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立场--教育对话》第1期刊首语目录及下载

火烧 2008-01-26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下载《立场—教育对话》2008年第1期,涵盖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包括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教学实验等内容,推动教育领域多角度对话与创新。

下载《立场—教育对话》2008年第1期

《立场》网站:http://edupositions.wordpress.com  (海外)

http://positions.blog.edu.cn (中国)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刊首语

        教育不是陌生的话题。在众多的社会科学中,教育似乎是人们最熟悉的领域。谁或多或少没有一星半点的学校经验呢?然而,教育却又是人们不熟悉的领域。学科的壁垒,术语的累积,经院的封闭,不仅割断了象牙塔内的教育研究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联系,甚至使教育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通也所剩无几。《立场—教育对话》的创立,正是力图拆除学院的高墙,突破学科的藩篱,推动不同立场、不同传统、不同时空的对话和交流。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不意味着取消一切差异。毋宁,差异将成为不同立场和传统之间相互对照的镜子:以现实为镜反观理论,以教育为镜反观其他领域,以古观今,以此及彼,反之亦然。如此,差异不再是隔膜的缘由,而成为想象力的来源,成为创造和实践的动力。

        基于此,《立场》的稿件不计文体,唯求言之有物,激发思想和讨论。本期杂志收录了“板着脸说话”的经院式论文。刘煜的论文梳理了眼下炙手可热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概念,揭示出目前的“全面发展观”并不“全面”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此呼应,王丹的论文以历史为镜重新审视“知识”、“劳动”以及“全面发展”的关系,试图将“全面发展”的概念从个人主义的泥沼中解救出来,重筑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公正平等之间的桥梁。

        萧望野和卢安克的教学实验和思索,也许没有经院写作所要求的严谨和系统,但朴素的文字中却透露着作者对现今教育状况睿智的了解和执著的反抗。在事物与精神分离的今天,萧望野的汉字教学为我们恢复“理”与“物”的统一、心灵与行动的和谐开启了丰富而生动的想象空间。《立场》将继续刊登他们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也热切地邀请更多的教师朋友来稿,分享您的教学经验和思考。

        蒋任南的散文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教育体制中的学生和家长的体验:快乐、焦虑、打击、欣慰、希望、迷茫,五味杂陈。那些详细到年月日时分的记录,让我们研究教育的人感到汗颜。教育研究何时才能将视线从宏观叙述移至这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从中找寻教育革新的方向和道路?

        为开拓视野之故,《立场》也刊登教育之外的话题。本期收载《日本文学翻译和研究到底能做什么?》,为我们了解中日交流史上的经典传奇“鉴真东渡”提供了新的视角。

        《立场》就这样诞生了!欢慰之余,我们更多地感到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同道之士加入到《立场》的对话中来,携手创建一个平等、多元的交流空间。

《立场》编辑小组

2008年元月24日

i 刊首语

1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改革的思想与素质教育概念的形成

      ―兼论全面发展观的转变     刘 煜

15 建国初期的升学矛盾、劳动教育和国家职能     王 丹

26 汉字与精神发展      萧望野

32 教育随笔三则     卢安克

35 儿子圆了大学梦     蒋任南

41 日本文学翻译和研究到底能做什么?     孙军悦

55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专题征稿启事

57 本刊征稿启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