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承受不起通胀之重
中国的通胀是越来越厉害了,过去2元钱一包的白糖,我现在要花7块钱才能买回来。过去的6月份通胀达到了6.3%,有人把这归罪于猪肉价格的上涨,称之为推动价格上涨的“第一杀手”,甚至还具体推算出猪肉上涨推动了其中1.6%。
面对通胀,看来真是手足无措了,草木皆兵了,满眼都是“杀手”。一直习惯于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智囊们,忙着开出大包小包的一堆堆处方。猪肉价格涨了,猪肉又成了万民声讨的祸首。连国家总理也发话要采取一揽子举措稳定物价了,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式。难道猪肉真能承受起通胀之重?稳住了猪肉价格真的能够治得了通胀?
中国人大多数有吃猪肉的习惯,是居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猪肉的消费量也不小,但猪肉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毕竟不大,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毕竟不大,有谁把猪肉当成主食来吃呢?猪肉对消费指数的拉动效应是不是被放大了呢?猪肉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猪是靠吃粮食长起来的,说到底猪肉只是一种下游产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属于成本上涨引起的必然反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猪肉价格的上涨,有助于刺激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增加猪肉供给,从而达到价格的平衡。利用市场手段来平抑猪肉价格,是根本的出路,而不要用堵和控的手段,否则会适得其反。
我的弟弟是个农民,说起对猪肉的调控,他很是愤愤不平:农产品一涨价了,国家就这么调,那么控,就怕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工业品涨价怎么没人管?说到底还是农民好欺负。
真正的经济学是草根经济学,但在精英治国的时代,一个农民的声音是孱弱的,他的利益诉求也根本没有表达的机会。当人们正在围攻猪肉的时候,也许中国的猪们也被弄得莫名其妙:我们真的有那么大能耐吗?而那些真正推动通胀的幕后黑手们却正在发出一声声窃笑。
2011-07-16
给年轻人盖房子
人间正道
房市大嘴任志强曾经放言:给富人盖房子。从商人的角度考虑,他的话没有毛病。但如果一个政府也去为富人盖房子,那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记得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没结婚时住的是单位的宿舍,结婚后住的是单位的廉租房,没有购房的概念。前几天接触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一家保险公司做文员,她说每月的工资几乎全部交了房租、吃饭等开销,一年下来一分钱存不下,对于每平方一万元左右的房子想都不敢想。现在的单位不会去给年轻人盖宿舍了,也不会提供福利住房了,要靠年轻人自己去为住房去奋斗了。我常常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一些参加相亲的男青年喜欢把拥有住房作为自己赢得女士青睐的一项资本,没有住房的则把住房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按照现在年轻人的收入水平,要拥有一套像样的住房许多人要奋斗一辈子。1957年,毛泽东在接见留苏学生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让国家的未来穷其一生为房子奔波,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谁还会去肩负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这样的局面恐怕也绝非中共党的创建者们所乐见的。
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上一代的人,都分享到了毛泽东时代积累下的福利分房,好点坏点都能实现居者有其屋,而比我们年轻的一代人则再也没有可分的积累了,市场上真正的住房需求实际上是这样一批被国家抛上市场的年轻人。由于过去的资源积累大多已被市场化瓜分,实际上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他们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住房梦并不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苛求年轻人接受现实也是不公平的,政府理应有更多的担当。
中国的未来必将交到年轻人手中,如果政府不在年轻人身上有更多的付出,将来的年轻人必将会信奉丛林法则,未来的中国将会变得更加暴戾和弱肉强食。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担当起为年轻人解决住房的职责,大庇天下寒士,让年轻人从住房的压力下解放出来,用更多的精力报效国家。
让任志强们为富人盖房子去吧,政府要做的,是为年轻人盖房子,苟如此,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苟如此,温总理还会愁房价降不下来吗?
2010-11-2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