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陈中华:改革的方向应当向左决不能向右

火烧 2015-1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陈中华认为改革方向应向左不能向右,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变,反对市场经济弊端,主张以道德教育和制度规范引导工农积极性,坚持邓小平理论,推动科学发展观。

  陈中华;改革的方向应当向左决不能向右

  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农民和中国工人,是完全在中共领导下劳动生产的,中共根椐国民需要,让农民工人干啥,农民工人就干啥。工农安居乐业,中共政权稳定。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后,中共把中国的农民和工人推向市场,失去领导的农民工人只好给资本家打工,拿资本家的工钱听资本家的话受资本家的领导,工农受资本家的剥削,中共失去领导工农的权力。我认为;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可以以道德教育的引导和赏罚分明的制度解决的,而不能以为私心可以刺激生产力,提高积极性,就充分利用私心强国,把什么都推向市场,让市场自由竞争,结果失去领导工农的权力,失去领导工农的权力之后果是十分严重。

  搞改革开放,实际上是首先改革了自己,观念出了大问题,以为私心可以刺激生产力,提高积极性,就充分利用私心强国,政府不应不负责任地把什么都推向市场,让市场自由竞争,那要你政府有什么用,搞市场经济,在资源的配置上,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导致经济危机;在收入的分配上,会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剧贫富的矛盾;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会产生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也就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变坏,劳民伤财,贫富不均,民无诚信,官无道德,人民为了钱坑蒙拐骗,官员为了钱贪赃枉法。政府为了钱出卖矿产资源。搞市场经济完全是在搞垮中国。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真理,邓小平的理论该坚持坚持反对的反对。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及党自身高度负责的精神,敢于担当,敢于应对,敢于作为,敢于叫真,不等不靠,不推诿扯皮,避免好人主义,全力破解热点、难点问题。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地去改。要充分运用检查、点评、评比、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工作上水平。要严格奖惩,对落后的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纠正,对优秀的要旗帜鲜明地进行表彰奖励,培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学习邓小平理论,反对新“两个凡是”从《改革30年:变与不变之间》(来源:中国青年报)一文可以得知,小平同志有“坚持共产党领导不动摇”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理论论述,说明了“变”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证明,改革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需要区别什么事项。坚持共产党领导不动摇、不可变,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变。《改革30年:变与不变之间》写道:“小平同志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

  学习小平同志关于“变”与“不变”的理论,应该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即究竟是“变”好,还是“不变”好?应该看具体事项,不应一概而论。某事项需要变时,对其进行变革,就是正确的。如果某事项不需要变时,却对其进行变革,就是不正确。究竟是“改革”好,还是“不改革”好?同样也是要看具体事项,不应一概而论。某事项需要变时,对其进行改革,就是正确的。如果某事项不需要变时,却对其进行改革,就是不正确。所以说,离开具体事项讲“改革”,“改革”无所谓正确还是不正确。对于改革的正确态度,应该首先区别什么事项应该改革,什么事项不应该改革,而不应该盲目笼统不加区别地认为1.“凡是主张改革都是正确的”。2.“凡是继续改革都是正确的”。这样,就出现了新“两个凡是”的问题,重新犯认识论上的错误。当年“两个凡是”一提出,小平同志就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反对意见。1977年4月10日,他致信党中央,郑重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邓小平文选》,第2卷,39页。5月24日,他在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两个凡是’不行。”“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实事求是“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38—39页)

  改革不能制造矛盾更不能改旗易帜

  一、教育改革

  必须彻底摆脱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回归到“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上来。而绝不是“妄自菲薄、数典忘祖、去中国化、崇洋媚外”。

  二、医药改革

  必须彻底摆脱医药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回归到“救死扶伤;爱国卫生;人民健康”上来。而绝不是“小病大治、重复检查、以医养药、赚钱第一”。

  三、住房改革

  必须坚持“基本住房找政府;改善住房找市场”,彻底摆脱“一切皆市场、一切皆商品、房价涨天价”,回归到“住房用来住”的本质上来。而绝不是“炒买炒卖房地产”,投资投机发大财。

  四、养老改革

  尊老爱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和传承。计划生育好,国家为主负责养老。而绝不是“依靠中外私人资本为主办养老,更不能满足于兜底和托底”。

  五、经济改革

  必须革除那些破坏和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特别是阻碍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的那些体制机制和藩篱雾霾。

  六、政治改革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必须将反腐败进行到底,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彻底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气候,理直气壮地捍卫党的领导地位。

  七、社会改革

  必须依《宪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四个全面”社会。也就是常说的建立“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绿水青山、风清气正,安居乐业、祥和幸福”的国家社会。而绝不是制度性安排“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登峰造极,流血恶心暴恐事件频发”的危机四伏的社会。

  八、一切改革

  检验改革“真伪”的实践和事实标准——是否“公平可及、群众受益”。

  如今,不区别是什么事项,盲目笼统地一概认为1.“凡是主张改革都是正确的”。2.“凡是继续改革都是正确的”,也就是步当年“两个凡是”的后尘形成新“两个凡是”问题,犯了当年“两个凡是”所犯过的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错误。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在今天就是讲“科学发展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及党的利益随时随地坚持真理,随时随地纠正错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前进,实现普遍民主、法治、和谐的崭新社会。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 陈中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