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共产党人

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火烧 2008-09-13 00:00:00 共产党人 1025
文章探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并提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意义。

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对韩树英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1983年版)所作的读书笔记摘录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分歧体现为“群众史观”和“精英(英雄)史观”。

        ②“精英(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在剥削阶级看来,劳动人民只是受剥削、压迫的对象,没有任何历史的主动性。同时也片面地夸大精神思想的作用,尼采认为“超人”的“权力意志”可以改变历史,而人民群众不过是“供实验的材料。一大堆多余的废品、一片瓦砾场”。英雄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它至多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第二,这些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而这两个缺陷是互相联系的。
        马克思发现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从根本上克服了过去一切历史理论的缺陷,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问题,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也就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的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因此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任何时候,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历史是按照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发展的,但历史规律是人们活动的规律,离开了人的活动,这种规律也就不存在,或者不能实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活动,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历史唯物主义者在人民群众的活动中,揭示出了创造历史的真实动力。

        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发挥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是不同的。在阶级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由不同的阶级构成,他们的历史作用是有区别的。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由于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他们斗争的成果总是落到新的生产方式的剥削阶级手里。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就成了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主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人民自觉地创造历史提供了思想保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还承认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影响历史进程。

        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社会活动都对历史起作用。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从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个人的意志目的只能融合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中,“合力”归根结底反映的是经济的必然性,因此不能认为个人的意志等于零。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有它的必然性。个人的作用相对于这种必然性来说,是一种偶然性,但它又是这种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历史人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
        列宁说:“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能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好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杰出人物提出的先进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杰出人物起到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即领导者的倡导和组织作用)。此外,一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一方面是人民的统治者、压迫者和剥削者,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利用既得权力在某些方面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③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无法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要求,需要而且必然造就出自己的领袖集团,没有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和领袖,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无产阶级领袖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是领袖集体。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规定了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其他阶级领袖的特点,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善于正确反映和集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当然,无产阶级领袖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④正确理解个人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反对个人崇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个人崇拜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是旧社会留下来的腐朽遗产,无产阶级的革命胜利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它的影响。

        3.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
        ①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反对恩赐的观点和包办代替。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向人民群众。
        ③向人民群众负责,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遇事同群众商量,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