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价值观问题始终是改革开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火烧 2009-05-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改革开放中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系,指出价值观问题直接影响改革成败和社会和谐。

价值观问题始终是改革开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是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之一。可我在想这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一大批精英们积极为改革出谋划策;千千万万的大小老板也积极响应政府改革开放的号召,他们办企业、做生意等,总之无论是精英们还是大小老板们,他们都为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我在想大小老板们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小老板们办企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赚钱,还是首先想到为改革作贡献。也许有人会说赚钱与贡献并不矛盾,是!我知道!虽然赚钱与贡献不矛盾,可赚钱与贡献存在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改革不注重人们的价值观问题,那么这样的改革即使所取成果再大,也只是暂时的表面现象,最终还是要失败的。因为价值观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所以价值观问题也就成为了改革开放始终要面对的问题了。  

   

报着为改革作贡献的想法而创办企业,在为改革作出了较大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富了起来,这样的价值观是崇高的,有了这种崇高的价值观,老板们才会具备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比如一个树立了崇高价值观的老板,绝不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尽可能的少招工人或残酷的剥削工人。因为一个树立了崇高价值观的老板,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就目前来说,如果千千万万的大小老板们,每个多招一个下岗工人,那么这个社会也许要和谐的多。相反如果是为了个人发财而创办企业,在发了财的同时也顺便为改革作出了贡献,那么这样的价值观是肯定会出问题的。比如目前的安全事故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官商勾结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说到底就是价值观的问题。由于价值观出了问题,所以才导致不择手段现象的发生。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的前提下,中国老板们的价值观如果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老板们的价值观没有任何区别的话,那工人们一定会说,确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不过是骗人的鬼话。千万别怪工人们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工人为改革开放付出了太多太多(比如下岗工人),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工人们会想,计划经济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和现在的马克思主义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难道马克思主义也会变魔术?所以要使工人相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工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看到,中国老板们的价值观就是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老板们的价值观不一样。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社会更和谐的发展,而如果人们没有树立崇高的价值观,那么社会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们更好的树立崇高的价值观,特别是领导们和老板们的价值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回头看一看过去人们的价值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