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官僚专政、党专政问题答田木
重返毛泽东时代是必然选择很遗憾,您居然认为“官僚专政”这种普遍存在于历史及现状中的政治形态为“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政治谎言”。大体上说,自阶级社会开启以来,所有统治阶级的阶级专政都是借官僚制度得以实现的。
答:这两句话完全相互矛盾。第一句话认为“官僚专政”普遍存在于历史和现状中。第二句话却认为“官僚制度”只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专政的工具。我是赞成你第二句话的,认为你说的第一句话是谎言。奇怪的是,你却同时赞成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你能否明确告诉我们:历史上存在的官僚以及官僚制度,究竟是统治阶级借以实现其阶级专政的工具呢?还是没有阶级属性、没有阶级基础的“官僚专政”。什么是“官僚”?就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国家,就是由官僚组成的。有国家就必然有官僚,没有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僚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国家属于上层建筑,而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僚当然也属于上层建筑。阶级就是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总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托派总喜欢唠叨无产阶级专政的官员应当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十分喜欢空谈“公仆”这个词,却往往忘记“人民”。事实上,官僚任何时候都是“公仆”。不同的是,奴隶社会的官僚是奴隶主阶级的公仆,封建社会的官僚是地主阶级的公仆,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官僚却是资本家阶级的公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官僚则是人民的公仆。问题并不在于官僚是否是公仆,而在于是谁的公仆、是哪一个阶级的公仆。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撇开官僚的阶级属性,仅就形式来说,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官僚专政。那就是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抹杀阶级斗争的存在、抹杀国家、官僚的阶级属性,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存在特权(因为没有特权就不叫国家了),利用行使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权力的官僚存在一些官僚主义弊病的事实,挑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与党和国家的关系。他们力图使人民相信,历史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无产阶级专政,因而也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他们诬蔑斯大林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不过是用官僚代替资本家。他们把资本主义的私有经济称为民营经济,以此来对抗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任命的官员领导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利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普遍失败的事实,鼓吹资本主义经济的人民性和永恒性。这就是托派制造“官僚专政”这个政治谎言的目的。
往近了说,不仅西方民主体制难以摆脱“官僚统治”。
答:这是什么话。西方民主体制难道不是西方官僚制度的特征吗?人类历史上的官僚体制,难道不正是由西方的民主体制将它推向顶点的吗?今天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国家,有美国那样庞大的官僚军事体系呢?那可是马、恩、列都赞扬过的民主国家啊。什么叫“官僚统治”?在西方世界,哪个国家不是由垄断集团统治官僚,反而是官僚来统治资本家垄断集团呢?知道为什么象里根、布什这样智力有问题的人都能当美国总统吗?因为在资本面前他们不过是一个摆设。如果他们真的有能力拿起国家权力与资本家对抗,那资本家可就麻烦了。要认真探讨理论问题,起码应该要有尊重事实的态度。否则,左右派又有什么区别呢?就拿今天中国的政治现状来说吧,这可是被西方称为专制的国家。但即使如此,令不出中南海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吗?官员的升迁罢黜,早在八十年代资本家就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了。法律规定,行贿和受贿是同等罪行,但反腐败几十年了,为什么从未见行贿者受到严惩呢?原因只能是:无论腐败者还是反腐败者,都是资本家的公仆,他们之间的斗争不过是表象,在这权力之争背后,是真正的大小资本家争夺利润的生死斗争。这才是实质。官场上的权力之争,不过是“公仆”们在主人面前邀宠的把戏罢了。
苏联的整个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代更是典型的官僚体制和官僚制度,如果说以历史上的官僚体制有什么不同的话,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官僚体制。
答:凭什么说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是社会主义?你了解当时苏联的生产方式吗?肯定不了解。虽然我对苏联的情况也不了解,但我知道,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经济体系进行一系列改革,无非是下放企业管理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取消计划价格、建立自由市场、奖金制度、利润挂帅。农村因为早已实现机械化,所以没有搞包产到户,只是扩大了自留地,农民除了粮食,其他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留地。我国八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几乎是苏联的翻版。从当时苏联小说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当时苏联已经出现拥有生产资料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这样的社会制度当然是资本主义。主席当时就十分正确的指出,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即挂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而且是法西斯式的。难道这个观点错了吗?
你又根据什么认为苏联是典型的官僚体制和官僚制度呢?是与封建社会比较,还是与资本主义社会比较。难道是与苏联自己比较吗?那可是太荒唐了。先把苏联说成是典型的官僚体制和官僚制度,然后再证明苏联是典型的官僚体制和官僚制度。这算什么理论?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中国的情况与苏联几乎毫无二致,只不过毛泽东同志经过苏联变修的教训有所察觉,斯大林同志则单一地强调反对官僚主义,没有意识到正在产生成型中的“官僚主义者阶级”,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加以重视。
答:这段话说的虽然含糊,但多少显露出你的心里话,回答了我前面提出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典型的官僚体制和官僚制度”。那就是斯大林、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制度。有话你可以直说嘛,为什么要采取诬蔑斯大林的方法来批评毛泽东时代呢?左派既然要探讨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当然要对毛泽东时代的对错得失加以检讨。即使是主席本人也是可以批评的。但这种检讨与批评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否则就没有意义了。
凭什么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制度是“典型的官僚体系和官僚制度”呢?你没有说明理由。当然你也不可能说出什么理由。你的观点不过出自于对社会主义“官僚制度”的愤怒。要弄清楚什么是典型的官僚制度,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国家?因为国家就是由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僚组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出现以前,官僚的任务就是运用暴力,把阶级冲突限制在保持剥削阶级可持续剥削和压迫的“秩序”范围以内。这就是历史上“典型”的官僚制度。而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同了。主席说,我们建立了一个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同样负有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维护社会主义生产秩序的任务。但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春桥同志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想一下,一个官僚资本或者民族资本的企业,怎样变成社会主义企业的呢?还不是我们派了一个军管代表或者公方代表到那里,按照党的路线和政策加以改造?”事情正是如此。国家把官员派往企业、农村,去代替已被推翻的资本家和地主,担负起组织整个社会生产的重任。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这时,国家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任务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组织和发展社会生产就成为党和国家的各级官员的主要任务。这是否就是什么“典型的官僚体制和官僚制度”呢?当然不是。在社会主义出现以前,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由国家官员承担起组织社会生产重任的官僚制度。它太出格了,因此走资派一上台,就下放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取消计划价格,建立自由市场,厂长们高喊给他们“松绑”,要求政企分开,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小政府、大社会。要求国有企业从一切竞争领域中退出去。要求国家不要干预经济。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取消国家对农业经济的管理。走资派采取的一切措施,资产阶级提出的一切政治要求,都从反面证明了:国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官员领导全部生产组织,正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形式,而它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
把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等同起来。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员与剥削阶级国家的官僚等同起来,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不知道你的生活经历,如果你到黑砖窑、黑煤窑,到资本主义企业去干上几天,你就会觉得,就是毛泽东时代的走资派,也真是亲如家人。你怎么知道斯大林不注意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你读过斯大林的著作吗?建议你读一下斯大林《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我觉得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继续革命的理解,好象比主席还更深刻。主席重视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但并不是与什么“官僚主义者阶级”斗争,而是与资产阶级斗争,主席在提到官僚主义者阶级这个概念时,明确指出他们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明确指出斗争的根本内容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并指出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就是走资派。对此,托派们从来不提,他们企图利用这句话,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全部官员都说成“官僚主义者阶级”。请问,什么是官僚主义者阶级?它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它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主席是在陈正人的调查报告上提到过“官僚主义者阶级”,马克思也说过什么“自由人的联合体”、“消灭分工”“重建个人所有制”等。抓住导师们说过的一两句话,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需要任意发挥,以此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的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一切修正主义、托派的惯用伎俩。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专政”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不能算作绝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
答:什么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失败的历史经验吗?什么叫“党专政”?任何政党难道不都是阶级的一翼、阶级斗争的工具吗?专政难道不都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专政吗?什么叫“绝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你连什么叫无产阶级专政都不知道。马克思指出:“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很显然,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过渡阶段,是一个过程。主席进一步指出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您能够给我们指出:在这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哪一个阶段可以算是“绝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呢?肯定不行。那你指的是巴黎公社了?公社的确没有“党专政”,也的确被马克思称为无产阶级专政。可公社不是也失败了吗?公社的军事力量大于资产阶级,但公社却不敢对资产阶级发动进攻。当资产阶级的钢刀已经架在公社的脖子上的时候,公社委员会还在讨论他们的无关紧要的决定是否民主。就是这种蠢猪式的无产阶级专政,使无数英勇的社员惨遭屠杀。如果你认为这就是绝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请问:您还要多少公社社员的鲜血,来证明你的绝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正确性呢?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一旦实现了“绝对”,无产阶级专政就消亡了。这就是辩证法。
别的不论,根本道理就在于它对付不了“党内资产阶级”,没有约束和控制党内走资派的手段与能力。
答:是的。共产党最终没有战胜党内资产阶级。因此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都失败了。但这次失败不同于巴黎公社的失败。它没有失败于国内外资产阶级的绞杀,而是失败于自身的建设。它在失败以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支持下,打败了国内外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的军事进攻。建立起巩固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翻了地主、资本家反动统治,剥夺了他们的全部生产资料,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没有人剥削人、压迫人的社会主义制度,劳动人民破天荒地第一次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体力劳动第一次成为光荣豪迈的事业。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把中苏这两个还几乎沉睡在古代社会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强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成为现实。而这一切成就,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人民的总结。而没有新中国,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不过只是世界上的一个笑话。瑕不掩玉。共产党的变质,并不能掩盖它曾经的辉煌。
党是阶级的先锋队仅仅是理论上的说法,事实上这一点在现实中很难得到保障,执政党则尤其如此。利益和权利导致必要的吐故纳新极其困难,二氧化碳呼不出去,新鲜氧气吸不进来。不解决这个本质问题,我坚持认为,“党的领导”宁可不要。
答:说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并不准确,它是用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和铁的纪律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中国革命的每一点胜利,都是和确立毛泽东的统帅地位分不开的。托派们总喜欢叫嚷,只有党内民主,才可能保证党的先进性。但这是欺骗。没有铁的纪律的保障,党就会成为充斥着小资产阶级空谈的一盘散沙,从而使党失去任何意义上的战斗力。严格的纪律可能很难纠正部队的统帅所犯的错误,但没有纪律的部队,除了失败,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中苏资本主义复辟,都是从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实现党内民主生活正常化开始的。左派无法解释这个事实,只是水平问题。如果无视这个事实,那就是对革命的背叛。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仅仅是理论上的说法”。这真是无稽之谈。从建党开始,到主席去世,我国人民取得的全部胜利不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吗?这不是什么理论上的说法,而是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事实上这一点在现实中很难得到保障,执政党则尤其如此。”究竟有多难?我们党在主席的领导下,无论在执政前还是在执政后,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性质不是一直得到保障吗?否则,中国革命的一切胜利又是如何取得的呢?“利益和权利导致必要的吐故纳新极其困难,二氧化碳呼不出去,新鲜氧气吸不进来,不解决这个本质问题,我坚持认为,“党的领导”宁可不要。”什么“利益和权力”?您是指焦裕禄、王进喜、陈永贵所拥有的利益和权力吗?要知道,在毛泽东时代,象焦裕禄这样的干部是很多的。什么是新鲜氧气,是指文革期间的造反派吗?他们倒是新鲜,但未必是氧气。“不解决这个本质问题,就宁可不要党的领导”。谁来解决这个所谓的本质问题?不正是应当由今天仍然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左派来解决吗?你自诩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不是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不要党的领导,选择了放弃革命。其实,苏联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反对列宁的建党理论,最终都被革命所抛弃,甚至沦为反革命。象你这样的口头革命派,在国际共运史上并不少见。党变质了,而且也无法自我纠正。这算什么本质问题?党是革命的产物、是工人运动的产物,而不是相反。党能否成为人民革命的领袖,是由人民来选择的。党能否成为执政党,同样是由人民来选择的。还记得主席说过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吗?党没有战胜走资派,仅仅是因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工人选择了奖金制度,农民选择了包产到户。在这种情况下,党是无法战胜走资派的。历史既不是由主席这样的天才创造的,也不是由共产党这样强有力的党创造的。人民总是要革命的,否则他们无法生存。而共产党总是要重生的。因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革命总是要由共产党来领导的,否则革命就必然失败。这一切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老实说,当革命的形势出现时,不要说是你,就是主席这样的天才,不要党的领导,也只能自怨自艾,自生自灭罢了。
作为社会主义者,我们应该坚定地承认,在整个斯大林时代、毛时代,我国和苏联劳动人民彻底地得到了解放,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达到旷古绝今的高度,誉为劳动者的天堂亦不为过。
你这说的是真心话吗?一个不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吗?绝对不可能。你在前面不是把斯大林毛泽东时代,说成是“官僚体系和官僚制度”的典型吗?现在怎么又唱起赞歌来了?你既不赞成现在的资本主义,也不赞成毛泽东时代的“官僚制度”。真是两难呵。建议你看一点鲁迅,他会告诉你,革命是伟大的,但永远也不会如你想像的那样美丽。大约是林彪事件后,主席曾号召人民学习马列原著,学一点鲁迅。免得受骗。
但左派如果将奋斗目标狭隘地定义为“回到毛时代”则是错误的,起码是不科学、不全面的。毛时代有刘邓十七年黑线,有资本主义复辟的政治经济基础,难道我们也要将其复制到将来吗?
答:什么地方不科学、不全面?你知道什么叫回到毛泽东时代吗?那是一条漫长的、充满你死我活的阶级大搏斗。你知道建立毛泽东时代,有多少先烈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吗?左派至今还没有找到回到毛泽东时代的道路,你却觉得这个奋斗目标“太狭隘”、太简单了?革命可不像你玩电脑,可以拷贝、复制。“毛时代有刘邓十七年黑线,有资本主义复辟的政治经济基础”。的确如此。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是如此。难道你打算越过社会主义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你的目标倒是不狭隘,但科学吗?可能吗?
所谓“毛泽东模式”应该是“文革模式”而不是文革前的模式。
答:什么是文革模式?文革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是初级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巩固后的继续革命。现在,连无产阶级专政都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都不存在,你竟然做起继续革命的美梦来,不是有点滑稽吗?
以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尚且无法根治走资派上台的“党模式”的顽疾。
答:“党模式”本来就是以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建立起来的。就是在文革,主席也一再强调:要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模式是阻止走资派上台的最佳形式。中苏走资派上台,搞得都是军事政变。这一点林彪倒是有先见之明。66年林彪的518讲话,就反复提到了这一点。不知为什么,主席却不同意这一点,大概觉得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而且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先锋队”在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是要还政于民的。
答:什么叫“还政与民”。马克思不可能有这样愚蠢的设想。即使有也是愚蠢的。什么是“政”,那就是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自行消亡的。也就是说“政”是自行消亡的。任何人都无法把已经消亡的东西、已经不存在的东西还给人民。
是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阶级专政的“模式”究竟如何属于时代课题,笔者无能妄加臆断。
答:无产阶级专政的模式不是什么时代的课题。斯大林毛泽东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和国家将逐渐走向消亡。如果有什么时代课题的话,那就是国家消亡的条件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人民能够自觉地联合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互相竞争,总想比别人先富起来。建国后,主席做任何事都要搞群众运动。并一再指出,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我猜想,主席是要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的群众运动中,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从而取得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都成为多余的东西而自行消亡。
但最基本的一条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志永远不会被扭曲,而将得到顺畅地表达和广泛地伸张,劳动人民参政议政的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普及,没有官僚,更没有党僚!
答:“没有官僚,更没有党僚”。这已经是共产主义社会了。那时已没有无产阶级了。当然他们的意志也“永远不会被扭曲”。那时也没有国家和共产党了,当然也不存在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什么“参政议政”。但共产主义有共产主义的社会矛盾,但绝对不会有阶级矛盾了。据主席说,那时还会有先进和落后的矛盾。总会有一部分人的意志被压迫,没有社会矛盾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但至少我们目前没有必要去想像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