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司令“视察”南海真的影响很大——评《美司令“视察”南海只能忽悠菲律宾》
美军司令“视察”南海真的影响很大
——评《美司令“视察”南海只能忽悠菲律宾》
张志坤
南中国的局势总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继菲律宾将中国告上国际法庭、重新在苏比克湾部署军事力量、日本宣布将巡航南海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乘反潜飞机在空中对南中国海进行了视察,这是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南海上发生的最新事件,对这一事件应该做怎样的评价呢?
《环球时报》7月20日发表了社论,题目是《美司令“视察”南海只能忽悠菲律宾》,该社评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上将此次军事行动充满了蔑视与不屑,认为这不过是“美军不断在南海‘摆姿态’,传递它自己就很矛盾、外界解读起来也很混乱的信息”而已,所以这样的行动“只能忽悠菲律宾”。
大名鼎鼎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声势浩大南海之行,难道就这只这么点微不足道的作用吗?
窃以为,这样评价未免太目中无人了。须知,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非等闲人物,这样人物任何重大军事政治行动都是经过美国战略决策层商议决定的。此次斯威夫特上将访问菲律宾,访问结束后乘反潜战机飞临南海上空巡视,这一行动堪称重大,而这样重大的行动一定经过最高统帅奥巴马首肯同意,甚至说不定就是奥巴马战略团队出主意设计出来的,太平洋舰队司令不过奉命而已。笔者以为,美军太平洋司令“视察”南海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这是对中国赤裸裸的挑衅
美军司令此次行动是冲着谁来的,任何人都会毫无疑问地回答,冲着中国来的。本来,南海问题不过是中国与各争端当事国之间的事情,但美国就是横加插手,现在已经演变成中美之争,美国不断用各种手段宣示美国在南海的存在,不断用各种手段挑衅中国的领土领海主张,此次斯威夫特上将之行不过是最新一记重拳而已,这记重拳直击中国的面门,不管会不会伤人,但这等直接打脸的做法就是赤裸裸的挑衅。设想一下,如果换做俄罗斯,美国还敢这般肆意妄为吗?
其二,这是美国干涉南海事务决心与意志的表达
斯威夫特上将此行等于是向全世界昭告,美国决心干涉南海事务,太平洋舰队司令专门负责此事。《环球时报》的社评自问“美国像不像南海地区的‘太上皇’”,这话问的真没道理,因为美国就是要当地区太上皇!难道堂堂的世界霸权、全球领导,当一个小小的南海地区的“太上皇”还有什么不妥吗?
任何人对美国的能力与决心都不要低估,对太平洋舰队的力量也不可低估,《环球时报》的社评说什么“它对南海局势做‘离岸平衡’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有谁以为斯威夫特通过‘视察’南海,就能从空中洒下美国的足够威严,这是太把华盛顿当‘神’供了”,还说什么美国“既没有理由,也没有决心同中国在南海摊牌”等,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梦话。
其三,这是对菲律宾、越南、日本等国的支持与鼓励
只要稍有一点思考能力的人,都不会认为斯威夫特上将此行只能忽悠菲律宾,而对其它国家没有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对菲律宾的忽悠,也将有效地鼓励日本更深地介入南海事务,鼓励越南等向美国靠拢;这样做不仅鼓励了菲律宾、越南、日本等国,而且也是对中国的震慑。《美司令“视察”南海只能忽悠菲律宾》文中说“中国已经适应了美方在南海‘小动作不断”,与其说是“适应”,还不如说无可奈何更恰当。
坦率地说,笔者认为,美国来的这一手相当高明也非常漂亮,让太平洋舰队司令出马,甚至比派航母特混编队还更具威力,这次视察行动的影响真的很大,根本不是什么美国“进退失据”,相反,这恰恰表现出美国战略与战术设计团队技高一筹的本事,但愿中国的有关部门并没有等闲视之。
这里顺便纠正一下《美司令“视察”南海只能忽悠菲律宾》这篇社评大作其中不恰当的修辞。这篇社评篇末说“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如履薄冰”,“不遗余力”与“如履薄冰”实在对应不上,如果说中国“不遗余力”,对应的应该是“大刀阔斧”;如果说“如履薄冰”,相对应就是“小心翼翼”,或者“战战兢兢”,因为在中国的语义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常用的连带词。恐怕还是后者比较贴切吧。
附:美司令“视察”南海只能忽悠菲律宾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上将最近访问菲律宾期间亲自参加在南中国海上空的监测飞行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考特·斯威夫特上星期六在访菲律宾期间,登上先进的P
菲律宾方面迅速对斯威夫特此举表示欢迎,认为这显示美国致力于帮助同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盟友。
斯威夫特的感觉大概挺不错的:他只是坐飞机在南海上空兜了一圈,做了个姿态,就获得菲方以及舆论界的大量解读。美国像不像南海地区的“太上皇”?
美国少数人和菲律宾似乎有这样的幻觉,这使得美菲的一些言行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美国说到底是南海域外国家,它对南海局势做“离岸平衡”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有谁以为斯威夫特通过“视察”南海,就能从空中洒下美国的足够威严,这是太把华盛顿当“神”供了。
不知道斯威夫特的座机是否靠近了中国建设中的南沙岛礁,如果是的话,那么中方肯定发出了驱离信号,才不会管飞机上坐的是谁。
我们注意到,美国海军这次发布的消息比两个月前公布美侦察机抵近中国在建岛礁要低调些。有人分析美军到9月份两国首脑会晤之前或许不会在南海有太大动作,但从长远看,它在该地区同中国的博弈不可避免。
中国已经适应了美方在南海“小动作不断”,对由于美国因素致使南海无法平静有充分思想准备,中国的应对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迄今为止美方的行动让多数观察家认为,它一方面希望安抚盟友,巩固一些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另一方面它既没有理由,也没有决心同中国在南海摊牌。因此美军就不断在南海“摆姿态”,传递它自己就很矛盾、外界解读起来也很混乱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华盛顿不够“实事求是”。中国在南海挺克制的,中国扩建岛礁合理合法,外界根本阻止不了,美却拿出“一定要管”的架势,同时又不可能有实质性动作,因此显得进退失据。
菲律宾更不“实事求是”。它同中国之间的问题怎么可能让美国帮着解决?斯威夫特坐飞机转一圈,或者未来美国多派几艘舰艇过来,菲律宾的无理领土主张中国就会认了?它再挑衅中国就会装着没看见?这未免太天真了。
前几天中国微信圈里出了一个传闻,说中菲在仁爱礁附近发生军事冲突,菲海军率先向中国渔政巡逻船开火,中国军舰赶到后将菲舰击沉,并欲给菲更多惩罚,美要求中国住手,中方坚决拒绝。这个段子完全是民间杜撰,并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真实心态:不主动与菲冲突,但如果菲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先破底线,中方就应猛烈反击,才不管美国是什么态度。
我们理解美国希望保持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也理解菲律宾想拉美国“制衡中国”。南海地区缺少信任,磕磕碰碰难免发生。但美菲都需有分寸感,尤其是菲律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忘乎所以。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如履薄冰,菲律宾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