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8-21)
网络时政文摘(2010-8-21)
全民招商变闹剧
警察扫黄火併 现实版黑吃黑
GDP坐亚望冠 中国喜忧参半
灰色收入突显中国贫富差距
牛刀:官商同盟共牟暴利
中国地方坏帐激增凸显刺激计划失误
中国还有1.6万个舟曲隐患
......................................
全民招商变闹剧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牺牲质量 追求政绩
内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很多地方将招商引资当作法宝,甚至到了全民总动员的疯狂程度。江苏(沐)阳县规定,所有公务人员,不管供职法院、检察院还是在医院、学校任职,一律参与全县的招商引资工作,而且有指标、有考核,不完成任务者将面临扣工资、降职甚至免职的惩罚措施。这种全民招商的闹剧,实际上是为政者畸形发展思路的折射。
据内地媒体报道,截至今年六月底,(沐)阳县共签订各类项目一百六十一个,协议投资总额二百七十七亿多元,其中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七十三个。从数字上看,(沐)阳招商引资战果辉煌,但实际上这些投资真正落实却少之又少。此前总投资三亿元的富源硅业项目现场一片荒凉,总投资二点四亿元的宿迁长江热电有限公司如今空无一人。整个开发区至少有十处閒置的地方,閒置土地累计至少在千亩以上。
(沐)阳全民招商变成假大空的吹牛比赛。这种不考虑当地既有资源和优劣势条件,一味为招商而招商,签订责任状、军令状,甚至冒着污染环境的风险,大干快上新项目,完全是飢不择食。更搞笑的是,连纪委、检察院、公安局都要去搞招商,这些部门怎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岂不是逼他们天天绞尽脑汁以权谋财?这种全民招商引资,虽然能够堆砌出漂亮的GDP,但真正的民生福祉又有谁来考虑呢?
牺牲质量 追求政绩
(沐)阳的全民招商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始作俑者是现任云南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当年仇和主政(沐)阳期间,以铁腕手段推行招商引资,向教师派发招商任务,事件曝光之后,仇和不仅没有降职,反而青云直上,一直升到江苏省副省长。
仇和空降昆明市委书记之后,又将全民招商引资带到云南,公开在大会宣扬「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他还在昆明推行拆除防盗网、公务员学五门外语的所谓新政,搞得当地鸡飞狗跳,民怨滔天,但这些急功近利、譁众取宠的做法,并没有影响仇和的仕途。
仇和的「成功」,无疑刺激了(沐)阳官员变本加厉地倣效,形成人人招商的局面。其实,招商引资成为头等大事,是政府职能严重错位的表现。地方官员用一切资源为招商引资开路,算的不是科学发展的经济帐,而是个人升迁的政治帐。以牺牲土地、资源、环境和经济质量为代价来追求政绩的显赫和个人的仕途,置百姓和长远利益于不顾,无疑是畸形发展观。
当局口口声声要推行科学发展观,但奇怪的是,像仇和这样以畸形发展观譁众取宠的官员,却偏偏受到重用,十几年间从县官提拔到封疆大吏,这种颠倒是非的做法,又怎能让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警察扫黄火併 现实版黑吃黑
东方日报
内地警匪一家亲,早已是社会现实,警察之间为部门利益经常明争暗斗,甚至发生火併。日前江苏靖江市城东派出所警员到位于新区的一间浴室扫黄,抓获四男五女,但没想到新区派出所警察随后赶到,抢走并释放抓获人员,并且与城东派出所警察发生火併互殴。这宗现实版的黑吃黑,折射出内地执法和司法的乱象。
不是说全国警察一盘棋吗?为何靖江同属一市的兄弟派出所警察会大打出手?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新区派出所对城东派出所如此仇恨,不仅在于城东派出所跨区办桉,让新区派出所很没面子,更在于城东派出所的扫黄损害了新区派出所的「核心利益」。
众所周知,内地娱乐场所和其所在辖区的公安派出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权钱交易,前者定期进贡作为回报,后者定期收钱提供保护。如果被冲击的这家涉黄浴室,与新区派出所没有特殊的利益关係,新区派出所怎麽可能像保护亲人一样地呵护他们,甚至为此与城东派出所大打出手?如果任凭城东派出所将这些卖淫嫖娼人员带走,新区派出所在辖区娱乐场所老闆面前「威信」扫地,以后有甚麽颜面继续收取保护费?
说到底,这两个派出所火併,争的是地盘,抢的是利益。按内地有关规定,卖淫嫖娼者最高可处罚款五千元,城东派出所抓获的四男五女,马上就可变现为四万五千元的真金白银!城东派出所不按潜规则行事,新区派出所怎能不暴跳如雷,不惜用暴力捍衞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
争抢利益 变现权力
这宗警察火併事件,让老百姓悲哀地看到公安部门的执法利益化已到了赤裸裸的地步。为了争夺利益可以撕破脸皮,此情此景和街头地痞何异?类似的恶警其实并不鲜见,江西乐平市交警部门对车主实行罚款包季、包年制,车主只要交一千九百元可保一个季度违章不被罚款,交八千元可保一年违章不被罚款。这是赤裸裸地贩卖执法权,赤裸裸的权力变现。
民间流行一首民谣:一等警察护衞队,跟着领导吃宴会;二等警察交警队,天天路边等行贿;三等警察治安队,赶走嫖客自己睡;四等警察刑警队,桉子未破人先醉;五等警察防暴队,朋友都是黑社会;六等警察巡警队,哪里有铺哪里睡;七等警察协管队,站在路上吃社会;八等警察消防队,要想救火先交费;九等警察保安队,里应外合偷单位;十等警察联防队,自己就是黑社会;高级警察领导队,吃喝嫖赌样样会。这首民谣形象反映了警界现况,也是百姓对警察的真实评价。
当局一直强调要依法治警、铁腕治警,但这几年警察丑闻接二连三,显然还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曾担任过重庆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的文强、广东公安厅厅长的陈绍基先后桉发,便是明证。
GDP坐亚望冠 中国喜忧参半
GDP超越日本,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样富足、生活素质能够并驾齐驱。
日本今年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仅仅达到百分之零点四,远低于市场预测。日本官方预测中国今年GDP将肯定超越日本,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势不可挡。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不久前则在媒体访谈中首次对外宣称中国实际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五十多年前中国「超英赶美」的口号,曾是充满辛酸与反讽的笑话,如今却以不断跨越的步伐承载奋起梦想。GDP主义让中国国力增长、信心膨胀,却也以难掩的失衡尴尬发出警醒,纠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虚浮。
约十年前,中国仅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发展变革的巨大能量推动中国不断前行,二零零七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此番位居次席坐亚望冠,距离首位的美国十五万亿美元三倍于华的经济总量,尚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处于上升通道的中国,其势不可挡。但中国此番对 GDP超越日本并未敲锣打鼓举国欢腾,一方面心理早有预期,另一方面亦是无法迴避在GDP领先的光彩之下不断浮现的暗流。
改革开放以来,GDP主义主导中国高层心态,「发展才是硬道理」曾是排除意识形态争议、凝聚统一思想的精神图腾。走向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每一步攀爬,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都是复兴道路的一次次回眸。与此同时,GDP的迅速增长,中国亦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代价,在以发展为归依的驱动之下,收入分配不公、社会阶层分化、牺牲劳工权利、环保环境恶化都成为被忽略的暗疮。长此以往,市场化、金钱化一切社会关係和社会结构必将促使社会道德体系全面解体。GDP至上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循环,奉为圭皋。
其实,GDP只是一堆数字,国或许富,但民未必强。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必须体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上,才是终极目标。目前中国人均收入不到四千美元,仅为日本十分之一,更不到世界人均GDP一半。GDP超越日本,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样富足、生活素质能够并驾齐驱。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高速,并无法遮掩繁华下的窘困。为GDP超越日本欢呼之时,若不清醒地清除隐患,社会反而会因「不患寡而患不公」出现更大的动盪。
灰色收入突显中国贫富差距
作者:Lex专栏
在床垫下找到一些额外的钱通常令人喜悦。因此,有关中国拥有至少10万亿元人民币(合1.47万亿美元)“灰色收入”(即未申报收入)的说法,也许是好消息——政府可针对更多财富征税,中国消费者也可能增加支出。然而,对于非政府机构——国民经济研究所(NERI)近期一项研究发现的结果,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主要反应应当是失望。
由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赞助的这项研究,是基于在全国64个城市进行的逾4000次匿名访谈。它对中国国家统计局(NBS)的官方季度收入报告构成一种核查。在接受官方询问时,中国家庭似乎经常低报自己的财富,因为人们担心税务局获得相关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的版本相比,国民经济研究所调查得出的收入平均高出 90%。三年前这一差距为78%。
此外,国民经济研究所调查发现,最富裕10%人群的人均收入达到9.7万元人民币,为最贫穷10%人群收入的65倍。在该机构2005年进行的研究中,这一比率为55倍。而国家统计局2008年计算得出的这一比率也达到23倍,足以使中国的基尼指数排名(贫富悬殊的衡量标准)与美国不相上下。非官方的数据意味着中国的贫富悬殊达到了南美国家的程度。
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他希望帮助最底层的城市工人。即将实施的第12个五年计划预期将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采取大动作。得到强有力坊间证据支持的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结果似乎表明,他无望获胜。非公开的股票收益、房地产交易、以及塞满现金的红包,正不断加剧中国的贫富悬殊。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牛刀:官商同盟共牟暴利
昨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召开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新闻通气会。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廖永林司长表示,各地上报的2815宗闲置土地中,因毛地出让拆迁难、调整规划等政府和客观原因造成闲置的约占六成以上。昨日下午,我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今日观察》评论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存在违法违规闲置土地的现象,就要向市长问责,而无论这位市长当事人是否升迁。
道理很简单,闲置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管理的失衡影响中国的经济次序,也影响了中国民众的安居乐业。从本次国土部门查处的情况来看,在各类房地产违法违规用地中,闲置土地成为房地产用地违法违规的主要问题。各地上报的2815宗闲置土地中,因毛地出让拆迁难、调整规划等政府和客观原因造成闲置的约占六成以上。
从闲置土地分布来说,东部地区数量较多,分别占上报总宗数和面积的62.24%和62.46%。从闲置时间上看,闲置5年以下的地块1354宗,占闲置土地总数的48%;闲置时间5年以上的地块共875宗,占31%;闲置时间较长,但合同中未约定具体开工时间的地块586宗,占21%。
这些违法违规的土地共达16.9万亩,我初步估算了一下,这个数据相当于深圳10年住宅用地的总和,相当于北京市这四年的用地总量,也相当于上海市这三年的开发水平。如此巨大的体量,我们的国土部的司长找原因,居然说,政府承担60%的责任,开发商有40%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些闲置的土地的主要责任由地方政府来承担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土地因为囤积而坐享升值暴利,钱被开发商赚走了,而土地却没有开发,也就是资源无法转换成产品供给市场,造成房价上涨,而责任却让政府来背。从司长的口吻来推测,这些责任都是地方政府心甘情愿来背的,那么,为什么地方政府都来背土地违规违法的责任呢?这种政府揽责的行为,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问号要打开,其实并不难。其原因就是,政府揽责,却无人承担责任。因为中国的地方政府没有问责机制,也没有监督机制,常常是行政长官说了算。而行政长官说的话说完就完,也许事情还没办好本人就已经升迁,也许是利益的巨大诱惑促使行政长官有意庇护,也许市长本人就与项目有关联或私利纠葛。最典型的就是中山市市长背后养着一帮开发商,岂有不囤地之理?
所以,政府要揽责也可以,那就认真的负起责任来。因为土地问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中,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一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种理论体系之所以强大,也决定了土地管理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所以,土地的利用和开发一直是国家战略,决不允许任何开发商和团体投机炒作。
近看三国,大将出征前,常常要立下军令状,打不赢就提项上人头来见。对土地的开发可否也让地方政府立下军令状,出了问题,市长提项上人头来见。否则,地方政府揽责而不负责,获取的巨额暴利被开发商拿走,而造成的巨大损失由政府来背,这不就成了官商同盟共牟暴利吗?
文章来源:中金在线
中国地方坏帐激增凸显刺激计划失误
中国财政部和银监会星期四试图缓解外界对中国地方政府巨额债务的担忧,称这些债务不会对银行业构成系统性风险。经济学家指出,由于中国银行体系被严格控制,形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的确不太,但是地方政府的不良债务如此巨大,至少表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很大程度上失败。
中国财政部和银监会发表联合声明说,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是目前整体风险可控,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
中国官方媒体7月份报导,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地方政府融资欠债可能高达7.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3%可能要变成坏帐。根据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中国金融问题专家史宗翰(Victor Shih)的观察,2004年到2009年期间,中国地方政府借贷总额高达12万亿元。
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一些金融机构以及一些西方学者警告说,假如中国地方政府的这些融资公司无法按时偿还其所借贷的巨额资金,国有银行将会面临风险。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入过多
由于中国法律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向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设立融资平台公司,以土地等国有资源和资产作为抵押,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借贷实现融资目的。融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中。
世界银行说,2008年以来,为响应中国中央政府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肆举债并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此举导致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财政部和银监会的声明解释说,之所以说风险可控,一是从贷款增速看,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增速逐渐下降;二是从风险程度看,多数贷款项目能够产生稳定、充足的现金流量,可覆盖贷款的本息;三是从风险抵补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贷款拨备非常充足,拨备覆盖率都在150%以上。即使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中有一部分形成不良甚至损失,也有足够的拨备进行抵补;四是从风险化解看,银监会正在督促各银行做好整改、保全和分类管理工作。
美国约翰霍普金丝大学客座教授、前世界银行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对中国官方的说法表示认同。他说:“我同意他们的看法。这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了,的确会有潜在问题。但是,在我看来,问题的严重性在银行系统的可控范围之内。”
不良债务国家买单
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学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承认,由于中国银行系统控制严格,中国的确不会面临系统性的风险,但是地方政府的不良债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史剑道说:“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以及他们无法偿还这些债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很大程度上是个失败, 尽管某些项目可能取得了短期的成功,但是,今后几年中国却要为此付出代价。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金融系统要比看上去的状况脆弱得多。”
他说,即便像中国官员所说的多数的项目可以产生回报,但是,不能支付的贷款数量仍然会高达数万亿元。过去10年,中国政府为国有银行至少注销了4000万元的不良贷款。
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国务院六月份下发文件,对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作出全面部署。
中国财政部和银监会还表示,目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抓紧研究建立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但是,传统基金会的史剑道指出,要避免上述问题,中国政府应该停止把银行当成执行政策的工具。
文章来源:美国之音
中国还有1.6万个舟曲隐患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指出,截至2009年,中国共发现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700万人生命安全及人民币840亿元财产安全,显示中国还有1.6万个类似「舟曲」的隐患。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因连日豪雨,8日爆发特大土石流灾害,死亡人数已达1364人,还有401人失踪。
华西都市报报导,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中国共发现大小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威胁数千万群众及1200多亿元财产安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说,这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较大隐患,威胁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隐患点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省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吴树仁表示,大陆地质灾害预警的精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技术、人力、资金、设备等因素,目前仅能查清隐患点房前屋后墙壁裂缝等基本表徵,但对危及人员密集区、距离较远、地表变化不明显、隐蔽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如仅靠卷尺、钢直尺等简单工具仍无法查清。
文章来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