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大学生的生命设防

火烧 2007-07-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大学生跳楼事件展开,强调为大学生生命设防的必要性,探讨心理疏导、校园压力、自杀预防等关键问题,呼吁加强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支持。

为大学生的生命设防

柏文学

  7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一名大四学生从一栋教学楼上纵身跳下,当场身亡。在事发前一天,这位男生刚刚参加了论文答辩。死者家属赶到现场悲痛欲绝(7月18日东方网)。大学生跳楼,早已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百度一下“大学生跳楼”,跳出相关网页3万4千多篇,随意点开《象牙塔高,不是用来跳的》:2007年5月13日清华大学一女生跳楼,2007年5月14日 中国农业大学一男生跳楼,2007年5月16日 中国人民大学一女博士坠楼身亡,2007年5月17日 武汉大学女生跳楼,……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划上了休止符,曾经的无数憧憬成了悲怆的枯叶,昨天的美好寄托碎成幻无踪影的原子。死者已从不堪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独自解脱,生者将承受不堪的悲伤痛绝踯躅在生命之苦的边缘。死,还是活,成了一个问题。死,需要的是勇气;生,需要的是坚毅。死,需要的是决断;生,需要的是坚韧。死,可能是冲动;生,可能是坚守。

  生命需要设防。为大学生的生命设防,自助固然首要,他助也很重要。大学生早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独立意志,有自己的未来展望和人生追求,但是仍然处于心理逆反期,自我审视期,价值迷茫期,谋生焦虑期,意志脆弱期。家庭亲情交流是第一道防线,学校教育环境是第二道防线,社会意识导向是第三道防线,共同帮助探讨生命的意义,褒赞人生的价值,降解生存的压力,挖掘快乐的源泉。

  2005年4月22日自杀的北大女生邱君死前在BBS上的遗言: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回想20多年的生活,真正快乐的时刻,屈指可数,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比起任何一个还要忍受饥饿、干渴、瘟疫的同龄人,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但这是相对的。这样的遗言是否有一定的代表性呢?

  虽然悲剧的背景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基本上认为没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可能是相同的。真正快乐和幸福的时刻很少,或者很快被高昂的教育费用压迫下的极度贫困所掩埋,被苍白虚无如荒漠、不着实际如空洞的思想教育理论空谈所掩盖,被缺乏规范和保护、缺少公平和平等、混乱而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所预告的未知将来所剥蚀,被恶劣奢华萎靡空虚的社会风气、暴力血腥漠视生命的影视文化所侵吞,或许也被心理障碍、生理疾患、情感挫折、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所销蚀。

  生命需要设防,为大学生,也为我们每一个自己。当左边活下去的理由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那就敞开心扉,互相启发,互相提醒,互相设防。起码有一条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感恩以及由此而生的责任。责任比幸福更坚韧,感恩比快乐更温馨。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就狭窄得难以设防;如果同时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活着,为爱人活着,为孩子活着,为所有亲人活着,为证明自己的存在活着,为追求的价值和真理活着,为明天活着,生命的长城就会坚固一些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