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给……说说心里话

火烧 2009-12-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挑战,强调科学理论需通过政治路线转化,指出当前社会矛盾与政策执行间的关联,呼吁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给……说说心里话(原创首发)
[ 元中方 ] 于2009-12-25 00:34:29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96723250

有时总在思考,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为什么在实践上却总是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呢,原因是什么?
 
科学的理论是制定正确政治路线的基础,正如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认真分析当时中国现实后,提出武装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后,制定了建立根据地、实行土改、争取农民的正确路线,始终坚持,并在延安整风中教育干部,使正确的路线为党的主要领导干部所理解所运用,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理论,虽然目前只是摩天大楼建立了框架,但毕竟为我们中国的建设,甚至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成为自由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的人的――联合体。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建设,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四个建设或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当年建国初毛泽东同志著名的“四面八方”经济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丰富和完善。更进一步地讲: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实际上强调了一种理性发展,而不是纯市场经济的以满足人的私欲为目标的发展,这一观点的丰富和发展,完全可以提出一套新的发展理论,构建一整套不同于市场经济的新的经济体制,当然这有待于我们经济学家的努力。
 
如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一套科学的、适合当前现实的理论,为什么学习实践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现在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民间积怨越来越深呢(积怨以仇官的形式表现出来)?
 
原因是科学的理论在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时,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同时还必须有一个适合的转化形式,即科学理论必须通过党的政治路线来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带领全党确定了我们的总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路线实质上是党的八大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为了强调总路线的重要性,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这个总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当然这是伟人为了强调的夸张,如果我们教条主义地理解小平同志这句话,单纯地只强调经济建设,也许实践中就会犯很大的错误。
 
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经济建设在一定时期应当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但当经济建设达到一定水平,甚至单纯的经济建设已经偏离这个根本目的时,我们是否要考虑来调整党的中心任务呢?
 
由于偏面强调经济增长,我们环境、资源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人民群众从经济增长中得到的利益,已经完全被环境和资源破坏及消耗所带来的公共成本所抵消。由于偏面地强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各地方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忽视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各地方想办设法地谋取建设资金,大量的强制拆迁实质上是对群众的一种剥夺。由于我们单纯地以经济增长指标来考核干部,加上我们体制中先天的军事化因素和传统文化中的官僚主义基因,干部队伍已经部分地异化成一个特殊的利益集体,不能很好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点,我们有了科学的理论后,还必须要用正确的适应当前需要的政治路线来贯彻执行这个科学理论!那么,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实践,最大的成果就是必须要确立新世纪、新时期党的总路线。
确立这个新的总路线,前提是必须要发动全体党员,在党的媒体上公开地充分地讨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得与失,在这个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地方,而不是仅仅依靠少数人组成的写作班子,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征求意见形成总结。所以在召开党的十八大前,建议我们党应当完成两大战略性任务。
 
第一,建议我们党要动员全党,充分讨论,在胡总书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讲话的基础上,形成《改革开放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应当对一些历史、一些历史人物以及党的方向性的东西进行全面地总结。比如,全面地评价华国峰同志所开创的党内民主新风,比如全面地总结改革开放前十年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与曲折等等。同时要正确地评价党的十四大以来的成就和不足,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等等。
 
第二,建议我们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新时期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应当是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增进人民群众的基本福祉为党的根本任务,坚持四基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充分发育的世界强国而努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确实了新的总路线后,我们就要调整我们的干部政策。为着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考虑,我们就必须要全面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要把干部或公务员分成两类,一类为选任制,主要是地方领导班子成员,选任制干部必须要通过公推直选等方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选举产生。另一类是委任制干部,主要是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内设机构负责人,由选举产生的领导提名,党委考察,人大任命。同时在干部的工资体系设计上,要把职务工资和职级工资分离。职级工资按年限按贡献确定,逐年有所增长。职务工资按所在的工作岗位确定,在岗即享受,离岗即恢复到应享受的职级,不再享受职务工资。干部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干部制度改革成功了,其他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就会顺利很多。
 
在干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为着强力地反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特别容易滋生的官僚主义,我们就必须要改革监督体制。改革监督体制,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党的中央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平行,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把党的政法委和统战部及公检法等机构统一交由党的监察委员会管理,不与地方党委及地方政府发生联系,确保监督的独立性。二是党的新闻宣传职能要一分为二,属于宣传鼓动的职能,由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工作部门行使;属于舆论监督的职能,划给党的监察委员会来行使。为了突出监督职能,必须要制定切实保护记者、保护新闻自由的法律,不允许国家机关随意出台什么规定之类限制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
 
为着减少机构考虑,党的中央委员会可以与人大系统部分地合并,但不是完全地合并,要防止苏联改革时“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党放弃权力但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行使这个权力导致动荡――的经验教训。党的监察委员会可以和政协机构部分地合并。这样可以把党外监督有机地整合进来。
以上建议,只是一个热爱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普通党员的一些粗浅的思考,这些思考也是建立在对拉美及南非、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实践及经验教训的观察分析基础上的。因为只追求经济增长,没有完善的能够使人民群众充分表达意愿的政治体制,国家不可能实现长治久安。
我们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坚决反对全盘西化,我们坚决反对和平演变,我们高度警惕颜色革命。但我们要主动进取而不能被动防守。主动进取就必须要深化改革,构建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政治体制,实现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