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社会风气的晴雨表
安全感——社会风气的晴雨表
安全是一种可接受的风险。人在生活中不可能没有一点风险,如果这种风险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则人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安全的。
安全是人的第一需求,安全甚至比金钱、荣誉更为重要。离开了金钱、荣誉人们还可以生活;离开的安全,人们就一刻也不能生活。因此,人们说“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就是不能没有钱;什么都可以有,但是就是不能有病”。这句话的意思分为两层,分别从两个方面说明安全的重要性。第一句,看似说钱重要,实际上也是在说安全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钱就是一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源,没有了钱,人的安全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后一句则是直接说明安全的重要。显然有了病就谈不上安全的保证。如果,要人们在金钱和安全两这之间选择其一的话,绝大多数人肯定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安全。
安全感则是人们对安全的一种心理感觉,是人们对自身安全状况的一种判断和感知。判断的信息主要来源与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人们把自己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各种信息输入到大脑,通过大脑这架精密的仪器进行加工得出结果,以此来判断自身所处的环境存在有什么样的风险,以及这种风险程度的大小,从而形成一种对社会和环境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安全感。有了这种判断,人们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人们的安全感多种多样,来自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致可以包括人身安全感、财产安全感、环境安全感、健康安全感等等。
人们对安全的担心,可能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或是对自己家人或是自己亲戚朋友、同事或是其他人的担心。
人们对安全的感觉很直接地来源于自身的经历。如果某人身体向来健康,所处的环境比较安全,那么他对自己的安全就一定会很有信心,他的安全感就很好。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好,经常体弱多病,那么他对自身的健康安全感就比较差。再如,如果一个人以前多次遇到不安全的事情,比如被敲诈勒索或经常被偷、被抢,他对社会治安方面的安全感就会失去信心。
人们的安全感还来源于自己的见闻。尽管一个人可能经常足不出户,然而他可能经常听到社会上特别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不安全的事,这也会给他的心理造成一种不安全感。
比如,当一个人看到自己邻居的窗户都普遍装上了防盗网。虽然他自己家从来没有被盗过,可是他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他也会和邻居一样,给自己的窗户加装防盗网。
又比如,如果一个人听说身边有拐卖儿童的案件发生,他对自己孩子的安全就会产生担心,他一定就会采取亲自送或者其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
现在的都市,规模越来越大,楼盘越来越多,楼层越盖越高。城市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夜晚迷红闪烁,灯红酒绿,歌舞笙簧。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们饫甘餐餍肥。穿红着绿。这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可与其形成明显反差的是,人们家里的防盗门、窗户的防盗网变得越来越坚固。宾馆、酒店、机关单位的保安以及有钱人的私人保镖越来越专业化。随着高科技的应用,什么保险柜,摄像头,探头,报警仪翻着花样地更新。市场上什么便携式高压电击护身仪器、护身迷药市场销路旺盛,大行其道。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又在预示人们对自己、对社会越的安全感来越低。
防盗门、防盗窗、防身器材,高科技的摄像头、报警仪就能使人们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就能阻挡罪犯们犯罪的步伐了吗?犯罪分子的犯罪技巧和犯罪手段也随着人们防护措施的不断更新而提高。就象西游记里孙大圣和二郎神斗法一样,你变个鱼,我就变个鱼鹰,你变个鱼鹰,我就变个蛇。总之,犯罪分子和高科技的防护手段的较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始终是没有个尽头。比如你发明了防盗们,有的犯罪分子可以提着小型割枪,要不了一会工夫就可以割掉门锁,进入室内。
做案工具的翻新还在其次,最险恶的是犯罪分子们险恶的人心。这一点是任何高科技手段所防不胜防的。
前闻,有几个辍学社会青年,都是十七八,几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上网游戏。几个人结缘于网吧,成了朋友。时间长了,上网经费不足,几个人就凑在一块商量实施一次抢劫以解决经费问题。他们在网上看到有位女士发布的售房信息。他们心想,既然售房肯定有钱。况且还是个女的,将来下手也容易点。几个人一合计,就达成一致。
一日,几个人给受房女士打电话说是要买房,约好时间看房。那日,几个售房女士单独一人将几个青年带到自己屋内。几个歹徒趁机下手,将售房女士杀死在屋中。
试想,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防盗门、防盗窗再坚固,防身器材、摄像头再先进又有什么用?依然对其自身安全没有其到丝毫的保护作用。尽管一些摄像头记录的录像资料可以为案发后的侦破工作提供有利的线索。可是安件已经发生,受害人已经受害,一切对受害人来说都是与事无补。案件的侦破只能是对犯罪的一种惩罚和对别的犯罪分子的一种震慑。
因此,任何高科技的防盗门、防盗窗、防身器、摄像头,都并不能抵挡人心的险恶。这些东西就象普通的门锁一样,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如果,你家里没人,房门未锁,道德品质好的人绝对是不会进去的;如果你家没人,房门上着锁,足可以将小偷小摸,顺手牵羊的人挡在门外,却当不住入室盗窃者,他们可以有办法破门扭锁达到目的。你家既有防盗门,又有摄像头,可依然有可能会象那为女士一样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这全是由于人心的险恶。
有人说,社会上有抢劫、盗窃、敲诈勒索,我呆在屋里不就安全了吗?呆在屋里也不一定就是进了保险柜。
“民以食为天”。不管你呆在哪儿,总要吃饭。现代社会食品安全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不可吊于轻心的大事。什么有酣水油、有毒大米、有毒面粉、农残蔬菜,会在不经意间时不时的光顾你的餐桌。当你津津有味地享受着一桌丰盛的佳肴的时候,岂不知,农药、病毒也在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潜入到你的体内。
更有甚者,一些黑心商人竟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尚未经事的婴幼儿。创造性的生产出了有毒奶粉。导致全国数百儿童因食含有三聚氰胺的有毒奶粉而受害。一些社会名对此也是其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你坐在家里,你家里的存款积蓄会随着通货膨胀和货币的贬值而缩水。就象是有一只无形的黑手在神不知鬼不觉的在窃取你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血汗钱。《子不语》中的一则故事。说是某地有饿鬼,白天都出来找食。路边摊点上小商贩们蒸的馒头刚一出笼,饿鬼们就围来吃。但人却看不见鬼。只见蒸出的馒头越来越小,最后消失。钱因通货膨胀缩水,和这真是入出一辄,何其相似!
有个假设,假如八十年代初的一个人,将自己的全部家产,包括房子、家具等变卖,换得一万员人民币。有人可能要问,怎么全部家产才卖一万元?要知,那时有一万元可了不得。那是响当当的万元户,可是要批红挂花游街的!。假如他把这一万元装到灌里埋到地里,到现在把他掘出来,再回去想把他的家产赎回。嗨!那真是做梦!连门都没有!为什么?不说各位都明白,现在一万元能做个啥。就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一般的商品楼也在两千元左右一平米。一套房下来少说也得个二十万元左右。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这就是通货膨胀的神奇效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市场而变,物价三天就是一个价,几天前一个馒头还是五毛,过了几天就可能成了一块。有的地方甚至上趟厕所也要一块。这种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给人们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人们没有安全感。
生活的巨大压力把每个人都变成了没有带枷锁的奴隶,人们就象一架机器一样,一旦转起来就没有喘息的机会。人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地为了自己的生计,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养家胡口,为了自己的将来而忙碌着。因为,即使你现在还有点积蓄。只要你一旦停下来很快就会坐吃山空,你以后的生活就会没有保障。
在一个动乱的没有秩序的社会里,人们没有安全感。在乱世莫说是平民百姓,就连皇戚贵族,达官贵人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东汉末年,奸臣当道,宦官弄权,皇室势颓,军阀并起,汉献帝一阵被这个军阀所浮,一阵被那个军阀所掳,一阵又疲于奔命。最后在曹操逼宫的情况下,连自己的皇后都不能报全。饱受离乱之苦的诗人感慨地谈道“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
在一个社会风气不正的社会,人们会缺乏安全感。如果社会风气不正,道德败坏,到处是黑恶势力,到处是敲诈勒索,到处是坑、蒙、拐、骗、偷。人们普遍缺乏正义感,面对邪恶只会忍气吞声,不敢仗义抗争,社会上正气台不起头,歪风邪气肆意蔓延,飞扬跋扈,这样的社会人们肯定会没有安全感。
要建立一个使人们普遍有安全感的社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人们都在抱怨社会缺乏安全感的同时,却在以一种冷漠的态度来处理自己身边的事情。态度的冷漠反映出人情的冷漠和人心的冷漠。
人们虽然互为邻居,但老死不相往来。即使邻居被偷、被抢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装做不知道。在社会上明明看到有坏人在行凶,大家却只是围观充当看客,一言不发,生怕歹徒会冲着自己来。只要自己没有受到侵害,对一切都可以采取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样的社会上,好人只能象一只只自私自利的分散的羔羊,社会上的坏人即使有三两个,他们结成一伙,也会变成雄狮猛兽,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任何一个单独的人进行侵害。殊不知,这样下去,有朝一日,同样的厄运也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别人也是一样的充当看客。
安全感也是政府提供给社会的一种公共产品。社会上人们普遍是否有安全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做为。看政府倡导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和社会风气;看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形式;看政府做出了什么样的表率作用;看政府对各种犯罪打击的力度是否得力。看政府的司法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真正起到打击犯罪,惩恶扬善的作用等等。
要重现三十年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气,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就必须下大力气重塑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
安全感是指示社会风气变化的晴雨表,人们安全感好,防盗门、防盗网、摄像头、报警器就没有市场;人们安全感缺失,防盗门、防盗网、摄像头、报警器就会大行其道。
什么时候防盗门、防盗网、摄像头、报警器不再有市场了,什么时候防盗门、防盗网、摄像头、报警器被人们遗弃了,这将预示着我们的社会风气真正取得了明显的好转。
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风气真正明显好转了,人们才可以真正安居乐业,共享美好和谐的社会。
于200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