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还企退人员历史欠账,是民声、民意的体现
偿还企退人员历史欠账,是民声、民意的体现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jack退休老工人
养老金的悬殊差距问题,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解决这个差距不公问题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而且早已成为街谈巷议、永不休止的热门话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问题太大了、太重了、牵涉的人员太多了、影响太广了!
一,企退人员在关注
养老金是企业退休人员生活的唯一来源,它关系到5293万(截止08年底,见09年12期中国新闻周刊:《养老金还能涨多高?》)企退人员与上亿家属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企退人员的生活质量。因此,就必然受到大家的格外关注。
自退休“双轨制”政策实行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养老的差距过分悬殊以来,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确实反响强烈,呼声甚高。不管是在新华网、人民网的实名讨论、深入讨论等栏目,还是天涯社区、央视网、中国政府网、东北新闻网、凯迪网、韬略阁网以及很多官方网站、论坛等,几乎都有关于取消退休“双轨制”、缩小养老金悬殊差距的呼声!大家对落实应有的养老待遇、呼唤社会公平、公正之声;对现行的退休“双轨制”政策的质疑之声;对企退人员诉求的关注与支持之声、以及对养老保障不公的批评与建议之声,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烈。特别是半年以前的新华网,可以说每天都有企退人员的呼吁与呐喊!其文章(含跟贴)是成千上万、铺天盖地;其呼声是空前高涨、此起彼伏!因为企退人员对养老金的悬殊差距问题,反响最多、意见最多、呼声最多、诉求也最多!
自从 09.5.8 日人民网强国社区《E政广场》栏目建立后,更是吸引百姓的眼球,企退人员找到了倾诉与信访的好场所,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也看好了这个建言献策的好地方。栏目成立至今短短的8个半月时间,截止到元月25日上午,已经出现关于取消退休“双轨制”政策,呼唤养老公平方面的提案近百件。成为《E政广场》栏目中最多的民声、民意提案。类似呼吁与建议的文章或提案不仅是企退人员在写,企业外追求公平、公正的人员也在写。真可谓件件提案有根有据、理由充分、言之昭昭、无可辩驳!
不管是企业工人还是企业干部,退休待遇都很低廉。他们对此意见太多、太大。因此都在利用各种不同方式、方法多次写信与上访,以讨回公道。以《中国经济周刊》为例:早在2006年,就曾收到内蒙古包头市18名县级企业退休干部的上访信,在 06.11.20 日发表《机关和企业的退休金为何相差3倍多》的文章以后,周刊编辑部又先后收到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地退休人员的来信多封。其中贵州有19名、湖南有15名人员的来信。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海同志,曾收到全国各地企退人员来信一百多封(新华网)。辽宁曾组织企业退休的高级专家集团联名给国家高层写信,“武汉地区十大行业的国企退休的领导干部692人,从1995年以来,到省市委、省市政府,联名群体上访150余次,呈递书信、报告10余件……”(韬略阁:《尊重、关心国企退休老干部,是尊重党的历史》)。部队转业到各地企业的退休干部,集体组织到本省以至于进京上访多次……。就全国而言,信访与上访者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数不胜数、无法计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非不正确,但随着养老差距的不断扩大以至于无法想象的悬殊,造成社会不公的矛盾凸显,各种群体事件也在不断的发生。“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全国群体事件发生
率平均每年递增17%,从10000起增加到60000起,从720000人增至3020000人;2004年北京信访人数75750人,比2003年增加30000多人;……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国家机器的投入,以湖南娄底为例,每人增加的4000元经费,却是挤占了三农和教育开支……”( 09.10.27 光明网)。除此,各地因为养老金上涨幅度过小引起企退职工强烈不满,直接导致的多人上访、群体上访也不在少数!各种群体事件近年来频发,与社会的不公平、特别是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和养老的不公平,以及权利阶层只想独享、不准共享改革成果有着密切关系!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伤害!
二,社会在关注
养老差距过于悬殊的事实,是非清楚、经纬分明。企退人员要求解决这个严重不公问题的呼声,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支持与同情。
1,网络曾经对现行的退休政策问题作过两次调查,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百姓和网友对于解决养老金悬殊差距的反映与关注程度:
(1),北京 09年3月4日 电 (段新毅 孟萌 罗丹 唐述权)据人民网“提问人大发言人”专栏调查,百姓最关心的15个提问中关于退休养老企事业差距过大,何时废除双轨制?位居首位。而且其支持度竟然高达350484人。以超过第二个问题(支持度190079)160405人的悬殊差距遥遥领先。可见百姓对解决养老金过于悬殊问题的关注度之高、人数之众,不能不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民意中的热点。
(2),在2009年国家“两会”前后,经最具权威的官方网站调查,支持企业养老金向公务员看齐的网友竟然占94%(新华网)。
2,主流媒体完全能够说明问题的3个数字报道
(1),“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待的群众来信来访中,近50%是关于养老保险、特别是养老金水平太低方面的问题。据此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06.3.8 《 工人日报》)
(2)“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示,2006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126件建议都涉及到养老保险问题。其中,反映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过大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偏低问题的建议最为集中。”(07.3.14《中国青年报》)
(3)“中国青年报万人民调显示,89.3%的人感觉目前国内贫富分化问题很严重——80.7%的人认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必须改变。”( 06.12.25 《中国青年报》)
因为分配尤其是养老金的分配差距过大,而且也越来越悬殊(至今为止也没看到刹车的迹象),所以在中国青年报万人民调显示贫富分化严重,而且8成以上的百姓认为这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必须改变。也正因为企退人员的养老金居于社会最低,所以才出现了国家劳动部门在2004年一年中,竟然有一半的来信来访是为了解决养老待遇过低问题!更有甚者,在2006年的全国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126件建议,100%的涉及到养老保险这个最为敏感的问题!其中反映养老金差距过大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过低问题最为集中!( 07.3.14 工人日报) 这不难看出,过低的养老金给企退人员生活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和百姓对这个养老不公问题的意见程度!
收入乃民生之源,收入的多寡牵涉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生活的水平和
质量。所以解决养老金的悬殊差距问题,就理所当然的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且早已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万众瞩目的重点;民声、民意的集中点!这也进一步证明,解决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悬殊差距问题,就是民生、民意问题;而且是最重要的民生、民意问题;也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时的民生、民意问题!
国本岂容撼,民意大如天。不管什么性质的国家,对民生、民意问题,都是非常重视的,也是必须重视的。因为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可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却忘记了“以民为本”的重要原则,在要求解决旷日持久的养老不公的民声、民意面前,好象有点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虽然给企退人员已连续涨了5次工资,加上马上涨的这次,共有6次连续增加收入。有人说连续给企退人员涨这么多工资是前所未有的,但6次涨的收入也没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次涨的阳光工资多,这恐怕更是前所未有的。不但我们国家前所未有,就是其他所谓资本主义国家,官民之间如此悬殊的养老差距也是不存在的。
铁的事实早已证明,正像“两会”代表与委员在连续三年(06至08年)召开的国家“两会”,每次会上都提出的那样,国家对50、60、70年代参加工作的企退老职工,是欠了账的,这个欠账也是应该还的。( 06.3.14 07.3.5 08.3.7 《工人日报》)
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偿还企退人员历史欠账,不仅是5293万(这是08年底的数字,加上09年的退休人员,就更多了)企退人员与上亿家属的呼声,更是民声、民意的重要体现。现在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具备偿还企退人员历史欠账、取消不公养老政策的条件。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波折,也不管解决这个不公问题还有多少障碍,相信,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公平、公正的那一天总会到来!企退人员完全相信民声、民意的力量!
最近一段时间,各省(市)先后都在召开“两会”,而且大都以解决“民生”和“振兴经济”两大议题作为会议的中心内容。既然如此,就不应该回避企退人员养老金过低的事实,不应该回避解决养老的悬殊差距问题也是民生、民意,而且是更重要的民生、民意的事实。企退人员真的很希望,地方与国家“两会”,都能把解决养老不公这个最重要的民生、民意问题,列入会议的议事日程,把这个企退人员关注、社会各界关注、地方与国家“两会”成员关注、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的问题,解决好。还社会一个公平,让企退人员看到一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