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道德经与共产主义

火烧 2015-11-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道德经与共产主义的融合,提出通过集体主义经济与无为而治实现社会和谐,避免阶级斗争带来的问题,强调集体产权共有与各尽其能的社会模式。

 

  共产主义和道治有相通的地方。代表着东西方两个文明的制高点。

  但是基于东西方文明的差别。导致两者实践方法的迥异。

  如果从道德经发展出来的理论或许就可以避免毛时代给后人造成的不好的状况。

  毛时代给后人评说的无非是各类反,文革,阶级斗争。但是其核心的精华部分集体主义经济,产权共有,也因为阶级斗争而被搞坏。

  道治的基础也在于集体经济。只有在集体产权共有的基础上才能够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基础是阴阳不失其和,也就是不存在平富差距。人们生活所需要的都可以获取到,但是有一点,不会过分的刺激人欲的发展。刺激人欲以求经济增长是人之道的自然发展方向。过分的人欲是人道违逆天道的部分。正常的需求是天道的一部分。

  真正的道治社会人民不需要把心思花在各类需求和生活负担上。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国家负责一切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货币本身只用于集体于集体之间的剩余产品的交换。一个集体内部就可以满足生产与消费需求,单个集体就是一个国家。内部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就是老子说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所需皆有,不过欲,衣食富足,身体强壮。

  这也正是内经中记载的上古之人的生活状态。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圆。本质的东西不会变。变得只是行事。

  人人皆尊天道而行。聪明的人不能把聪明用于聚敛财富。

  每个人都用聪明才智研究自己真正在行喜欢的东西,不是为了赚钱,也不需要赚钱。

  无为而治下根本就没有人为干涉。

  汉唐所谓的无为只不过是从人道,类如今日的自由主义经济,真正的无为是不行天道而天道不失其和。病无所病的状态。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描述的状态。

  任何一个社会。只要安定的时间允许,都会从起初的平定到发展,然后达到一个整体的最佳。然后到贫富的分化,最后到灭亡。改朝换代。中国汉以来的社会莫不是如此。今日依然是重复此路。

  只有道德经的道治社会可以脱离此路。

  道德经的道治社会上古实现过,未来会以更好的状态实现。

  圣人之治,人人皆遵道而行,集体领导由集体选举产生。集体生产满足自身需要,多余的以集体为对象与其他集体交换产品。各取所需,各尽其能。人心皆以道为准。不嗜欲。不为无常之力。

  如果毛泽东时代可以融入道德经的理念抛弃西方共产主义阶级斗争那些。集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进入道治社会的阶段也就是西方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自由主义经济的特点就是人流。集体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人处其地,各取所需,老死不相往来。物流只是集体生产过剩的部分与其他集体交换。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集体都为之解决。自由主义经济发展到最后也可能会从下而上的自发集体组织到全面集体社会的过程。除非。历经古代那样的朝代更替,一切推倒重来。

  修行是行天道。而不是所谓的成仙成佛。修行是让人心长久的安定。小修修己。大修修国。

  圣人之圣在以道利天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