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经济学家重绘全球排放地图:富人排放量达穷人2000倍

火烧 2015-11-11 00:00:00 时代观察 1034
研究揭示富人排放量达穷人2000倍,美国人均排放超20吨,全球需筹1500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对高排放者征税,推动气候责任公平分配。

  【法国《世界报》网站11月3日报道】题: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是富国的二千分之一(记者马蒂娜瓦洛)

  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仅预示着未来的气候变化,也是全球各地经济存在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巴黎经济学院经济学家卢卡斯尚塞尔和托马斯皮凯蒂在11月3日公布的一份名为《碳与不平等:从京都到巴黎》的研究报告中探讨了缓解气候变暖的问题。

  两位经济学家的分析所依据的是一组有关1998年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的数据,他们否定了那种以国家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然而,在即将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上,只有经过各国之间的谈判才有可能达成最终协议。

  据两位作者介绍,美国人均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每年20吨,比西欧人或俄罗斯人高出一倍(约为9吨),也大大超过了生活在中东地区或中国的居民(约为8吨)。在南亚和非洲,这一数字则不超过2.4吨,远远低于全球6.2吨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些数据与各国的生产是直接相关的。人们应更多地从消费的层面来考虑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尤其是考虑到那些“进口”的排放值。

  例如,在发达国家,知名品牌卖给本国消费者的T恤往往产自中国或孟加拉国。在考虑这一因素后,相关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美国的人均年排放量为22.5吨二氧化碳当量,西欧人为13.1吨,中东的居民为7.4吨,中国为6吨(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拉丁美洲为4.4吨,南亚为2.2吨,而非洲仅为1.9吨。

  为了绘制出一份气候问题新地理图谱,两位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人身上,即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是全球平均水平9倍以上的人。这1%的人大多生活在美国、卢森堡、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他们每年的人均排放量超过200吨二氧化碳当量。而生活在洪都拉斯、莫桑比克、卢旺达和马拉维的最贫困居民的人均排放量只有他们的1/2000,即相当于0.1吨。

  两位作者之所以要绘制气候问题的新图谱,并不是为了介绍一些新数据,而是要让人们就谁应为遏制气候变化作更多的贡献展开讨论。

  考虑到全球每年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筹集1500亿美元的资金,两位作者建议对那些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人征收累进税。另外一个策略就是让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1%的人拿出更多的资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