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世博会到底为谁而办?

火烧 2010-05-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世博会巨额支出与民生问题的对比,批评资源分配不均,呼吁关注贫困群体,反思大型活动的真正意义与社会影响。

整个耗资4000亿人民币有史以来最豪华的世博会,http://tieba.baidu.com/f?kz=754490876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会,一片莺歌燕舞,欢声笑语,象征着祖国的繁荣富强,领导们的英明果敢,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
可天公好象不作美,故意给幸福生活添堵,给盛世大会遮上阴影,盛会之前,玉树大地震了,我们的很多同胞兄弟姐妹失去了最可贵的生命,房子倒了,家庭破碎了,幸福生活没了。对整个国家来说,穷人又增加了。之前还一直灾情不断的,水灾,旱灾,雪灾。http://news.sina.com.cn/z/nfbyhlzh/index.shtml这让人想到之前的另一个举世盛会——奥运会,奥运会前,汶川地震了。奥运会前汶川地震,世博会前玉树地震,老天是否在向我们警示着什么?
看着我国办奥运会,世博会等,一花就是几千个亿,真是有的就是钱那!从来不需要捐款,可一到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等就没钱了,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号召这个捐款,那个捐款的。有3000亿办奥运会,4000亿办世博会,8000亿买美国国债。2008年中国免除46个国家4百多亿债务,2009年中国免除32个国家150笔债务,对非援助累计760亿人民币,累计对朝援助达8千亿元,公车消费9千亿人民币,中石油称:“加薪10亿是小钱。”上海更换5000块路牌花费2亿,平均每块4万元。可西南大旱,Z.F救灾款出不起人均3元钱,补不起百姓几百元一亩的征地款,给不起被拆迁户的房价,解放60年贫困人口居高不下。
再想想,我国还有2亿多的贫困人口(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消费不足1点25美圆数据),我们有脸,有必要急着办那些会吗?
当然穷人是穷人的生活,富人是富人的生活,不可能因为有穷人,富人就不过富裕的日子了。领导们总喜欢把国家说成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份子,是兄弟姐妹,是同胞,那在这个家庭中,你的兄弟姐妹在热热闹闹,兴高采烈的开豪华的聚会,而你却躲在一边,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你会怎么想?也总喜欢把国家比喻成母亲(当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说法),那这个母亲是否很偏心?
有人说,这是面子问题。难道面子比国人的命还重要?两厢一比较,对内对外完全是一个颠倒,正如一网友说的——对内是要钱不要脸,对外是要脸不要钱。
当然办那些会,除了展示国力,显示能力,赢得面子之外,赚钱也是一个重要目的。国家又可以大赚一笔了,奥运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赔肯定是赔不了的。说白了,就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办了那么个会,再让纳税人花钱买票去看,这样的生意肯定是赔不了的。要赔也只能赔到贪官们的金库里了。
国家赚了钱,那些参与办会的大小公司商家肯定也是要赚钱了,肯定不会象那些义工那样义务劳动。建筑公司赚了钱,装修公司赚了钱,花木公司赚了钱,广告公司赚了钱,餐饮公司赚了钱......,真是皆大欢喜,富裕群体又增加了不少,老板们的钱更是大幅度的上涨。游客们也玩的兴高采烈,当然就不会有人说不好了,面子里子都有了,钱包也鼓了,一片哈哈声,于是一切都是英明的了。真是英明!

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不是真如大肆宣传的这样,大家还是看一看韩寒应世博会之邀作的演讲《城市,让生活更糟糕》,http://6066.info/299/听听不同的声音,比光听一面之词有好处。那篇演讲,韩寒只说了第一句话,转播镜头就被掐了,这就更需要大家看看了,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怕人知道的?


会议大酒店锦园中餐厅

豪华的上海世博会会议大酒店

石油馆

朗溪中心小学没有食堂,7岁的王娅饿了渴了就跑到教室外灌一肚子自来水。
http://news.qq.com/a/20100120/000128.htm

云南宣威的贫困儿童

四川苏古的贫困儿童

大凉山的孩子们

一张世博会的门票够孩子们一个月的午餐钱,够孩子们一年的学费,说这次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但去看世博会,不一定就代表你是个文明人,为某些人群增加财富那是一定的。可你为迫切需要帮助的人献上一点爱心,你就一定是个文明人。

以“慈善·世博·和谐”为主题的“蓝天下的至爱——2010爱心大放送”活动启动仪式在世博园区中国馆前隆重举行(希望不是表面文章)

地震灾区倒塌的房子(中央财政将因灾倒塌房屋重建的补助由每间600元提高到1500元,这点钱在城里盖个厕所都不够。)http://news.sina.com.cn/c/2007-08-15/204613671157.s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