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二: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墨家之天志明鬼

火烧 2011-10-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毛泽东思想与墨家天志明鬼的关联,分析民志明民如何体现天志理念,结合毛泽东对农民阶级的分析与实践,展现其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二: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墨家之天志明鬼  

1: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

2:毛泽东的民志明民与唤起民众  

共产党是无神论者,而毛泽东思想的天志就是民志,明鬼就是明民。民志,就是人民的意志为最高主宰,任何时候干任何事只能按人民的意愿行事,人民的意志就是兴利除弊。 明民,就是辨明人民的存在和人民的真实需求,相信人民能扬善惩恶。  

毛泽东并非一开始就懂民志明民,我们从其经历就可以知道,25岁的毛泽东和蔡和森于1918年4月14日发起其宗旨为“革新学术,砥厉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后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新民学会,但与广大农民无关。1920年6月“驱张运动”取得了胜利也好也与广大农民无关。支持的“联省自治”也好也与广大农民无关。  

毛泽东明民的代表作之一就是1925年12月1日通过对中国农村调查研究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面的总结“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从此真正认识到谁是朋友谁时敌人,可以团结谁依靠谁攻击谁,自始之后他根据不同时势所制定的统一战线都围绕这个分析来进行,当面对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时,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共和国,当面对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时,可以由打土豪分田地转为减租减息,可以由反蒋抗日转为联蒋抗日,由工农共和国转为人民共和国。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随时可以换衣服,但核心是不变的。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是明民  

毛泽东明民的代表作之二就是一九二七年三月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之后才写成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知道了中国“乡村人口中,贫农占百分之七十,中农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农占百分之十。百分之七十的贫农中,又分赤贫、次贫二类。全然无业,即既无土地,又无资金,完全失去生活依据,不得不出外当兵,或出去做工,或打流当乞丐的,都是“赤贫”,占百分之二十。半无业,即略有土地,或略有资金,但吃的多,收的少,终年在劳碌愁苦中过生活的,如手工工人、佃农(富佃除外)、半自耕农等,都是“次贫”,占百分之五十。这个贫农大群众,合共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知道了贫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知道了占百分之七十的贫农中最需要的是土地,也就是“耕者有其田”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耕者有其田”是民志  

所谓“耕者有其田”就是在在土地私有制度下﹐让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一定数量土地的一种主张。这句话最早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民有恒产”,其意思就是指使老百姓有个凭劳动吃饭的基本生产资料,有温饱而衣食无虑!养得起父母妻儿,荒灾之年不至于饿死,以至于闹得官逼民反,挺而走险而已。孟子此说真实完整的涵义无疑就是对“耕者有其田”的概括。从晁错,王安石等历史上的“抑制豪强”、到近现代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基本上都是在传承这一理想。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后,孙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孙中山晩年把它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孙中山没有做到,国民党放弃之后毛泽东将它高举起来并最终亲手做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最终由毛泽东来实现。1928年5月,毛泽东在井冈山这个中国农村革命第一个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 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信》中,明确地提出了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发一布告:“说明过去分好了的田(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了的),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的田,这田归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租借买卖,由他自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 此意见在各根据地得到贯彻。   

  

1933年6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部发表布告,宣布土地归农民私有。   

  

1947年9月,毛共在西柏坡村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确认人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规定凡人民分配得到的土地归各人所有,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如身老孤寡、家无劳力等)可以出租的权利。   

  

1946年,毛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农民是小私有者,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性的特点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农民要求稳定的土地占有和基本生产资料私有。‘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农民最高的经济要求和梦想,也是鼓舞农民投入中国革命的根本动力。 正是因为毛泽东在中国农村实施了耕者有其田,才能够调动起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井冈山红军才能生存和壮大,解放战争才能够出人意料地快速取得胜利。 “耕者有其田”是民志,这个“耕者有其田”是最明民,最得民心、最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毛泽东在政治上最伟大的成功之一,也是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毛泽东明民之一:群众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组织起来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毛泽东明民之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37年10月~1941)。  

——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儿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九二七年三月)    

   

   毛泽东明民之三::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4页。   

   

  毛泽东明民之四:群众是我们的老师。我现在还痛感有周密研究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的必要,这是和我自己对于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依然还只是一知半解这种事实相关联的,并非说我是什么都懂得了,只是人家不懂得。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37年)。  

   

  毛泽东明民之五::人民创造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毛泽东明民之六:群众是最伟大的战力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象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01页。  

有这些明民还是纸上谈兵,归根结底就是要唤起民众,如何去唤起民众?  

   

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许多爱国同胞、还没有被唤起,还没有被发动,还没有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这是目前的最严重的情形。挽救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即“唤起民众”四个字。孙先生临终时的这个遗嘱,说他是积四十年的经验,深知必须这样做,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究竟根据什么理由一定不肯实行这个遗嘱?究竟根据什么理由在如此危急存亡的关头还不下决心实行这个遗嘱?谁也明白,统制、镇压,是和“唤起民众”的原则相违背的。……。其结果就是政府和人民隔离,军队和人民隔离,军队中指挥员和战斗员隔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37页)  

   

也就是说孙中山在生命到了最后才觉醒唤起民众的重要性,但是国民党的继任者蒋介石没能赢得民众,更不敢唤起民众,而只有毛泽东要唤起民众并且一生实行之,无论其生前死后最后都赢得了民众。

 

毛泽东唤起民众之一:一个先进的组织。——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克服失业者群的破坏性,并且还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和不彻底性(如果共产党的政策不犯错误的话),而使革命和战争走上胜利的道路。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12月。  

   

毛泽东唤起民众之二::众多的群众领袖。——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着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着这些人对于群众的坚强领导而达到打倒敌人之目的。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正像斯大林所说的话:“干部决定一切。”《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九三七年五月八日).  

   

. 毛泽东唤起民众之三::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 6月)。  

——不要怕群众,要跟群众在一起。........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要办什么事,要决定什么大计,就非问问工农群众不可,跟他们谈一谈,跟他们商量,跟接近他们的干部商量,看能行不能行。这就要到各地方跑一跑。蹲在北京可不得了,北京是什么东西都不出的呀!那里没有原料。原料都是从工人、农民那里拿来的,都是从地方拿来的。中共中央好比是个加工厂,它拿这些原料加以制造,而且要制作得好,制作得不好就犯错误。知识来源于群众。什么叫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不要脱离群众,我们跟群众的关系,就象鱼跟水的关系,游泳者跟水的关系一样。 《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 (一九五七年七月九日)​

    

毛泽东唤起民众之四:全民参与。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它是一种政治占主要成分的军事理论。人民战争理论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认为人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的思想。人民革命,人民建设等等。

毛泽东唤起民众之五:人民军队。  

 对农民阶级作了具体分析,主张通过党的坚强领导,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红军转变为执行革命的、党的政治任务是武装集团,并通过它来发动民众,唤起民众, 领导民众,团结民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