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一种伪善
民主是一种伪善
按语:民主是一种伪善,源自一则旧闻感悟,2009年禽流感肆虐期间,从广东回乡一辆客车上,由于两位民工咳嗽,其他乘客怀疑其患有禽流感,于是就用举手表决的民主方式,一致要求并采取了一定措施,迫使两位民工下车步行,并自认为非常“人道”提供了两幅口罩和车资,两位民工下车步行数日(因带口罩,所有车辆拒绝两人乘车)辗转回家,经医院检查两人只是感冒引起的咳嗽(据钱江晚报)。之所以引用此段旧闻,皆因此类以多数压倒少数的所谓民主方式,在生活中随手可拾,人的趋利避害性,决定了在某些时刻,所谓的民主其实比专制更为可怕(众人遗弃的孤独,不容社会的孤独,足以使逼疯正常人)。
正文:农村换届选举工作已告一段落,我曾为农民能得到切实的前所未有的投票权而备受鼓舞,为基层权力交接的民主化而鼓舞;然而,对整个选举过程的观察,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思考,却使我沮丧之极。选举过程中,对参选人的资格认定、参选人的造势、参选人的拉票方式起决定性作用是经济资本,因为参选人(实是乡村经济精英)要获得农民认同并能当选成功,无外乎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一是贿选,对每张选票进行明码标价进行竞价;二是承诺,当选后必会利用其社会关系和影响力,筹措资金加大对村庄的建设力度;三是福利补贴,通过贴钱补贴农村老年人养老(国家社会保障功能缺失)缺口,贴钱举行一些村庄娱乐活动等等;”基层民主化直观反映,即农村普选考量的是参选人即乡村经济精英的经济能力和社会活动能量。因此,基层的民主化过程,其实质已是乡村经济精英通过资本的政治化来实现政治的资本化,是用民主的方式固化乡村经济精英政治地位、经济地位。
乡村经济精英属于先富阶层,拥有天然的资本优势和由经济优势转变的道德优势,比如对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补助,比如对农村公共事务的慷慨捐助,足以影响投票意向;极具隐蔽性的是,通过民主方式上台的乡村经济精英本质是商人,他(她)们长于计算,更精于计算成本的付出与回报,在获取政治资本后,可以利用政治权力扩大自身影响力,且权力和资本的联姻意味着可以占有更多社会资源,并通过一定的资源垄断地位来重新参与市场活动,谋取更大的经济资本,而经济资本的增加又增强了参与政治的资本,相应的提高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的门槛和获取政治权利的难度。乡村经济精英对政治资本的主张,对基层政治、经济资源的实质垄断,形成了资本与权力的自我循环,并通过权力的自我复制,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其在农村地位的权威性。强化了社会分层的常态。
民主是一种伪善,表现为乡村经济精英依靠经济资本,通过民主的方式(普选)获取了政治权力,其获取权力基础就是在于资本参选的不民主。在基层的民主化过程中,(资本)参选的不民主必然决定了政治活动参与的不民主,政治参与的不民主影响着资源分配过程的决策,即资源分配决策过程的不民主,资源分配向少数人集中过程,强化了市场活动中经济资源获得的不民主,民主的悖论之处就在于此,资本、权力、资源的三者循环,最终受害者恰恰是投票的选民,即相对弱者,选民用最民主的方式,自由决定选票投给谁,但由于可供选择对象的稀少,信息的不对称,无论最终选择对象何如,都不能确保权益的流失,从长远看,更是一个权益相对稀释过程,基层普选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不民主,期望通过选票改变当前状况的农民,最终却发现,选举结果则是合法的强化了乡村经济精英权益,强化了“助强压弱”农村生态土壤。
我国的农村及其生态环境,某种意义属于氏族社会的延续,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儒、法家为魂魄,揉合诸子学说相对单一的组合体;于是,观察农村民主化进程,必须要充分认识宗族建筑与其影响力,同时,随着海洋文明的兴起;随着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深入,城镇化恐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个历史性进程中,农民对世界观的重新认识,农民的频繁流动,对以“祖宗敬畏”信仰的农村价值体系而言,可能是一个文明崩溃,及文明重新构建的过程。因此,民主是一种伪善还体现在,基层普选过程还容易受宗族、受宗教等等的影响。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