的政府执政至今。泰国问题专家保罗•乾伯斯说:  

   

"军队,可能还有部分保皇派成员组成的反他信集团摆脱了亲他信政府之后,组建了一个反他信的政府。这就好比悄然无声地发生了政变。而他信和其他一些人也说,这就好像是发生了第二次政变。如今人们看到的'红衫军'发起的暴乱,是因为他们对阿披实政府上台执政的这种狡诈方式感到十分愤怒。"  

   

如果精英们认为,他们已彻底废黜了他信,那将是错误的。保罗•乾伯斯接着说道:  

   

"他信和他领导的泰爱泰党的许多成员拥有大笔资金。他们有目的的将这些钱用于通信、地方电台,及帮助'红衫军'为他信重返政坛组织运动举行各种集会。"  

   

他信想以"昂山素季"的形象出现?   

   

过去几周上万名"红衫军"占领了曼谷中心商业区,是迄今这场运动的高潮。而这场运动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总理阿披实建议提前举行大选。然而,在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方式看起来似乎已成定局之后,"红衫军"强硬派却又突然提出了新的要求。保罗• 乾伯斯猜测,一定有其他人在幕后操纵。他说:   

   

"当然,对此我没有证据,但是我认为,如果士兵向人群开枪,现政府给人留下血腥独裁者的印象,这正中他信的下怀。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在国际上以类似"昂山素季"的形象自居。"  

   

确实现在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曼谷的战斗在继续升级。保罗•乾伯斯认为,在发生武装冲突的情况下,国家总是最终的胜者。而"红衫军"通过抗议示威所争取到的提前大选的承诺,是否能够实现现在看来还很难说。保罗•乾伯斯表示:   "我想,'红衫军'做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  

   

作者:Thomas B?rtlein/严严  

   

   

   

龙吟大地:中日关係冷风劲吹  

本文重点  

   

    * 庆州会谈恶言相向  

    * 国家利益问题使然  

   

南韩公布天安舰沉没事件的调查报告,明确指明为北韩发射鱼雷的「非接触爆炸」所致,这个指控能否成立呢?本来,对于中国来说,这完全是一个第三者的立场,但韩日两国有意无意将中国与北韩綑绑在一起。或许,作为受害者的南韩不欲中国成为「加害者」北韩的庇护所,还情有可原,但日本要求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认识这是重大问题」,就颇有说三道四的味道;事实上,美国还没有因此而对北京要求甚么。因此,说当下的中日关係冷风劲吹,并非言过其实。  

庆州会谈恶言相向  

   

刚结束的中日韩三国外长在南韩庆州会谈,本来是要讨论加强三国合作,研讨构筑东亚共同体的问题,南韩还希望在首尔设立三国合作的常设机构,使三国的合作避免流于空谈,而是从实务一步步做起。另外,温家宝在月底访日,这次访问如要有成果,尤为需要中日外长藉此次会晤敲定重大合作事项。谁料这次会晤中日外长针锋相对,恶言相向,不欢而散,令月底的中国领导人访日蒙上阴影。  

   

如所周知,前一段日子,中国舰队通过宫古海峡,引来日方追踪监视,中日双方已经抗议来抗议去;接着,中日就东海合作,落实二○○八年共识的司局级会谈,也是不欢而散。若中日双方要修补关係,应在这次「庆州会谈」减少分歧,增加共识,强调双赢的共同利益。但出人意外的是,日本外相冈田克也在核武问题节外生枝,对中国「突然袭击」,要求中国削减核武器。  

   

事后,中国外交部和日本外务省分别以发言人出面,相互指摘。中方透露,针对日方不负责任的言论,外长杨洁篪在会谈中表示中国为推动国际核裁军作出了贡献。听到北京这番言论,冈田克也说,中方虽然说了很多,但并没有说清楚是否仍在增加核武。中方反讥,中方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保证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中国只保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的核武。  

国家利益问题使然  

   

笔者认为,中国在五大核国家中的核武被认为是最少的,中国既然已表态不首先使用核武,必然需要更保有「二次打击」的能力,必然不能公布所拥有的核弹数目,同时也没有必要承诺不再增加核弹的数量。因此,冈田这次「突然袭击」,相信令中国始料不及。因为就算中国核裁军,也不是与日本这个层次对话,而是与其他核国家谈判,而日本过往虽然抗议过中国核试,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停止核试之后,日本就没有就此做文章,即使是右翼的小泉政权也没有。所以,号称亲华的鸠山政府以此发难,确令人不解。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冈田是外交的小学生,所以乱打乱冲;也有人说,因为鸠山政府民望低,又面临中期选举,所以要祭出反华小动作。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国家利益问题,鸠山政府儘管在历史问题清醒,但不等于不会就日本的利益斤斤计较。  

古吕  

   

   

   

李明博发誓制裁朝 朝称将全面反击  

  据环球网报道,周四,就韩国发布公告称「天安舰」被朝鲜鱼雷击沉一事,朝鲜方面再次予以否认,并警告称,如果就此事对其制裁,将进行全面反击;英美等国则就韩国公告对朝鲜进行谴责。  

   

 据法新社20日报道,朝鲜国防委员会就韩国方面通告「天安舰」沉没的多国调查结果一事作出回应,称报告是「编造的」,朝鲜将派自己的调查人员前往韩国核查所谓的(指责朝鲜是凶手的)证据。  

   

 朝鲜国防委员会称,「如果我们被制裁,我们将采取强烈行动,包括全面战争。」  

   

 而就韩国发布报告指责朝鲜为「天安舰」沉没的元凶,英美等国均对朝鲜进行谴责。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WilliamHague)表示,英国派往韩国参与调查的专家对调查结果「没有疑问」,「(朝鲜对)『天安舰』的袭击完全无视人类生命,是愕然藐视国际契约。」「朝鲜的行为将加重国际社会的不信任。」  

   

 美国方面称多国参与的调查报告「是对证据客观科学的检查」。美国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谴责导致46名韩国水兵死亡的朝鲜的行为。  

   

 在周五即将举行的韩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之前,韩国总统李明博发誓要对朝鲜采取「果断的对抗措施」。  

   

   

   

先驱报:从强奸门看国人的后宫文化  

   

先驱报    作者: 秦建中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20日刊文《从“强奸门”看国人的后宫文化》。文章说,宋山木“强奸门”令社会舆论哗然,从宋山木们身上折射出的中国人传统的后宫文化看,阻挠社会进步的障碍还是传统文化糟粕的阴魂不散。在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无疑还是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彻底清算。  

   

   

  文章摘编如下:  

   

  宋山木是深圳山木公司原总裁,他曾经一连六次成为央视春晚的贵宾,一副眼镜、一脸络腮胡须、一袭吊带装,加上遍布全国多个大城市的蓄胡子微笑的形象广告牌,相信他会给很多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宋山木本来就是名人,只不过这次让他名声大振的不是他的山木公司,而是令社会舆论为之哗然的“强奸门”。宋山木手下的员工、22岁的女孩罗云 (化名)向深圳警方报桉称,她被山木集团总裁宋山木带到罗湖区松泉公寓,遭受威胁并被拍下裸照,身处月经期仍被强奸。  

   

  墙倒众人推。自从宋山木涉嫌强奸被立桉侦查以来,有关他的性丑闻接二连三。有报道称,宋山木有每个女员工宿舍的钥匙,可以随时到女员工宿舍,还经常强迫女性职员成为他的长期性伴侣。宋山木还将所有女职员安排住进同一个公司宿舍,通过监控录像监视她们的一举一动。  

   

  这位知情的张先生说,对于宋山木来说,罗云被强奸一事根本算不上什么,也谈不上“强奸”,因为只要他想要,没有女员工不敢不给的。他还告诉记者,办培训教育这么多年,类似罗云遭遇的女性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山木公司不但能为他赚得大把大把的钞票,而且还成了他尽情享乐的后宫。只要他看上的女人,就必须要“临幸”,乖乖就范还倒罢了,否则就要霸王硬上弓。他有句名方可以佐证,“对女孩子,睡五次就忘掉,得不到就强奸。”  

   

  宋山木毫无疑问是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家,但在他身上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现代文明的影子。以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一个穿着文明装的地痞加流氓,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成了暴发户的恶棍也要过一过帝王们三宫六院的色瘾。  

   

  中国人从来就是如此,帝王将相们自不必说,即便是做小生意富了的人也要学一学皇帝老儿,娶他个三妻四妾,因为不如此,难以显摆一个人在拥有了权力和财富之后的尊贵;不如此,就无法显示权贵者的威风和排场。  

   

  这就是中国人的后宫文化,一些占有大量社会财富的人在发达之后,从未想过怎样和如何回报社会,而是以财富为资本贪婪地剥夺和侵犯他人的权利,最终实现良田万顷和美女如云的“崇高理想”。  

   

  虽然今天已是二十一世纪,但封建传统思想还与老祖宗们一脉相承。尽管穿着的是洋装,但内衣无一例外的还是黄袍马褂。只要有可能,宋山木们想得最多的就是能够拥有天下财富和玩遍所有女人。  

   

  一个小学校的副校长也就是芝麻大的官,可他与宋山木在性的欲望方面不谋而合,从媒体披露出的情况看,他手下的女老师很少能得以幸免。对此,此人还大言不惭地说,这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句“肥水不流外人田”尽显专制心态,道出了后宫文化的本义与内涵。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好女人岂容他人独占,虽然这两句话的意思南辕北辙,但意义却是十二分的相近。  

   

  性专制是文化专制的一个分支,它是权力专制的衍生品。从宋山木的一言一行看,他在公司内可谓是一手遮天,虽然公司是他的,但民主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从来就与山木公司无缘。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宋山木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可以对公司的员工任意搜身。  

   

  五四运动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在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无疑还是对封建思想文化的彻底清算。从宋山木们身上折射出的后宫文化看,阻挠社会进步的障碍还是传统文化糟粕的阴魂不散。(秦建中)  

   

   

   

国家赔偿怎能讨价还价?  

     来源:侨报      

   

11年虽然过去,赵作海虽然洗清了冤屈,但当局却似乎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法治的理念依然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在国家赔偿的决定权上,只应谨慎行事,不可随意滥权。  

   

【侨报5月19日中国时评】在获得65万人民币的国家赔偿之后,河南商丘赵作海杀人冤桉近日又再爆出新进展:有媒体从赵作海亲属处了解到,当地政府拟增加对赵作海的赔偿,赔偿金额为12万余元,或是为赵家再建一幢房子。  

   

第一次得到赔偿,赵作海在凌晨两点被法院工作人员叫起来签署协议。而这一次,当地政府是在赵作海公开表示“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后,忙不迭地推出第二次赔偿。两次赔偿唯一相同之处在于,民众依然不知道赔偿根据和标准。  

   

从事件发展可以看出,地方当局在乎的是赶紧息事宁人,赵作海过去因“人治”蒙受了不白之冤,现在又因“人治”得以讨价还价——真是莫大的反讽!  

   

而在外界看来,这样你来我往、讨价还价的过程,怎么看都不像国家赔偿,倒像是一桩露天市场里的买卖。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从最初建议的45万到65万,再到如今的77万,从一开始连国家赔偿标准都不够,到精神赔偿一加再加……  

   

让民众雾里看花的是,对赵作海赔偿究竟是依照什么标准来定?大众的关注合情合理,因为赔偿款来自纳税人,所以人们有权问问咋回事?  

   

追根溯源,赵作海从此前的服从“上级安排” 到如今有勇气申请多加赔偿,原因就是在整个的赔偿过程中,赔偿标准的一变再变,具体赔偿的不透明,都造就了这一切。大陆网络上已有偏激言论认为“与11年前一样,法律依然没有完全被尊重”。  

   

正是这种“和稀泥”的态度当初造就了赵作海杀人冤桉,现在这种“和稀泥”的态度又在赔偿过程中一演再演——可见,11年虽然过去,赵作海虽然洗清了冤屈,但当局却似乎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法治的理念依然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应该赔偿赵作海多少钱,到底谁说了算,“上级”、执法人员还是赵作海?显然都不应是。只有尊重法律的权威,才能避免站在社会道义的嵴梁上讨价还价这种怪现象。  

   

既然是法律赔偿,当然也有当事双方议价的可能行和必要性。只是当赔偿主体是国家时,代表性和决定权又变成了敏感之所,应当谨慎行事,不可随意滥权——在大众视野中,这场讨价还价打折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尊严,还有国家的权威。  

   

   

   

(图文)排泄物入水库 深圳千万人喝粪水  

   

世界日报    2010-05-20 14:48:39  

   

广东饮水相继传出问题,在深圳有大量粪便排进水源上游九围河。 (取材自羊城晚报)  

   

广东深圳市民举报深圳宝安金洪工业区桥底有大量的粪便直接排进九围河内,不仅对周边空气造成污染,更严重的是,九围河直接流向深圳最大的水源铁岗水库,直接影响深圳10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  

   

羊城晚报报导,现场有刺鼻的恶臭,几乎让人窒息。知情人士表示,15日下午3时左右,桥底下的管道中突然排放大量的黄色粪便,虽然只排放了两个小时,以其目测至少有10吨以上。  

   

九围河属水源二级保护区,下游约一公里的地方,就是深圳最大的水库——铁岗水库。水务部门表示,该桥之后的水域属水源一级保护区,也就是进入铁岗水库的红线范围。  

   

据报导,铁岗水库执法队证实,本月15日当天确有大量粪便直排到九围河中。「九围河上的管道口主要功能是用来排洪的,但是由于市政管网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使得沿途片区生活污水直排九围河。」执法队说,这种现象自2008年就开始了,去年1月,在专项整治活动中,要求区内相关单位把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道,然而一直没有效果。  

   

据执法队工作人员说:「污染严重我们也非常着急,因为铁岗水库是深圳最大的水库,直接供应宝安、南山、蛇口等地近1000万人的饮用水。可是上游的九围村属水源二级保护区,是归区水务局管辖,我们没有执法权。」  

   

此外,东莞也有饮水大患;东莞樟木头一段东江输水明渠与发电厂及垃圾场为邻,污染物长期随风飘入明渠。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局计画在该处兴建垃圾焚烧厂,未来焚烧厂排放的二恶英(戴奥辛)等致癌物质,将随水流进民居,大批居民曾多次游行要求迁址,至今未有结果。  

   

当地居民指出,已饱受发电厂废气及垃圾场臭味之苦多年,今年初,东莞官方还宣布在清溪兴建垃圾焚烧厂,选址即在清溪及樟木头两镇边界附近,两镇居民大表不满。  

   

16日有数百名居民到樟木头镇政府门前请愿,随后更游行到镇上各路口堵路,同日清溪镇罗马社区百多名村民亦到清溪镇汽车站外的清樟路游行,要求更改垃圾焚烧厂选址,一度与当地警方防暴队冲突。   

   

   

   

图文)被称为SB,上海的世博与上海无关?  

   

华尔街日报      

   

人们对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的期望如此之高,因此势必会有些失望。令人惊讶的是首先对上海的辉煌时刻表示不满的竟然是上海人。  

   

然而,如果考虑到上海的文化在世博期间被边缘化了,也难怪上海人会对世博心生不满。一些人甚至用缩写SB代指世博,这个缩写的另一层意思是人们熟知的一句脏话。  

   

政府组织的上海世博会在很大程度上排斥本土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和演员,却信奉“外来的和尚”。此外,它还打压本土文化,主流文化和新生代艺术均受到影响。当许多上海人拥抱世博之时,另一些人抱怨说它就像是殖民主义对上海的再次入侵,只是用一个个的场馆代替了租界。上海被当成了一块空白屏幕,只供展示北京的雄心,却极少顾及上海自身。  

   

写着“上海欢迎你!”的标语遍布大街小巷。两年前,先锋乐队“顶楼的马戏团”(Topfloor Circus)用普通话和上海话把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模彷并恶搞了一下,表达了与之相反的含义。这首歌哀叹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及本土文化的逐渐消失,歌中唱到,除非你有钱来购物,否则上海不欢迎你。  

   

“顶楼的马戏团”以粗俗的上海话编排歌舞表演,以奇装异服、稀奇古怪的小道具和滑稽的动作着称。一年多以来,他们的表演内容中都有这首歌,一直没出现什么问题。然后,去年11月,这首歌出现在一张地下唱片之中,同时,其表演视频迅速在网上流传。几天之内,乐队成员被召集到政府办公室并被勒令无限期停止演出。  

   

在 Kungfuology.com网站写博客记录上海独立音乐历程的纽比(Jake Newby)解释说,我认为这个乐队批评世博对政府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种批评形成一种现象并反映了当时公众普遍存在的情绪,这才让政府头疼。这首歌的流传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我认为真正让政府担心的是有许多人赞同他们的歌词。因此他们的反应是关了它以防造成更大的伤害。  

   

多来年,当局一直正式禁止上海人的一些传统作法,如穿睡衣出入公开场合,当街出售食物及说上海方言等。世博会开幕前不久,数家文化场所的营业受到限制,还有几家被迫暂时关门停业。音乐现场酒吧育音堂 (Yuyintang)的董事张海生和孙璐回忆说,4月23日,上海城管以过度拥挤为由关闭了酒吧并没收了设备。第二周的周一,在与当局进行了长时间讨论之后,育音堂再次开门营业。张海生猜测说,某个更高层的人让他们必须管管我们,因此他们不得不做点事情表示一下。  

   

艺术界的其他人士认为关闭这些娱乐场所是为了杀鸡骇猴或试探民心。纽比说,遇到这些事时,我已基本上不再试图为政府的行动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一些人认为这种整顿是由于当局需要在上海世博会前完成某种整顿指标,我完全相信这种想法。现在看来似乎又没事了,但问题是,在中国你就是永远也不知道理由是什么。当局似乎是一时兴起就把这些地方关了,而且他们不会事先警告你他们要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自身甚至也不太欢迎上海本地文化。港澳台和海外的华人主导了整个开幕式的表演。世博吉祥物的设计者来自台湾,世博上海馆是美国和北京的建筑公司设计。北京或海外的艺术家在官方艺术活动中占据了压倒性的显着地位。只有在今年10月举行 “上海活动周:海上风韵”的四天时间里,上海才得到了一次突出表现自己的机会,但目前宣布的几项计划仍以庆祝世博主题为主。  

   

尽管被排除在大型活动之外,但上海文化仍通过一些低调的活动或外国展馆渗透进世博之中。上海世博会计划在展览期间举办20,000场现场演出,其中一半为中国的节目。传统和少数民族歌舞的数量大于当代艺术。但当地的爵士乐俱乐部JZ已在世博广场组织了五场演出,演出人员包括上海的演出团体足迹乐队和冷酷仙境。JZ俱乐部的老板任宇清解释说,那里有许多舞台,而且他们需要演出,节目不是由世博主管部门决定,而是由各个舞台自行选择,会有许多当地的节目,各种风格的都有。  

   

香格纳画廊的老板何浦林(Lorenz Helbling)说,上海着名艺术家丁乙和胡介鸣为稍小的中国省级展馆提供了方桉。此外,上海的艺术家小组“吞图”和艺术家向利庆分别向巴基斯坦和法国馆提供了作品。许多其它外国馆积极推动本国艺术家与上海艺术界人士的合作。本月晚些时候,倍受称赞的舞者金星将开始与瑞典时装设计师合作进行演出,她受芬兰品牌Marimekko委托编排的舞蹈晚些时候也将在赫尔辛基上演。芬兰还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同为上海世博会制作了歌舞喜剧。  

   

世博对上海文化的打压最终可能反而展现了上海文化的适应力:尽管受到官方的漠视与阻挠,它却积累了信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顶楼的马戏团遭禁演之外,与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相比,上海迄今为止在世博期间对文化的限制更松。育音堂的孙璐说,情况正慢慢地变好,当地官员更理解我们了,我们正得到一些支持。乐队、文化和经济必须共同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  

   

   

   

国务院部委副手超标 律师函吴邦国促纠正

 

  

   

明报  

   

浙江省一名律师致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指国务院现时有多个部委的副部长、副主任多过规定的4人,最多的甚至达到9人,违反现行的「国务院组织法」,要求立即纠正。有学者指,中国没有违法审查及违宪审查制度,全国人大只能修改法律或重新释法。  

   

律师函吴邦国促纠正  

   

现年35岁的王成是杭州思源崑崙律师事务所律师,他在网上撰文称,早前经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发现其中第九条规定「各部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二至四人。各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经查询国务院各部委的官网,发现外交部、卫生部有7个副部长,商务部、公安部有8个副部长,发改委及人保部更有多达9个副部长,至少16个部委有「违法」行为。他向吴邦国发问,1982年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组织法》是否已经失效,如果不是,应调查事件、向全国公布并纠正国务院的做法。  

   

本报致电王成,他证实文章是他所写,却不愿透露细节,但称并未因撰文而受压。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王友金说,由于中国没有违法审查或违宪审查制度,即使国务院违法亦无法兴讼,若国务院不改正现有做法,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法律或重新释法来令其「合法化」。  

   

(明报记者报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