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雄主义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作用(37)
论英雄主义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作用(37)
听婵释禅
纲目提要:
一、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的分类架构;
二、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定义;
三、“英雄”的级别类型架构分类;
四、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五、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崇拜情结”;
六、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历史性作用和地位。
一、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的分类架构
为了给本论题打一下铺垫,先引述一下听婵释禅前面已经论述过的关于“文化”的部分理论内容。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的一个庞大的系统、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文化是分“级别类型”的,也即是分等级、主流与非主流、主要与次要、主体与依附体、共识与非共识等的不同“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或是思想潮流的。也正是这种千差万别、千奇百怪、千头万绪、浩如烟海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或是思想潮流的纵横交错,才展现了人类共同智慧结晶的累累硕果和“文化”的丰富多彩、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然而,在此人类智慧堆积如山的“文化思想理念”面前,还必须对这个“庞大的系统、非系统的思想理念的多元化体系”进行必要的分类、归纳和整理,理清整个“文化思想理念体系”的脉络、主次轻重和级别类型,分辨出哪些“文化思想理念体系”是代表社会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哪些是代表落后腐朽社会存在的;哪些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福祉的,哪些是代表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弄清楚各不同分支、不同级别等“文化思想理念体系”之间的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同时也相互制约的作用关系,等等。这就需要对“整个世界的文化思想理念体系进行重新的架构”。
在《论文化的“级别类型”架构理论(27)》一文中,听婵释禅将“文化”划分为“三大级别类型”,也即:一是把原始主义文化、封建主义文化、封建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社会共产主义文化和共产主义文化等做为“最高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他们虽然都是“同级别类型 ”的文化,但其却是具有“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发展的历史趋势和走向。 二是把世界各国或是民族等的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英雄主义文化、科技主义文化、自由主义文化、教条主义文化等“思想理念”文化体系做为“次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次级别类型”文化是为“最高级别类型”文化不断添砖加瓦、丰富完善等的文化体系,并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各自“次级别类型”的文化体系本身。“次级别类型”文化的特点:是不管在怎样的社会形态里,其做为一种文化思潮都是“或隐或现”地存在着,有时某个文化思潮还能上升到很显要的位置,但其始终处于“最高级别类型”文化的附属、补充和服务等的文化地位。 三是把全世界各门各派的各种学说、学技、杂谈等做为“第三级别类型”的多元化文化体系。“第三级别类型”文化是为“最高级别类型”和“次级别类型”文化不断添砖加瓦、丰富完善的系统或是非系统的文化体系,并也在不断丰富完善“各自门派自己的各种学说、学技、杂谈等”的文化思想理念体系。这就是对世界整个“文化”大厦的基本钢筋混凝土“大框架”的最基础性的宏观架构和梳理。
二、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定义
所谓“英雄”:就是在一个世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行业、企业和家庭等中能够成为引导其发展方向,在贯彻执行和提倡某种主流或是非主流文化思想理念过程中而形成的具有标杆、典型、模范和样板等供人们学习和模仿的具有楷模和榜样意义的人物和集体。 “英雄”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集体等来说,都具有做出“突显于大众”的特殊贡献和业绩。 所谓英雄主义或是叫英雄主义文化:就是由各层级“英雄”所演化演生的并具有“突显于普通大众特点”的关于“英雄”的文化思想理念体系。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和家庭等来说,尽管人们所处的立场观点会有很大的不同,所服务和忠诚的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行业、企业和家庭等的会有所不同,但其推崇和倡导所学习和模仿的“英雄”,则正是承载并代表着各层级组织所最需要倡导的“文化思想理念”的最重要的“活版”载体,更是各层级组织所要推广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项事业等文化思想理念的最有力的推手、帮手和旗手,尤其在相对落后的文化氛围里,这种“活版”的典型、样板、标杆、榜样和楷模等的英雄人物和有如某些具有先锋队性质的党派、群众团体等英雄集体等,更具有神奇的典型示范的供人们学习模仿的排头兵和领头羊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就必然要涌现出或是为“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服务的英雄,或是为“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服务的英雄,也或是为“封建主义的地主官僚阶级”服务的英雄;或是为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或是为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政治文明进步等做出贡献的英雄,也或是为文学艺术、文化繁荣昌盛等做出贡献的英雄;或是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在多数人眼里的英雄,或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在少数人眼里的英雄;或是行侠仗义、扶弱济贫的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的英雄,或是无恶不作、贪赃枉法的在剥削阶级眼里的英雄等的各式各样的总有或多或少的人们去学习、模仿、追随、粉丝、崇敬和崇拜的英雄。
“追星族”,就是当代的一种“英雄的级别类型”降低到“阶层、行业、企业”等层级的“英雄主义文化思潮”泛延化、平民化、多元化所形成的学习、模仿、追随、崇敬和崇拜“英雄”的粉丝群体。这种“追星”所展现的深层文化思想理念基础,正是对“金本位”的“扬名立腕、荣华富贵”的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理念的信仰、追随和崇拜。这种对于那些已经“扬名立腕、荣华富贵的“文艺明星、体育明星和成功资本家”等来说,是在“官本位”的封建主义主流文化里是不可想象的,并也是不可能具有如此轻易就获得荣华显达、暴富名就的机会的。封建社会里的他们即使再有成就,也终是依附“官本位”主流文化附属物的下九流。而只有在以“赚钱的能和赚钱的多少”论英雄论成败的“金本位”的资本主义主流文化里,才使这种“英雄主义文化”的外延相应地扩大了他们,并使其有了大批粉丝和崇拜者的他们也能与时代共舞地“英雄”一把的机会。 而当今的“崇官族或是叫崇公务员族”, 则是一种“官本位”的封建主义文化在“封建资本主义或是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延续和发扬条件下所形成的学习、模仿、追随、崇敬和崇拜“英雄”的粉丝群体。而由“追星族”和“崇官族”等所确立的特色文化基础,则正是“官本位”的封建主义文化和“金本位”的资本主义文化所混合杂交而成的两种文化并行共存的“封建资本主义或是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特色文化的缩影。这两种所谓的“英雄主义文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封建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理念的深入人心,并成为很多人学习、效仿、追求的人文基础,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并凝聚为当下某些国家的独特并凸显的文化现状。当然,这也是科学技术推动商品之生产手段、分配手段、交换手段、消费手段进步所形成的“过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休闲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所必然产生的“英雄主义文化”的外延扩充的具体表现形式。当人们看到,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里,无法记数的粉丝们等对歌星、影星、球星、笑星等无数的星光灿烂们的这些他们眼里的“英雄”顶礼膜拜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泛延化、平民化和多元化有多么的强烈和势不可挡。
三、“英雄”的级别类型架构分类
“英雄”根据影响大小、久远和普适性等因素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类型。按“级别类型”分类理论划分,可将“英雄”大致划分为:一是世界级别类型的英雄;二是国家级别类型的英雄;三是民族级别类型的英雄;四是阶级阶层级别类型的英雄;五是行业级别类型的英雄;六是企业级别类型的英雄;七是家庭级别类型的英雄等七个“大、中、小”英雄级别类型。如:世界级别类型的“英雄”毛泽东和华盛顿等具有全人类长期学习和模仿的普适性楷模和榜样意义;国家级别类型的“英雄”普京、奥巴马等具有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榜样意义;民族级别类型的“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具有各民族人民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榜样意义;阶级阶层级别类型的代表无产阶级的毛泽东和代表资产阶级的蒋介石等“英雄”,则具有各相关阶级阶层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榜样意义;行业级别类型的代表石油行业的王进喜等的劳动模范、代表文艺娱乐行业的赵本山等的明星、代表体育行业的荣国团等体育明星,代表道德领域的雷锋等等,则是具有一定范围内人们学习、模仿、崇拜和粉丝的楷模和榜样意义;企业和家庭级别类型的有如先进生产者、标兵、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和优秀家长等的级别很小的“英雄”,也是具有至少是本单位人员和一个家庭其它成员等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和榜样意义。
同时,按道义和道德等的意义还可将“英雄”划分为:一是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一体化的世界大同进程”等做出“突显于大众”的贡献和业绩的人物和集体;二是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平、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突显于大众”的贡献和业绩的人物和集体; 三是为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平等民主、自由人权”等做出“突显于大众”的贡献和业绩的人物和集体; 四是为本阶级、阶层、行业、企业、家庭和个人等的“名显荣达,富裕强势”等做出“突显于大众”的贡献和业绩的人物和集体等的四大基本类型。如:历朝历代的有如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等的在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的文明进步和带领世界迅速走出金融经济危机阴影,复苏世界经济”等方面做出“突显于其它各国政要”的贡献和业绩而成为历史和时代“大英雄”的人物和集体。历朝历代的有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毛泽东等开国领袖和元勋们为国家和民族“结束战乱、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等做出“突显于别国和本国其它时期”贡献和业绩而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大英雄”的人物和集体。历朝历代的有如包公,水浒众好汉,行侠仗义、扶弱济困的无数义士仁人,主持公道公义、仗义执言的为大众谋利益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的为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平等民主、自由人权”等做出“突显于大众”的贡献和业绩的“中英雄”的人物和集体。历朝历代的各行各业的为本阶级、阶层、行业、企业、家庭和个人等的“名显荣达,富裕强势、和谐稳定共存共处”等做出“突显于大众”的贡献和业绩的“小英雄”的人物和集体,等等都可以通过这种分类把其“英雄”的足迹和辉煌表现出来。
四、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一是“英雄”存在于古往今来的各种社会形态之中。“英雄”,从古至今存在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各种社会形态和各种社会形态中的不同国家、民族、阶级等之中,而由从古至今的各层级“英雄”所演化演生的关于“英雄”的文化思想理念体系,所形成了的“英雄主义或是叫英雄主义文化”,就成了取向、弘扬、宣传、倡导“最高级别类型”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主流文化的最重要的旗手、帮手和推手,并为当下时代所要倡导的“主流文化”起到添砖加瓦、丰富完善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做为“次级别类型”的英雄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着“自己思潮”的文化思想理念体系,调整着关于“英雄”概念的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而做为为各社会形态和各层级组织服务的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各门各派的各有所不同的文化思潮,则是汇集成“次级别类型”的英雄主义文化的“第三级别类型”的丰富多彩且支脉纵横交错的文化思想潮流。
二是英雄主义文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也是划分为“主流和非主流、主脉与支脉、主导与附属”等的不同“英雄主义文化”泉流的。首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倡导的地主资本家和腐败官僚等的这类“英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英雄主义”文化思想潮流,而社会主义里的“主流英雄主义”文化思潮,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就转变成“非主流、附属、支脉”的英雄主义文化思潮了。其次,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所倡导的人民公仆、劳动模范、人民厂长经理等的这类“英雄”,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英雄主义”文化思潮,而资本主义的“主流英雄主义”文化思潮,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就转变成“非主流、附属、支脉”的英雄主义文化思潮了。其三,是对于改朝换代的战争双方,虽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会有所不同,但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的诠释却是基本大致相同的。也即那些能令敌对一方在战争、战役、战场等中消耗大,甚至归于灭亡的表现突出并做出重要贡献和起到表率作用的“突显于普通官兵”的统帅和官兵等那就是“英雄”。其四,是在那些因缺乏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和自由人权的社会制度里,那些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能够行侠仗义、主持公道、为民做主、为民请命等的人物和集体那就是“英雄”,等等不胜枚举。
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所关注事业重心的转移而必然地要使“英雄”的旗帜由一些领域转移到另外的一些领域。在战争年代,杀敌立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事业重心。到了和平建设的“人本位”的社会主义时期,则是把“公平正义、平等民主”等做为“论英雄”标准的事业重心。而到了 “金本位”的资本主义时期,则就要把“赚钱的能力和财富的多少”等做为了“论英雄”标准的事业重心。比如:那些歌星、球星、笑星、影星等的星光灿烂们,其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粉丝、追随和崇拜者,其除了他们所具有的“突显于大众的独特技能”带来的吸引力,和“过剩的市场经济”为人类创造的休闲时代来临所营造的“论英雄”标准的事业重心的转移到这方面来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快速暴富”所带给人们的羡慕、景仰、崇拜和渗入灵魂深处的震撼所营造成的巨大榜样力量和凝聚效应。也正是由于那些“星们”这多种关于“论英雄”的因素和标准集于一身的巨大影响力和凝聚效应,才使其符合了众多人各自不同的关于“英雄”的追求、崇拜标准和心灵的共呜感受。
四是某个人物符合关于“英雄”的“标准和才能”越多越广泛,那么他的追随和崇拜的“粉丝”就会越多。比如:毛泽东、缠中说禅等伟大人物之所以“粉丝”多,就是因为他们符合关于“英雄”的“突显于大众”的标准和才能实在是太多了,对于那些信仰千差万别的人群来说,可以说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能从他们那里找到学习、模仿、信服、尊崇和膜拜的东西。不崇尚其政治经济才能的,他们可以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学技”文彩来征服你。不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学技”的,可以用建立有如社会财富共享的社会主义等来为你谋取福利和生活幸福,或是为你提供创造财富的有如炒股的手段、工具和技术技能等来征服你。不迷恋财富的,可以用学问、思辩、智慧、才德等来征服你。如果这些你都不崇敬也不迷恋,那就为你架设建构一个通向“理想世界”的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或是禅佛道等的人生信仰的航标灯,让你奋不顾身地起动人生航程投入使你为之奋斗一生,甚至是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业中去,或是进入神魂颠倒、如痴如醉的追索仙境。这就是关于能否成为众人景仰的“英雄”和粉丝多少的描述和道理。
五是“英雄主义”在不同的“和平或是战争”等的历史发展时期里,其所树立的典型、样板和标杆等的“取样”是大不相同的。这完全取绝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所要引导的主流文化的方向。“英雄”对于个体或是集体,即是荣誉和学习模仿的楷模和榜样,又是代表某个时代声音和国家、民族、阶级等的意志和发展走向的力量源泉、开路先锋和宣传队。任何一个历史发展时期、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阶级阶层等,没有不通过对“突显于大众”的“英雄”的树立、和歌颂的“现身说法”来提振士气和斗志,来弘扬英雄主义精神,来为其伟大事业的发展助威加油和增添无穷的力量源泉的。而把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文化”发挥到极至的毛泽东时代,就是最能有效地通过“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文化”的无穷力量源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并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典范。
“英雄主义”做为一种“次级别类型”的文化思潮,不仅是弘扬和宣传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科技主义、自由主义等“次级别类型”文化的榜样、典型、样板和标杆性文化的旗手和先锋队,而且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宣传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的“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的重要榜样、典型、样板和标杆性文化的旗手和先锋队。比如:在和平建设时期,在“金本位”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了宣扬私有制金钱万能的“金本位”拜物教的主流文化,其引导人们学习和模仿的典型、模范、榜样、楷模、标杆、样板等的“英雄”,就是各行各业发家致富的能人、技能高手、明星和巧取豪夺的地主资本家、腐败官僚等的富豪权贵。当你看到所有的书报刊影视剧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都有在歌颂、赞美这类不择手段而大富暴富的明星、资本家们这些“英雄”时,并诱导人们也学习模仿他们那样也以同样的或是靠劳动、技能、资本等,或是靠巧取豪夺和坑蒙拐骗等的方式去发财暴富也成为时代的“英雄”时,那你就会知道这个社会所倡导是什么?所盛行的主流文化是什么了。而在“人本位”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为了宣扬公平正义、平等民主的“人本位”的“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其引导人们学习的典型、模范、榜样、楷模、标杆、样板等“英雄”,就是各行各业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公仆官员、劳动模范、人民优秀的厂长、经理、村长等。而到了改朝换代的战争时期或是局部的战争时期,战争各方则是把那些为本国、本民族或是本阶级等的在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杀敌出色和为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等的领袖、将领、战士和支援战争的老百姓中的优秀者等树立并引导为人们学习的典型、模范、标杆和样板等“英雄”。
可以这样说,“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做为一个时代的报春鸟和鸭先知,为一个又一个时代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和符号”。有时即使人们忘记了某个时代的年号、历史等,但只要一提起由这些“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所打下的“印迹和符号”时,马上就会把那个时代的一切都能回忆起来。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再到成吉思汗和毛泽东;从岳飞、文天祥到林则徐再到新时代的王进喜、陈永贵、雷锋等等的大大小小的“英雄们”,都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和符号”。而实际上这“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本身就是一部最生动真实的史书、史诗和历史的生动画卷。
一个有着“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世界,就是一个人类不再寂静寥寞的世界;一个有着“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一个有着“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时代,就是一个人类“文明进步文化”可以得到有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时代;一个有着“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岁月,就是一个人们充满理想追求、斗志昂扬、创新创造能力旺盛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漫漫历史长河,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着“英雄”的风流万种、活力四射的新鲜血液和动力源泉,推动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大英雄推动大的社会文明进步;中英雄推动中等的社会文明进步;小英雄推动小的社会文明进步;没有英雄,社会的文明进步就停滞不前,人类就困惑迷惘;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奸雄,就会开动历史的倒车,摧毁人类的文明进步成果,推动社会走向倒退、野蛮、弱肉强食、动乱和战争。英雄领导人民可以创造历史,奸雄作乱也可以把历史拉向倒退。而这诸如此类的“理论与实证”的论述,正是在为人类叙述着一部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历史演变过程的故事。
五、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崇拜情结”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都有着无法割舍的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崇拜情结。也即每一个人都会在从年幼到青年,再到壮年和老年的不同成长时期里,心里总是会装着其心目中不断变化着的“英雄”和关于“英雄主义文化”的思想理念,并成为其人生乐此不疲的学习、模仿、崇敬和崇拜的榜样、楷模和关于“英雄主义文化”思想理念的“活版”载体。即使一个自私自利发展到把“自己”做为自己的英雄崇拜的虚无主义极至的人,其也同样摆脱不了这种“自我英雄崇拜”的宿命。这就是“英雄主义文化思想理念”需要具体的“英雄人物和英雄集体“等来承载的“人和思想理念”共存共处的关系。其实,就是自私自利的自我英雄崇拜,也是仍然离不了“利已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和自由主义文化”的绑架和必然地形成对此种文化的“英雄崇拜情结”的。也就是说,无论怎样一个“牛逼哄哄”的人,都无法摆脱其与生俱来的从生到死的这个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崇拜情结。
六、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历史性作用和地位
英雄的地位和意义就在于其能够起到为了取向、贯彻、实行各层级组织的意识形态意图的典型示范、模范表率、标杆样板的作用。“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因子“注入”到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次级别类型”文化中,会因为有“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的典型示范、模范表率、标杆样板的率先垂范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使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文化更加充满活力、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因子“注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中,更会因为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典型示范、模范表率、标杆样板的率先垂范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主流文化更加充满活力、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当然,如果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因子“注入”到自由主义、教条主义、左右倾机会主义等“次级别类型”的文化中,就会因为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典型示范、模范表率、标杆样板的率先垂范的“消极破坏”作用而使自由主义、教条主义、左右倾主义等文化的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阻滞力、消极力和破坏力更强。
“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可以孕育和滋生伟大的领袖;可以孕育和滋生伟大的思想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可以孕育和滋生英勇的战士和无敌的将军;可以孕育和滋生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模范家长等,然而也可以产生大奸大恶、无恶不作的恶棍,唯利是图和嗜血如命的地主资本家和贪赃枉法的官僚等的奸雄。这就是“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所能孕育和滋养的两条泾渭分明的关于“英雄和奸雄”的洪流。当一个社会遍地开花地插满了伟大的领袖、劳动模范、英勇的战士和无敌的将军等的“英雄主义”的旗帜,那这个社会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社会;而一个社会若是到处插满了唯利是图和嗜血如命的地主资本家和贪赃枉法官僚等的“奸雄主义”的旗帜,那这个社会就是少数人的社会。这就是“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所能起到的重要历史性作用和区别于其它级别类型文化的历史地位。
当然,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也不是万能的,其也仅是各层级组织在倡导某种“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或是某种某几种“次级别类型”文化等的最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宣传队罢了,而对某种“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或是某种某几种“次级别类型”文化的真正贯彻落实和稳固化,最根本的还是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和公共道德等来保护和固化这种文化思想理念,并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运行的常态和定势。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光有资本主义的“一部人先富起来”的树立先富典型的“自私自利的人人为自己”的英雄主义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和越富越光荣的公共道德等去保护和固化这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主流文化,并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运行的常态和定势。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贫富两极分化”的日益加剧,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创造条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光有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树立典型的“大公无私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英雄主义口号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和集体主义的公共道德等去保护和固化这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并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运行的常态和定势。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主义理想。
总之,“英雄和英雄主义文化”,无论是做为“最高级别类型”的主流文化等发展壮大、丰富完善的急先锋和宣传队,还是做为“次级别类型”文化等发展壮大、丰富完善的急先锋和宣传队,总是以其典型示范、模范表率,榜样标杆等的积极推动作用,在为其它各种文化形态的进步和完善起着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并且是其它文化形态无法替代的历史性重要作用。
2009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