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归宿
“制度”的归宿
心血来潮想整理书柜,从小就喜欢看书,但看得比较杂,古今中外、长篇小说、诗歌散文、编结刺绣、医学保健、美味食谱、生活大全等等应有尽有。但书柜其中有二层是我最不喜欢看,但又不得不看的书,那就是规章制度和专业书。这些书占据了我书柜三分之一的空间。为了让我喜爱的书有一席之地,我要给这些“制度”找个归宿。
职涯几十年一直与“制度”为伍。把制度视为“圣旨”,毫无疑义地信赖“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每当新的“制度”出炉,总是认真学习研究,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以规范企业的行为,这些己成了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制度就是规矩,认为有了这些条条框框,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万事大吉了。长期以来养成了“制度”就是我办事的依据,这己成了职业病了。所以行业的、税务的、国家的、上级单位的凡是与企业有关的制度,我都收集存档,在书柜里随手可得,有的还储存在电脑里,点击就可出现。那些常用的全在脑海里。自认为可以称得上是个执行规章制度的模范。
看过我长篇连载小说“蒙冤”的朋友都知道,我被腐败分子,打击报复6年,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严格按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办事,拒绝与他们同流合污。这就是“执行制度”的下场。此时此刻,我这个执行了一辈子制度的人,突然不知“制度”为何物?“制定制度”的上级领导,打击报复“执行制度”的下属员工,不知有没有这样的“制度”?这是不是有点像绕口令,确实我越活越糊涂了。
每个企业当检查团来的时候、当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的时候、当企业要升级通过质量认定的时候,都可以搬出一大堆如山高的规章制度,甚至墙上、桌面上、抽屉里都是制度,但在这光鲜的制度后面有几个人是照此执行呢?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制度”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究竟政府制定了多少规章制度,法律又作了多少明确规定,谁也说不清。但腐败分子依然层出不穷,高官依然不断落马,这些制度又是为谁而定?这么多的“制度”,又制约了谁?腐败的根源也是制度的问题。难怪曾有人说这个民族没有制度意识。没有制约的制度,等于废纸一张。
例如企业的成本是有制度规定的,不是任何费用都可用公款的。但现在变通了,游山玩水称“考察”、让亲信公费上学称“投资”、截留公款称“奖金”、造成企业损失称“交学费”、吃喝嫖赌称“陪客户”、行贿称“公关”,个人的跑官、要官、请客送礼称“业务需要”。。。。。。都用公款埋单。甚至那些贪官灯红酒绿、包二奶挥霍的竟然还是用的公款。这些人民的“公仆”,人民能当这个家,作这个主吗?
“任人唯贤”的干部制度制定了多少年?但现在表扬了指鹿为马的,提拔了溜须拍马的、苦了当牛做马的,整了单枪匹马的。情人、干儿子、老同学、小姨子通通笑纳,管他“贤”不“贤”?管他工资总额超多少?反正就是要罚款,用的也是公款。
中国的官员习惯于用不受约束的权力来执行政策,“一把手”说了算似乎是惯例。“一把手”充分享受着权力运作带来的快感。这显然是一种体制和制度性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好比不管什么人掉在粪坑里都是臭的一样。一把手往往是腐败之首。老百姓的顺口溜说:“动员大会讲腐败,腐败坐在前三排,问题出在第二排,关健在于主席台。”对选拔,对权力运用的监督长期缺位,导致了只手遮天,天下乌鸦一般黑。
现在“制度”也不能说它没有用,它有时可以作为一种摆设,像大门口的标牌,证明这企业管理规范。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来整治自己的“眼中钉”说起来是按制度办事。但这并非制订制度的本意。制定制度是一回事,执行制度又是一回事。但中国人的聪明之处则是在于不管什么制度,都可以把它回避、歪曲、改造,直到这个制度等于没有。“令”同虚设,看起来只是废了一支令箭、一条法规、一份红头文件,实际上却损害了出令者的声誉,损害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削弱了一切法律法令的权威。用经济学的说法这是无形资产的巨大损失。“有令不行,不如无令”
制度本身是不会运作的,必须要建立有力的制衡力量。如没有“紧箍咒”孙悟空就会大闹天宫。问题是谁来制约,让腐败分子领导的部门来制约腐败分子,这与贼喊捉贼,有异曲同工之妙。
没有任何人怀疑制度的重要性。规章制度是有分量的,有时很轻不过是一张白纸,几行铅字,但有时格外沉重,关系到一条生命的存亡、一个家庭的笑泪、一个地方的诚信。但现在出现的“潜规则”虽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制度,书上没有,也没有人会讲,但都私下认可。例如“走后门”“意思意思”“送多少礼买多大官”。。。。。。不明白这一点就要吃亏,等碰了钉子后,明白了才算懂事了、成熟了。现明文规定的制度己敌不过偷梁换柱的“二奶”了。
经验告诉我,因为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得罪了无数个人,到退休还被那些贪官打击报复、诬陷栽脏了6年,再收藏这些规章制度己毫无意义了,于是我拿起了电话请收废品的老头来,卖了三十五元四角,我的餐桌上又可添道美味了,终于可以与这些规章制度说拜拜了。这就是我给这些无用的规章制度找的归宿。看着整理好的书柜,心中有一股从未有的轻松。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