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168)2009-10-23

火烧 2009-10-23 00:00:00 时代观察 1032
文章探讨官员禁找三陪规定,反映官场潜规则与腐败现象,强调治理难度及舆论监督不足,揭示官员行为与社会影响。

网络时政文摘(168)2009-10-23

官员不许找三陪 小姐门前车马喧
东莞另类规定 变相舆论专制
保八求量缺质 通胀杀埋身祸害深
中国今年第三季GDP增长8.9%但有泡沫隐忧
煤矿产权争执引起  百余暴徒血洗山西一村庄
中南海「足球情结」发改革信号
运动腐败失国格
周边隐患 不容忽视
白宫高官邓恩承认崇拜毛泽东!欧巴马幕僚是「毛派」?

官员不许找三陪 小姐门前车马喧
东方日报

党员干部禁找三陪小姐
【本报讯】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党员干部要抵得住诱惑,把好欲望关。他提出,必须要明确约束,党员领导干部不许涉足低俗场所,不许找「三陪」小姐陪酒陪唱,否则干部考核时就要在日常品行方面记上污点。


    内地官员追逐声色,早已是官场的潜规则,包二奶者比比皆是,入桑拿进夜总会者不计其数,要让他们修心养性,恐怕比登天还难。
 
   据内地传媒报道,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日前苦口婆心地劝诫官员,要把好欲望关,不许涉足低俗场所,不许找三陪小姐陪酒陪唱。他说,从最近发生的一些贪官丑闻中发现,一些官员腐化堕落是从到低俗场所找三陪小姐开始的。

    李源潮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问题,但不许官员找三陪,实行起来恐怕很难。现在官场交际,除了吃饭喝酒,就是桑拿唱歌,举国如此,没有例外。中国各大城市桑拿、夜总会门前停得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的官车,有的甚至是警车、军车。

    民间一首搞笑版的《新长征》诗歌,形象地刻画了内地官场的生态:「贪官不怕喝酒难,千杯万盏只等閒。五粮液里腾细浪,乌龟王八加鱼丸。桑拿洗得浑身暖,麻将打到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更有官员「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床哪里睡」;「天天进洞房,夜夜做新郎,到处都有小儿郎,乡乡都有丈母娘」。

    另有一首官员下基层顺口熘更精彩:「官员下乡怎麽办?先到工厂转一转,转过以后怎麽办?再到景点看一看,看过以后怎麽办?请到饭店干一干,干过以后怎麽办?可到桑拿涮一涮,涮过以后怎麽办?找个小姐按一按,按过以后怎麽办?他爱咋办就咋办。」

胡作非为 肆无忌惮

    世风如此,李源潮光靠苦口婆心地训诫根本难起作用,特别是舆论监督与老百姓监督跟不上,官员自然胡作非为,肆无忌惮。当年,为了制止官员大吃大喝,当局曾三令五申,要求公务接待必须四菜一汤,但全国又有几个官员令行禁止呢?还不是「公僕一顿饭,百姓几年粮」?如果连官员的口舌之欲都管不住,又遑论管住官员下半身的冲动?

    长期以来,内地官场将官员的声色之好,当作个人作风的小节,无关政治立场,处理起来手下留情。虽然当局口口声声要求官员禁止包二奶,但至今为止有多少官员是因为包二奶而被问责的?恐怕一个都没有。陈良宇、文强这些贪官入狱之后,宁可承认自己包二奶养情妇,也不愿意承认贪污受贿,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深知作风问题是失节小事,贪污受贿是犯罪。

    其实,真正要禁止官员找三陪,也很简单,只要发动老百姓监督便可以,当局只要发布命令,但凡官员找三陪,老百姓可踊跃举报,只要证据确凿,官员一律免职并登报示众,而举报者可获得被免职官员半年薪水为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且可以为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和农民工找到一个谋生之路。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当局却不敢用。

太阳报:东莞另类规定 变相舆论专制

东莞这座城市无奇不有,近日居然下发文件,以关心支持媒体之名,行舆论专制之实,想方设法限制舆论监督。这样一座城市,居然还是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岂不是咄咄怪事?

据内地传媒报道,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日前指定市委宣传部,起草《东莞市关于进一步关心支持媒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意见》。文件先是冠冕堂皇宣称,东莞各镇街、各部门不得阻挠记者採访,造成恶劣影响的将「坚决追究责任」。

但随后话锋一转,称东莞市委宣传部将给媒体记者发放专用採访证,「每年审核,年初换新」,并恐吓称,对重大会议、活动报道严重失实的记者,可能被收回专用採访证;而在突发事件现场不遵守採访秩序、擅闯警戒线的记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更离谱的是,文件还规定,对于一些重要的会议及活动,主办方享有「刊播前审稿权」,也就是说,在东莞採访的媒体,在写好稿件之后,刊发之前,应主动自觉地将稿件向东莞当局送审。如此一来,新闻自由从何谈起?所谓的舆论监督,岂不变成千篇一律的东莞颂歌?

东莞这份「关心支持媒体」的文件,实际上与国家规定明显牴触。国务院新闻办早就规定,在国新办登记注册的境外传媒,只要徵得当事人同意,便可自由採访,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阻拦。
藏污纳垢 诲淫诲盗

但东莞却自行发明专用採访证,对传媒採访设置障碍,而且还要「每年审核」,此举相当于变相审查,这岂不是挑战国务院新闻办的规定?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还誓言要充分保障境外传媒在中国的採访权,没料到话音未落,东莞当局便公然对抗,如此以下犯上,眼中到底还有没有中央的权威?

东莞之所以害怕舆论监督,对传媒採访布下重重阻碍,主要是因为东莞在城市发展中问题丛生。较早之前,就有传媒揭发东莞奴工与血汗工厂现象,令人髮指;而遍布东莞的桑拿、夜总会、髮廊,许多都是藏污纳垢,诲淫诲盗,使东莞赢得了「全球性都」的恶名。而在此当中,官商勾结、官恶勾结的内幕更是层出不穷。可以说,只要传媒在东莞转一圈,就能挖出数不清的勐料,有做不完的新闻。

倘若这些新闻曝光,东莞必然臭名远扬,当地官员们将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被中央问责,乌纱不保。所以,东莞当局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限制传媒採访,即使採访也要顺他们的意思,在他们的「护送」下,歌颂东莞当局的伟大、光明、正确,否则就可能被「追究其法律责任」。

学者批东莞控制传媒

【东方日报讯】东莞市政府声言要支持记者的採访工作,改善舆论环境,但日前就此发出的徵求意见文本,竟列出会议或活动主办方有「刊播前审稿权」,而涉及「失实报道」的记者更会没收採访证。有内地学者批评,事先审稿有违新闻自由原则,东莞的做法根本是传统控制传媒的手段,「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也应该改革了。」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亲自指定市委宣传部起草的《东莞市进一步关心支持媒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意见》文件,指出各镇街、各部门不得阻挠採访,但先决条件是记者必须向东莞市宣传部申请「专用採访证」,证件有效期仅一年,更换必须重新审核。
涉「失实报道」没收採访证

更不可思议的是,文件竟赋予活动主办方有「刊播前审稿权」,而且「报道严重失实」的记者,可被收回专用採访证;擅闯警戒线的,更可被追究法律责任。

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批评,事先审稿根本是传统的控制媒体手段,有悖当前形势要求的讯息公开和民主法制化进程。他并指,是否失实报道,不应是管理部来决定,而应由司法部门来判断。有内地网民指东莞是「以保护记者之名,行限制记者之实。」
东莞是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点,但如果全国都学东莞的发展模式,将城市繁华建立在童工的断臂残肢和小姐的卖笑皮肉之上,中国还有希望吗?社会还会和谐吗?

东方日报:保八求量缺质 通胀杀埋身祸害深

国家统计局公布国民经济数据,带出两大讯息:一是经济重踏高增长,保八无问题;二是物价回升,通胀预期堪关注。两大讯息牵动两根神经,一方面以经济增长告慰民心,安定全局,另一方面力压通胀勐虎出柙,保障民生。正因如此,官员一扬一抑、避重就轻的态度相当明显。对于官员主观态度,可以引用人行行长周小川的说法,「不见得央行的看法就比社会公众和经济学家的更正确」,需要注重沟通。数据不见得就接近真实地反映经济现实,不能无视社会的反馈。

经济保八无问题,早在意料之内。因为中央救市掷下大笔资金,加上调动的地方及民间资金,专家估计达二十万亿上下,这麽庞大的投入,经济又岂能波澜不兴?保八毋须质疑,但保八的质量及保八的后继问题,社会民众就有疑问。数据所解读的,经济增长内涵是投资向由内需带动转移,事实未必果真如此。日前发改委三令五申严打产能过剩,不由令人质疑,一方面有多少过剩产能的投入已被计入GDP;另一方面经济回复高增长后,是否有二次去库存化的风险。

事实上,发生在危机期间的去库存化,可以说是未有完成,这从国家补贴谷销家电及汽车,以及钢材的库存大大多于需求,都反映出去库存化有半途而废的现象。值此之际,新一浪的经济增长掩来,二次去库存化怎会是杞人之忧?如果高增长是促使经济在去库存化中兜圈子循环,保八的质量及效益又在哪里?

保八效益不彰的另一面,是创造就业的效果不明显,以及增加民众收入的效果很有限。高增长的效益,大部分为国家及企业吞掉,只会强化社会财富分化,成为转向内需型经济模式的阻力。海啸前历年的高增长造就了愈趋严重的贫富悬殊,并埋下倚赖出口型经济的祸根,情况并未得到纠正。倘若高增长再强化原有的社会财富分化,则高增长不过是另一次危机的隐患。

更坏的后果是,快速回复较高增长速度恐怕未见利先见害,即是加速把通胀由预期变为现实。在官方数据里人们读不到通胀,不过是闻到通胀的气息,这同现实就有距离。近期民间反映肉蛋价格连续数周上涨,官方说这是恢复性上涨,「文字游戏」并未能抹去涨价的现实,公共服务范畴的出租车涨价、水电费涨价也先后启动了。人行五月份的一项调查已显示,超过四成居民认为物价很高,难以接受,该比例已接近○八年雪灾前后物价处峰期时水平。九月的物价比五月高了一个百分点,无异于持续升温。其中民生疾苦,向来是数据读不到的。

官方难掩饰的就是房地产及黄金涨价中热销,愈贵愈追货,反映民间对通胀的预期已经到了炽热地步,不是官方数据或者轻描澹写的解读能消弭的。其实,官方郑重其事提出管好通胀预期,适可证明官方已做应付通胀的预桉。许多专家预料内地明年中将需要加息,一旦管不好通胀预期,採取措施的时序可能更早。一旦到数据都显示通胀升温时,恐怕来势已相当凶勐,延续时间会很长。届时出现的另一担忧,就是政策的两难:加息遏通胀,又恐防招惹热钱涌入。换言之,只怕是有招也无力,出招亦无功。

中国今年第三季GDP增长8.9%但有泡沫隐忧

 http://www.rfi.fr/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表示“相信中国能够实现“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

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达到217817亿元,其中,第一季度增长率为6.1%,第二季度增长7.9%,第三季度增长8.9%。以产业分类看,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7.5%;第三产业增长8.8%。

中国多名高级官员此前都曾经表示中国会继续实行宽松的信贷政策,但中国第六大银行《中国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在今天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国亟需收紧银根,避免新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因为中国股市和房地产的泡沫化,已经使部分金融业者忧虑。秦晓说:“中国需要紧急从一个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至一个中性的立场。”

本台在香港特约记者郑汉良报道:中国的经济复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经济刺激计画,据部分外国经济学家的估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当中的15至17%,是中国政府牵头的银行借贷所带动,中国政府利用其对国内银行的支配权力,鼓励银行大幅增加贷款,今年头9个月的借贷已比去年同期增加149%,达到1260亿美元,当中大多数的借贷用作基建投资,而今年的货币供应,同比增加29.3%。
美国摩根士丹利亚洲区总裁、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分析认为,中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效果消退后,外需很难承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面临再度减速的可能。在美国权威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中国研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罗奇表示,中国的刺激措施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了今年的百分之八增长目标。但在更深层次,困扰中国经济的失衡问题不但没有因为刺激计划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加重。

中国国务院本月21日已暗示将重新考虑收紧货币政策。对此,香港著名财经评论员黎伟成对本台表示,就算中国收紧货币政策,例如加息或收紧银行信贷等措施,最快也会等到明年年初,因为中国政府需要向市场发出一个平稳而有秩序的讯息,防止市场出现急速收缩的情况。

煤矿产权争执引起  百余暴徒血洗山西一村庄

早报导读

  (北京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白家峁日前发生相信是由煤矿产权争执引起的流血事件,村民遭到百余名暴徒砍杀,酿成4死14伤的惨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起惨剧发生在10月12日。当天,三辆奥迪、宝马高级小轿车在前,十多辆小轿车、两辆大巴士在后,载满了100多名手持棍棒、砍刀、铁镐、铁锹、钢管的暴徒,冲进白家峁村,对手无寸铁的村民劈头盖脸一顿乱打,男女老幼都不放过,村里顿时血肉横飞,村民四散奔逃。

  接着,暴徒拦下一辆路过现场的拉煤卡车冲向村民,把受伤的村民郝兔照压得不成人形。过后,暴徒又从煤矿所在的谷地里出来,把村民搭建的帐篷浇上汽油烧掉,还拖出村民的摩托车和汽车乱砸,然后扬长而去。

  报道称,直到前天,死亡村民的棺材还停放在烧得只剩几块破布的简易帐篷里。

  据悉,这起事件的原因或与煤矿产权等问题有关。山西是产煤大省,一些地方村民和矿场有产权纠纷,近年来矛盾加剧,但无人过问


中南海「足球情结」发改革信号

【明报专讯】沉闷已久的中国足坛近期有所兴奋。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表示:「中国足球要继续发扬『志行风格』」,言指提高球技、遵守道德;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德国提出:「一定要下决心把中国足球搞上去」;而国务委员刘延东则更是把足球摆到了国家软实力的高度。

高层表态 举国抓体育改革

继多年前邓小平强调「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之后,中南海高层再次表现出浓厚的「足球情结」,透露对大国弱势项目的不甘心、不懈怠。此番高层接连表态引起舆论热议,也被业界解读为中国足球乃至体育之「举国体制」改革的重要信号。

虽然中国在去年京奥证实了自己作为「体育强国」的资格,但是以行政主导的竞技体育也已暴露出种种弊端。《北京青年报》指出,中国足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冠军奖杯和好名次与各地官员的政绩和商人的暴利紧密挂鹇以后,种种暗渡陈仓的招数开始盛行,如收买对手、贿赂裁判、交换积分,等等。

地方只认金牌 体坛多乱象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正在举行的全运会某种程度上成了体育部门工作成果和利益的展示与分配,出现争执、退赛、金牌内定等种种乱象并不难理解。

最近出版新书谈「体坛风云」的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直言:「现在有些地方,只认金牌,说20枚银牌抵不上1枚金牌;有的地方,因没有完成金牌指标,分管领导因此下课。」

在高层厚望之下,行政部门是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办法再造一枚足球金牌,还是退出市场、加强监管?这将是官方在后奥运时代需要做出的重要选择。

足球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

这种选择并非简单的非A即B,足坛名嘴黄健翔认为,绝不可用那些金牌项目的经验和模式去套用足球,不要因为朝鲜队出线(世界盃)而效彷他们。

另一位名嘴李承鹏甚至在博客中提出,必须让职业足球管理机构脱离体育总局的控制,脱离控制并非指脱离监督,而是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不能再像过往数十年那样,对于联赛的赛制、赞助额度、投票权力、职业运营商的官员委派等指手划脚了。

中国足球发展与当前社会治理密切相关,一个诚实公正、循循有治的社会,竞技体育的整体面貌一般来说不会太糟糕。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社会的道德和秩序更应该像习近平所说的那样,「下决心搞起来」,因为,这才是最基本的国家软实力。(锺鸣九)

笑骂由我:运动腐败失国格

本报昨日报道全运会的腐败现象,柔道比赛运动员因为「黑哨」而拒绝离场,最后要劳动医护人员抬离现场──运动员难看,主办当局更难看。

腐败入侵到体育运动,是社会性腐败的必然结果,基于巨大的利益争夺。奖牌多政绩火,官员升官有望,为鼓励出好成绩,各级政府都有高额奖金,运动员、教练、运动队干部、高层官员等等一大串利益链,因此贿赂裁判、收钱「让赛」,一切都在暗室谈妥,只瞒了民众。

外面看来,场上跑前跑后卖力气,实际是花拳绣腿假功夫,大家来而不往非礼也。比赛结果既已内定,双方合力把那场戏做得好看一点便罢,「表演」时间一过,各自鬆一口气,回去数钱可也。

有钱能使鬼推磨,真千古不易之理。这些运动员、名教练都是国家级名人,站出来说话一个个义正词严,形象高大,上了场却看钱分上违背良知。他们不是为五斗米折腰,而是要分得更多一点,日子过得更奢华一点。

上海足球队主教练范志毅,本身是前足球名将,赛后为「让赛」解画,说是「我们也要考虑自身利益」,真是肺腑之言。有这麽「伟大」的理由,还有甚麽事做不出来!

最近前女排教练袁伟民写了一本书,名为《袁伟民与体坛风云》,爆了不少体坛黑幕。袁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官高位显;袁伟民如是说,不由你不信。  (黎民观)


周边隐患 不容忽视

出席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和越南总理阮晋勇会面时表示,双方愿密切合作,妥善处理南海问题。虽然这只是双方总理的口头表述,却依然值得人们重视,因为不管未来还有多少潜在矛盾,中越两国若能在南海问题上摸索出一套具有建设性的机制,则不但对于中越关係本身,对于未来中国处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类似矛盾,也将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温家宝表示,越南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越全面战略伙伴关係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中国愿与越南保持高层交往,妥善处理边界领土和南海问题。阮晋勇则表示,越方希望同中方保持高层往来,扩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加强在「两廊一圈」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越方愿从两国关係大局出发,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南海等问题。

南海问题 冲突之一

近年中国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冲突日趋激烈,甚至有演变成一场大规模冲突的趋势。这一趋势再夹杂东南亚一些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整体矛盾,对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某种夹击之势。这一趋势若继续加剧,对中国周边环境将有相当不利的影响。虽然以整体实力而言,中国应付与某一个国家的南海争端问题不大,但若同时与几个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交恶,则还是须付出一定代价。更重要的是,南海问题只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一个次要问题。

对中国而言,未来十年,在对外关係方面须重点把握好三组关係,即中美关係、中日关係和两岸关係。这三组关係若处理好了,则对中国持续崛起具有推动作用;反之,则可能形成某种程度的阻力。

而跨越上述三组关係,中国在其他层面也面临一些重要的外交关係挑战,其中就包括南海冲突。除南海问题外,中国与印度错综複杂的关係、中国与俄罗斯从共同需求逐渐走向共同崛起的格局,也是中国必须保持高度警觉的一些因素。

中印纠纷 危机重重

中印两国的历史纽带和恩怨极其错综複杂,对印度来说,中国始终是一个巨大的他者,亦即一个巨大的参照和追赶对象。再加上两国複杂的边界纠纷以及两国共同崛起的背景,未来是否会演变成新的危机灶点,值得人们关注。

中俄两国在冷战结束后,由于共同的处境而导致共同的需求。但这一共同需求的阶段,由于两国的共同崛起而被逐渐跨越。虽然两国迄今的关係依然紧密,但政热经冷、上热下冷等奇特现象,已折射了中俄关係未来的潜在危机。

在这些背景之下看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能否在这些矛盾和冲突上找到理性处理的办法,也许会有一些更具战略眼光的思维。
(太阳报 邱震海)

白宫高官邓恩承认崇拜毛泽东!欧巴马幕僚是「毛派」?

http://www.nownews.com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被称为美国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 )「四大顾问」之一的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邓恩(Anita Dunn),公开承认非常崇拜中国已故的领导人毛泽东,因此捲入一场唇枪舌战。右派媒体炮轰邓恩,甚至有右派网站形容她是白宫的「毛派」。

根据星岛日报报导,邓恩今年五月向一群美国中学生发表演讲时,提到自己喜欢的政治哲学家有两位,一位是德蕾莎修女,毛泽东是另外一位。福斯电视台上周播放这段演讲的录影画面,邓恩向学生说,毛泽东是坚持用自己风格改变世界的人,他是当中的代表人物。

这段演讲播出后,邓恩立即受到右派批评。福斯新闻电视台(Fox News)节目主持人贝克(Glenn Beck)说,「有马克斯革命主义者,把自己奉献给破坏我们国家的主义。」Right Side News网站形容她是白宫的「毛派」。

邓恩回应说,她除了提及毛泽东,也提到过德蕾莎修女,但大家只是执着毛泽东这点来批评她。她说,她提出毛泽东作为例子,是为了展示挑战传统智慧的重要性。

邓恩是欧巴马的「四大顾问」之一,丈夫还是欧巴马的私人律师,《新闻周刊》去年指两人是华府的新「权势夫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