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霞之外:“合法侵占”比“非法侵占”可怕一万倍
文章指出教育公平问题中,合法侵占比非法侵占危害更大,尤其关注富人子弟通过合法手段侵占教育资源的现象,揭示当前教育不公的隐性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合法侵占”比“非法侵占”可怕一万倍
“真假罗彩霞”事件的曝光勾动了人们对教育公平性问题的思考与关注,这次事件的曝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那些想非法占有他人资源的人敲了一记警钟,使一部分准备做假的人更加收敛,也使一部分曾经做过假、至今未被发现的人提心吊胆,但是,我想说的是:近年来用非法手段侵占他人资源的事件并不是很多,只能以个别事件看待,我这样说并非为政府开脱,而是高校录取的实事,然而,这是否能够说明,教育公平问题是不严重的呢?不但不能说明,实际上教育不公平正在愈演愈烈,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最大罪魁祸首恰恰是“合法侵占”。“合法侵占”比“非法侵占”的危害性大一万倍以上。
社会传媒的好处很多,尤其是网络这个东西让许多人得到了部分快感和享受,当有非法者“王政委”被绳之以法的时候,网民很多都以为自己已经可以主宰正义了,其实不是这样,至少现在还差得远,并且在教育领域有越走越远之虑,“假罗彩霞”的数量跟合法捞取他人教育权的数量相比,只不是九牛一毛而已,最可怕之处在于,“假罗彩霞”有法律可以治之,但是,合法占有他人资源的无数“富人子弟假大学生”,任何法律也治不了他们,而且,他们所占有的资源远不止贵州师大那样的等级,媒体为什么会对“合法侵占”保持选择性沉默?目的何在?大家都要反思一下,中国正在以一种越来越快的速度用立法和政策来强化社会主流精英的支配地位,用合法的手段加快占有社会底层人士和部分中产阶级的教育资源。
我们谈教育是否公平,必须要对比的的对象,通常有几个方面:城乡之间的公平性,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公平性,权力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公平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性。以上四个方面的不公平性大家是看得到的,是显性的,都是合法的实行的,老百姓时间久了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短期内谁想改变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网络上很少看到多少人对这些事怒气冲天,我也不想多说,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隐性的合法侵权,人民务必有引起重视,尤其是有很多人在挖空心思地不断制造新的合法侵权,很多老百姓不但不去批他们,反而被不知不觉地为他们叫好,为他们呐喊助威,以为是在为自己争取权力,下面我简单说高考的问题:
有关高考制度存、废的问题。
这些年来,有关高考制度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质疑的理由大概有三:1,千军过独木桥,加大了了青少年的负担和成长压力;2、偶然性太强,一考定终身很不合理;3,高考只注重分数,很多人是高分低能。
上述三条主要理由是否成立呢?
在我看来,不完全成立:第一、现在中国的高考招生比例非常高,专科以上录取率已经达到60%左右,个别发达地区还更高,不存在任何千军过独木桥的问题,如果想读大学,即使没有上录取线的同学,还有成教、自考之路,只要想读大学,几乎都是可以读的;第二、一考定终身是不是成立呢?也不是,所有参加过高考的人应当都知道,在高考中发挥不正常,偏离平时成绩很大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人,从统计学规律来讲,90%以上的人应当与平时成绩是相对应的,这就说明总体上讲“一考制”对绝大多数学生是公平的,即使那些发挥不正常的学生多半也是平时成绩不很稳定的,绝对好成绩的学生很难出现高考大失误的,况且,现在进入了大学也不代表定了某个人的终身,当今中国要定某个人的终身,其决定因素太多了,决非高考可定;第三、高考的确只看重分数,高分学生中也可能存在低能者,但是,仍然要看总体规律,据我本人的经验,高分者的智力还是普遍要高些,现在有些人判断一些高分学生低能的理由是“动手能力不强”和“社会能力不足”,这是个社会问题和用人观的问题,有些学生本来只适合搞理论的,你把他安排到工程实践上,他就是扬短避长,当然就显示出低能,有些人只适合搞技术业务工作,你偏偏把他放到管理岗位,当然就显得社会能力不足,那些善于学习并且成绩很好的学生智力差不到哪儿去,决非高分低能之辈,用学习成绩作为选才标准至少目前是基本准确的。
在我看来,不完全成立:第一、现在中国的高考招生比例非常高,专科以上录取率已经达到60%左右,个别发达地区还更高,不存在任何千军过独木桥的问题,如果想读大学,即使没有上录取线的同学,还有成教、自考之路,只要想读大学,几乎都是可以读的;第二、一考定终身是不是成立呢?也不是,所有参加过高考的人应当都知道,在高考中发挥不正常,偏离平时成绩很大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人,从统计学规律来讲,90%以上的人应当与平时成绩是相对应的,这就说明总体上讲“一考制”对绝大多数学生是公平的,即使那些发挥不正常的学生多半也是平时成绩不很稳定的,绝对好成绩的学生很难出现高考大失误的,况且,现在进入了大学也不代表定了某个人的终身,当今中国要定某个人的终身,其决定因素太多了,决非高考可定;第三、高考的确只看重分数,高分学生中也可能存在低能者,但是,仍然要看总体规律,据我本人的经验,高分者的智力还是普遍要高些,现在有些人判断一些高分学生低能的理由是“动手能力不强”和“社会能力不足”,这是个社会问题和用人观的问题,有些学生本来只适合搞理论的,你把他安排到工程实践上,他就是扬短避长,当然就显示出低能,有些人只适合搞技术业务工作,你偏偏把他放到管理岗位,当然就显得社会能力不足,那些善于学习并且成绩很好的学生智力差不到哪儿去,决非高分低能之辈,用学习成绩作为选才标准至少目前是基本准确的。
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高考存废之争呢?表面看起来是上述提到的三条理由,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人在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出现阶级以后的主导权之争,那些既得利益者要想捍动高考制度决不能无事生非,他们多年以来一直在极力的鼓吹高考的不合理性,极力要求扩大高考招生的灵活性,主要表现有:
1、自主招生:也就是教育部划定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权,理由是招一些怪才、专才、奇才,实事上,从实际操作来看,与其说是招“才”,还不如说是招“财”,网上曝光的上海某重点高校几年来自主招生的名单可以说明一切,其它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注意!!!有自主招生权的全是重点高校,并且,招生量有不断增之势,进展很快,大家想过没有,得利最大的是谁?你们想到过没有,这些人的得利全是在合法的外衣下取得的,你们甚至连个说“不”的权力都没有,更别谈对他们进行攻击了。
2、高考加分:这也是一项合法的高考制度,加分名目种类繁多,不一一列举,初期人数较少,问题不太严重,现在,招生量很大,加分项目也越来越多,加分套路也越来越神秘不测,大家再注意!!!除了一部分是特别特别突出的学生加分是众所周知的,有很多人被加分,甚至别人完全是不清楚的,其腐败过程完全被“合法性”掩盖了,因为普通老百姓根本连探听加分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想加分了,钱权二字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3、综合能力测试:这是暂时听到的一种新的高考改革模式,据说以后高考会取消一考制,采取三年学习成绩综合评定再结合高考成绩的方式,如果真的要实行的话,那就太坏了,大多数人刚一听到这种模式肯定是支持的,看起来很美很公平,也许还显得很具有科学性,如果放到民主法制国家的确不错,但是,放在中国就是一场灾难,是对普通老百姓最后一点高考公平权的彻底侵占,有权有势的人,在他们的子女一进入高中以后,他们就可以开始向所有任课老师发起腐败攻势了,所谓平时成绩和综合能力可不是大家随便可以监控和干预的,伸缩性之大是无限的,吃亏的毫无疑问是那些无力攻关的普通学生,高中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腐败高发区。
4、所谓素质教育:有很多人不厌其烦地在媒体上宣扬素质教育,并要求将其与高考相结合。中国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什么?就是某些人口中的“吹、拉、弹、唱、玩”。懂了这些东西好不好呢?当然好,不过,教育就是教育,高考就是高考,这些东西最好还是远点,离普通老百姓还有距离,每个家长都想自己的子女有条件跟富人一样享受这样的教育,但是,大部分老百姓有这个条件吗?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到哪里去搞这些玩意儿?他们没搞这些玩意儿,他们的素质就差些吗?不见得。城市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苗头,中学选才时一步步向富人靠拢,与穷人远离。
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你们的生存环境,是不是教育主导权一步步向权势阶层靠近?普通老百姓的教育公平权是否正在一步步被富人合法剥夺?是否在加速进行?中国的教育公平权问题“合法侵占”比“非法侵占”可怕一万倍还不止,请普通百姓不要跟官起舞,声讨“假罗彩霞”不合法行为的同时,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到对老百姓危害更大的合法性教育不分平上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教育的不公平性正在步步升级,当警惕之!!!(未完,下篇谈中学教育的不公平性)
中南大学孙锡良(20090516)
很赞哦! (1034)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