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谁说仇和不腐败?

火烧 2009-12-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仇和是否腐败展开,重点分析昆明土地贱卖及腐败现象,涉及土地交易程序问题,引用多个案例及数据,揭示腐败疑云。

谁说仇和不腐败?

 法国政治学家孟德斯鸠曾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也曾断言∶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

故此,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中,进一步强化民主监督,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势在必行。

而昆明呈现之状况,已经是——“绝对的权力”

那么有没有腐败呢?


运用权力,向关系方低价出卖公共土地,这和数年前的土地腐败是不是如出一辙?

昆明————859亩土地贱卖之谜?
http://club3.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75&id=3141801

http://club3.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75&id=3141801

谜?
象武汉经适房“六连号”事件一样扑朔迷离?

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6/27/content_11611370.htm


1、2003年昆明市商业基准用地价格就为300多万元/亩,到了2008年商业用地价格反而缩水为93万元/亩?

2、只有1人参加的拍卖会,并没有竞争对手,以起拍价成交?

3、昆明的土地交易令人质疑是有根据的。在2007年胡星案件中,“为了让三弟胡彬能够得到某开发项目,胡星指使昆明市土地储备委员会原办公室副主任汤汉莹修改电脑程序,最终让其弟的公司在电脑随机抽标时中标。据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原局长翟建国交代,胡彬中标后进行房地产开发,该项目净利润14872.46万元。 ”就表明土地交易中迷雾重重。


让家人中标派人改程序 ——胡星一次受贿数千万创贪官单次受贿最高纪录

http://yfw.wuxi.gov.cn/ajjj/wdaj/396553.shtml

http://yfw.wuxi.gov.cn/ajjj/wdaj/396553.shtml

请看2003年昆明市商业基准用地价格,特别注意,这个是2003年的。如图: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3139471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3139471


以及媒体对这个土地交易的介绍

中豪置业8亿元拿地860亩  转自: 昆明日报

http://www.clzg.cn/kmpap/2008-09/23/content_1598034.htm

http://www.clzg.cn/kmpap/2008-09/23/content_1598034.htm


  本报讯 记者徐晓俊 刘婷婷报道  昨日下午,昆明土地交易史上面积最大的商业地块在昆明市土地交易中心进行招牌挂,最终,云南中豪置业以起拍价79967.538万元收入囊中。

昨日挂牌交易地块位于官渡区宏仁片区,由七宗地块“打包”组成,面积共859.866亩,用地性质全部为商业开发,交易起价总价79967.538万元,其面积开创了昆明商业用地挂牌交易之最。

  
此次出让的7宗地块全部毗邻昆洛路,但彼此之间并不相连,功能定位为商贸发展为核心。

  由此可见,此次出让的地块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这样的土地,不是贱卖,还是什么呢?

运用权力,用公共财政担保,采用信托金融工具向公众吸收巨额资金,从事政绩工程,是不是腐败?

中央一纸禁令————昆明市委政府违法担保苦果难咽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3148783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3148783

一份加标“特急”字样的财政部文件近日被下发到各地财政部门。

文件要求坚决制止正在发生的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严禁出现新的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

上述财政部下发的文件要求,对于已经使用财政资金提供担保并集资的,财政部严令地方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组织资金予以清退,依法保证干部群众等社会公众的集资款不受侵害。

除了牡丹江市和重庆渝北区之外,包括哈尔滨、昆明、长沙等地方政府都发售过类似由地方财政提供担保的信托理财产品。


这样就意味着,昆明市委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抓紧组织资金予以清退,依法保证干部群众等社会公众的集资款不受侵害。当初违法担保苦果,今天再苦也得咽下。

全文见
财政部叫停“政信合作”2009年11月30日 01:29经济导报

http://finance.ifeng.com/money/roll/20091130/1520361.shtml

http://news.cnfol.com/091128/101,1277,6874091,00.shtml

苦果是这样生出的


20亿信托————昆明财政局身陷违法担保旋涡

文章提交者:nmjjsgb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http://club2.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2479409


昆明市财政局担保 20亿元“新昆明信托”热卖  ——《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9月26日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伟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21cn/content/20080926/ArticelJ10003FM.htm
  
  “新昆明信托”之所以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与政府的信用保障密不可分——昆明市政府为该理财产品到期后的股本溢价回购提供了预算内的资金安排。正是昆明市财政局的一纸“回购股权”承

诺,让自己身陷违规担保的漩涡。

  20亿元的“新昆明信托”
  富滇银行的第一期与第二期的发行规模上限均为10亿元,认购起点为5万元,理财期限为两年,预期年化收益率比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稍高,达到7.47%。
  “准确地说,这是一个银信连接产品。”云南金融界一人士说道。
  待理财资金到位后,富滇银行会将资金委托给中融信托,后者再用该笔资金进行股权投资——投资对象为昆明市土地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昆明市土投公司”),而中融信托的信托收益

来自增持和到期向昆明市国资委转让昆明市土投公司股权。
  对于云南金融界来说,远在黑龙江的中融信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此番富滇银行选择与中融信托而非云南当地的云南国投合作一度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可能在规避一些东西。”一位接近云南省银监局的人士说道,虽然该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云南,资金流向也主要在云南,但因为从富滇银行与中融信托之间的委托关系来看,这是一个单一信

托产品,而单一信托产品即由中融信托向属地黑龙江银监局而非云南省银监局报备,因此云南省银监局对眼皮底下的“新昆明信托”也不甚了解。
  而黑龙江银监局非银处人士称,单一信托产品采取的是备案制而非审批制,中融信托只要到监管部门备案即可,但黑龙江银监局会发风险提示书,如果中融信托未按照风险提示书来执行的话,监管

部门会采取相应行动。
  但募集资金的股权投资对象——昆明市土投公司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其肩负的使命是: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化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要求,多渠道、全方位地为昆明市土地储备筹措

持续、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市场化运营昆明市土地资产。
  昆明市土投公司的成立应追溯到2004年10月14日,最初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是在昆明市土地开发总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为昆明市国资委的全资子公司。此后四年间,昆明市国资委两次增加其注册

资本金,于2008年4月21日达到2.5295亿元。
  在“新昆明信托”第一期10亿元资金募集到位后,中融信托于2008年8月7日动用该笔资金对昆明市土投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后者的国有独资身份就此终结。相关资料显示,昆明市土投公司的注册资

本达到12.5295亿元。中融信托持股比例为79.81%,取代昆明市国资委成为第一大股东,昆明市国资委持股比例则下降至20.19%。
  由于中融信托是以信托资金阶段性对昆明市土投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新昆明信托”第二期10亿元募集到位后,将对昆明市土投公司再次进行股权投资,可以推断,日后中融信托在昆明市土投公司

当中的持股比例还将得到提高。
  “股权投资”抑或变相贷款
  “新昆明信托”的资金用途很明确,第一期描述为“本理财产品对应的信托计划为股权投资项目”,第二期描述得更进一步,为“富滇银行将投资人认购本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委托中融信托进行

股权投资,投资对象为昆明市土投公司”。
  虽然昆明市土投公司的工商资料已显示了股权变更,证明中融信托进行的确实是“股权投资”,但某省银监局人士坦承,这笔20亿元的资金更像是一笔变相的贷款。
  “新昆明信托”的介绍显示,昆明市土投公司受昆明市政府委托,将对昆明市东风广场及白塔片区、官渡区宏仁片区和海埂路片区进行建设开发,中融信托已经注入的10亿元和即将注入的10亿元即

用于此,而上述项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投资预期回报丰厚”。
  而根据《土地开发收益估算表》,东风广场及白塔片区、官渡区宏仁片区和海埂路片区的土地开发总量为1927亩,土地总成本为42.95亿元,预计出让土地的总收入为61.13亿元,土地开发收益为

18.18亿元。
  持有昆明市土投公司的股权似乎能赚得盆满钵溢,但事实上,昆明市土投公司未来的收益已与中融信托关系不大,因为中融信托的股权投资的收益已经“白纸黑字”地确定下来。
  一份昆明市国资委、中融信托、昆明市土投公司签署的《股权回购协议书》显示,昆明市国资委支付的回购价款为中融信托支付给昆明市土投公司的实际到账信托资金总额的118.94%,支付的股权回

购价款包括股权溢价款以及股权回购款两部分。
  蹊跷的是,股权回购款并非由昆明市国资委直接支付给中融信托,届时,昆明市国资委将通过昆明市土投公司按以下方式支付给中融信托。
  股权溢价款方面,第一次支付的部分股权溢价款,金额为信托实际到账金额的3%,在信托资金到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支付至信托保管账户。而第二次、第三次支付的部分股权益价款,金额分别为

信托实际到账金额的8.47%、7.47%,应分别在信托资金到账之日起一年后的对应日、两年后的对应日的五个工作日前支付至信托保管账户。
  股权回购款方面,则为信托实际到账金额的100%,应在信托资金到账日两年后对应日的五个工作日前支付至信托保管账户。
  此外,中融信托与昆明市国资委另有特别约定,全体股东不以出资额度和股权比例行使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经营者等股东权利,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中融信托持股期间不参与公司的

经营管理、不参与分红。
  昆明市土投公司最新的《公司章程》显示,中融信托持股比例为79.81%,但昆明市土投公司的股东会议由股东代表人数行使表决权而非持股比例,其中,昆明市国资委委派股东代表五人,中融信托

委派股东代表一人。
  中融信托的佣金之谜
  暂且不论20亿元股权投资究竟是否为一种变相贷款,在整个运作当中,中融信托与富滇银行可谓是获利颇丰。
  “新昆明信托”的产品介绍中曾披露,中融信托与昆明市国资委签订《股权回购协议书》约定中融信托二年投资期满后,昆明市国资委按约定价格溢价回购中融信托持有的昆明市土投公司股权。双

方约定的溢价不低于:中融信托初始认购金额的117.54%。
  至于中融信托与富滇银行的收益,“新昆明信托”第二期产品曾有过描述:由于该信托计划以两年为期,上述股权形成的股权投资年回报率为8.77%(注:17.54%除以2)扣除信托报酬0.3%、信托资金

保管费及发行费1%后计算得出投资预期年化收益率7.47%。
  按此推算,在第二期“新昆明信托”当中,中融信托的佣金为600万,而富滇银行可以拿到2000万元。
  但正是“新昆明信托”第二期产品介绍当中提到的《股权回购协议书》却是另一番模样。
  2008年7月9日,昆明市国资委、中融信托、昆明市土投公司签订了《股权回购协议书》,其中显示,昆明市国资委支付的回购价款为中融信托支付给昆明市土投公司的实际到账信托资金总额的

118.94%。
  据一位接近云南银监局的人士介绍,上述股权形成的股权投资年回报率实际为9.47%(注:18.94%除以2),其中每年支付给中融信托的信托报酬为1%,支付给富滇银行的信托资金保管费及发行费1%,

扣除上述两项费用后,投资者拿到手的的预期年收益率为7.47%。
  而上述说法也可在“新昆明信托”第一期披露的“资金使用明细表”当中得到佐证:在中融信托将第一期募集而来的10亿元注入昆明市土投公司后,该笔资金当中有1000万元支付给了富滇银行,

2000万元支付给了中融信托。
  “第一期10亿元募资到位后,中融信托每年1%的信托报酬是两年一次性支付,即2000万元,而富滇银行每年1%的信托资金保管费及发行费是分两次支付,故只付了1000万元。”上述人士解释道。
  此外,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中融信托在“新昆明信托”第一期与第二期产品当中的信托报酬并不相同,第一期为每年1%,第二期为每年0.3%,下调原因是“相关方面嫌中融信托佣金过高”,而

在两期20亿元能顺利募集到位后,富滇银行的信托资金保管费及发行费为4000万元,中融信托的信托报酬则为2600万元。
  财政局的承诺
  “新昆明信托”一度被昆明市视为“引资创新之举”,云南媒体也颇多溢美之词。
  但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市财政局的承诺却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
  2008年8月27日,昆明市政府已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回购海埂路等片区开发项目单一资金信托股权的议案》提交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获得通过。
  本次会议上:昆明市政府决定采用信托投资模式筹集资金用于昆明市土地一级开发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海埂路、白塔及东风广场、宏仁等片区土地开发收入作为回购资金,如有缺口,不足部

分列入昆明市级财政年度预算予以安排。
  于是,新昆明信托两期20亿的理财产品介绍道,如果到期昆明市国资委未能按约定的溢价回购中融信托手中昆明市土投公司的股权,昆明市财政局将承诺对股权进行回购,即在昆明市国资委无法履

约的情况下,昆明财政局将用20多亿的真金白银来保障“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而2007年昆明的财政收入为340亿元左右。
  “昆明市财政局根本就没有担保资格。”某省银监会非银处人士说道,预算外的财政担保通常都没有多少效力,而预算都是一年一编,昆明市财政局承诺回购的时间点却是两年之后,即两年之后上

述承诺回购的资金安排究竟能否进到预算内充满不可预见性。
  而《担保法》第八条亦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其实早在2005年,《财政部关于规范地方财政担保行为的通知》(财金[2005年]7号),要求地方财政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禁止违规担保。
  在2006年4月25日之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签发了一项紧急文件,即《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银监发[2006]27号),严禁各级

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对《担保法》规定之外的贷款和其他债务,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变相担保,而各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也不得以向银行和项目单位提供担保和承诺函等形式作为项目贷款的信用支

持。
  而当本报记者赶赴昆明市财政局,提及“昆明市财政局的股权回购承诺是否与《担保法》相悖”时,昆明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人士表示自己无法判断。


而这个违法担保的旋涡背后,还涉及到一项大型的官员招商房地产投资项目

昆明市财政局身陷违规担保的漩涡。
http://sinotf.com/GB/Trust/1242/2008-9-26/82245B7CKF.htm


“新昆明信托”的介绍显示,昆明市土投公司受昆明市委市政府委托,将对官渡区宏仁片区,昆明市东风广场及白塔片区、海埂路片区进行建设开发,中融信托已经注入的10亿元和即将注入的10亿元即

用于此,而上述项目“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投资预期回报丰厚”。

而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项目,就处于宏仁片区。

“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项目正式开工!”9月28日,在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昆洛路和广福路交叉口宏仁片区,随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的宣布,预计总投资320亿的昆明螺蛳湾国际

商贸城正式开工建设

http://www.yunnan.com.cn/feature/content/2009-02/19/content_246543.htm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网站的信息显示,第一次挂牌的时间是2008年7月18日至7月28日,挂牌的土地是官渡宏仁片区等7宗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昆明市国土局向本报记者确认,这些就是用于螺蛳湾地区建

设义乌商贸城的土地。

昆明市国土局的挂牌开价为7.8亿元,总面积约为877亩,平均每亩地约90万元,要求7幅土地整体竞买。

最近,这7幅土地被第二次挂牌,总价上升至7.99亿元,挂牌时间是9月11日到22日。


http://www.21cbh.com/HTML/2008/9/4/HTML_PABBQ4ESD7E3.html

这样的话,意味着昆明市财政局担保 20亿元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昆明官员招商房地产投资项目服务的。

昆明官员招商造城 老螺蛳湾市场面临被迁拆命运

2009年06月23日 04:27第一财经日报

http://finance.ifeng.com/city/zstz/20090623/825893.shtml

运用权力,让银行向关系方贷款(内部信息,未公开),这和数年前的金融腐败是不是如出一辙?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11/116639.html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11/116639.html


http://km.focus.cn/msgview/220474/164975946.html

http://km.focus.cn/msgview/220474/164975946.html

还不到中午,云纺市场内又传出了更可怕的消息,好几百号人正在富滇银行螺蛳湾支行挤兑,还来了好多警察。流传是说富滇银行出现了大笔不良贷款,说是政府强制他们贷给XXXX国际商贸城的好几十个亿出现了风险,虽说是无风不起浪.......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jnsb/20090406/v13.shtml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jnsb/20090406/v13.shtml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jnsb/20090406/v13.shtml
“济南时报”4月6日的一篇报道几乎把我打入了地狱。宿迁原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宿迁国泰广场的老板、浙商毛氏父女,3月22日晚,以出国考察的名义,携巨款逃亡国外。其实,国泰项目还包括高层、小高层高档住宅,商业街等。而在商业街上,大部分商铺都空置着,并没有装修。记者到达现场发现,商业街内门庭冷落,除了保安和几个工作人员走动外,更多的是从全国各地赶到国泰广场登记处理债权的投资者。宿迁国泰广场这个政府招商引资号称“宿迁商业航母”的项目规划,除了大型商场、高档住宅、商铺外,还将建设一个28层的五星级酒店。这么大个项目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又一次应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