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书中认识的邓小平

火烧 2009-12-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阅读《邓选》内容,探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等思想,批判当前社会现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两极分化,体现邓公改革理念与现实的对比。

我不认识邓小平,所以我拼命学习《邓选》,极力希望在《邓选》中认识邓公。  

第一次将《邓选》第三卷翻到第64页,书中言: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出现两极分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读罢掩卷:邓公说的极是。就不知道哪个混蛋硬要砸碎“铁饭碗”,让大家捧上“泥饭碗”。更不知道,是谁居然让大家下岗,让大学生失业。您说,他们不劳动,按什么“分配”?不分配,怎么能富有?这样的不富有,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有什么关系?饭桶们让事实偏离了邓公的愿望。  

第二次将《邓选》第三卷翻到225页,书中言: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所以,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读罢掩卷:邓公说的极是。就是有人歪解邓公精神,树立了“小岗村”这样的榜样,用“包产到户”,刺激劳动热情。这样能实现机械化吗?能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达”吗?邓公是要树立“华西村”那样抵制“包产到户”,集体致富的模式的。饭桶们再一次让事实偏离了邓公的愿望。  

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  

读罢掩卷:邓公说的极是。可为什么一提“改革”必先“改制”,改成“私有制”呢?怎么能这样“旗帜鲜明”地“走资”呢?邓公说的利用“外资”指的是利用外国的“自然资源”,怎么让国外“资本”,特别是资本家的“资本”进来这么多呢?难道邓公的话大家真的都不懂?  

第四次将《邓选》第三卷翻到第364页,书中说到: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读罢掩卷:邓公说的极是。“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就是告诉你们,不能搞“两极分化”(自然形成的算不算“搞”?)。可是你们非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了“先后”,就不是“共同”;有了“允许”就是有“不允许”;有了“一部分人”这样,肯定会有“大部分人”那样。

第五次将《邓选》第三卷翻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文中说到: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读罢掩卷:邓公说的极是。可是大家就是对“贪污,贿赂”视而不见,你们还想不想让邓公在九泉下瞑目?

最后一次,是昨天,刺骨的寒风猛地吹开北方封闭的窗子,把案头上的《邓选》第三卷吹到第111页,看着111,心想“要要要”,要什么?连我都不知道了。突然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我不认识邓小平,我是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的时候认识他老人家的,书中认识的邓小平真的该爱戴了,谁说什么都“不好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