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合”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
“正反合”到底是不是马克思主义?
刚刚回复网友【qilingpo】的"正反合"能不能理解为"矛与盾"的问题,又看到网友马门列夫的“‘正反合’不是马克思主义”文章。由于左翼力量内部,其实也是认识不同的鱼虾混杂现象,而如果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成熟,大家也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对网友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一个积极的思想批评还是有必要的。
下面是我对马门列夫网友说法的看法。(蓝字部分是马门列夫的原话;红字部分是我的批注)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的内核,而抛弃了其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把头朝下倒立着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过来,变成了植根于坚实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是以世界是物质本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出发点,才把黑格尔头朝下倒立着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颠倒过来。这一点马门列夫网友认识不到位,所以是他错误思想认识的开始。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于,从绝对精神出发,通过正反合的演绎来解释世界及其运动,世界及其运动不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绝对精神的流动,辩证法不是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反映,而是绝对精神的神秘逻辑的外现。——来了。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于,从以精神为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通过正反合的演绎来解释世界及其运动。那么,请特别注意,这里存在的问题即应该否定的,是黑格尔的以精神为世界本原的世界观出发点,而不是“通过正反合的演绎来解释世界及其运动”,反之,这个“通过正反合的演绎来解释世界及其运动”,才是被马克思继承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的内核”。
但作为辩证法的形式,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致的,这就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绝对精神和“正反合”正是马克思所抛弃的东西,绝对精神是唯心主义,“正反合”的“合”正是“绝对精神”,因此,马克思在运用辩证法时从来不讲“正反合”,精通黑格尔辩证法的列宁,毛泽东也不讲“正反合”,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们“英雄所见略同”。——正是因为马克思继承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的内核,所以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在形式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这里,马克思没有抛弃什么东西,只是选择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和世界观,从而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分道扬镳的。与此同时,“正反合”的“合”,绝对不是什么“绝对精神”,而是“正反合”辩证法中的一个阶段,一个层次或者一个部分。至于马克思在运用辩证法时从来不讲“正反合”,精通黑格尔辩证法的列宁,毛泽东也不讲“正反合”,其实是两个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一、所谓“正反合”,内核就是人们熟知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法的同义反复,其中区别的,只是两者哲学逻辑基础及其表述的思想文化不同。如,“正反合”辩证法的哲学逻辑基础是矛盾统一,是中国哲学的思想文化表述方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的哲学逻辑基础是矛盾对立,是西方哲学的思想文化表述方式。所以,是两个哲学逻辑基础及其表述的思想文化的不同,才引起对同一事物有着两个不同的说法的现象。就好像西方人的“矛盾”与我们中国人的“阴阳”的概念的区别一样。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当时不讲“正反合”,是当时的革命形势的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当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政治矛盾对立,如果要使用“正反合”,那么谁为“正”?显然矛盾对抗下谁也“正”不了的。而现在不同了。曾经,中共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之后,就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为“正”,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反”。于是,历史上是通过革命,达到了新中国建立的“合”了。现在,尽管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既然现在大家都公开承认共产党领导、人们民主、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那么,新中国前30年就只能是为“正”,后30年出现的资改派就只能是为“反”,以后呢,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又必然是政通人和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合”了。我想,这个“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
黑格尔阐述正反合的著名例子是: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这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大家睁开眼睛认真看看,黑格尔这个“正反合”的阐述错了吗?
用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规律去解释,麦粒的变化就不是精神的演义,而表现为客观的运动和转化。麦粒的存在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存在(正),对立的斗争就是否定自己突破旧的统一(麦粒)的因素,向自己的反面转化,就长成了麦苗(第一次否定,反),麦苗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量变过程,又是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否定之否定,和,发生质变的飞跃)。新麦粒不是麦苗(发生了质变),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否定之否定,既表现为一种回归,又与原来不同——一粒变成多粒,也许既有遗传还有了一定的变异)。它不是什么种子和禾苗综合的产物(起码这种表述不确切),它只是事物连续的辩证法的转化。——先给扣上什么绝对精神的帽子,然后拿出来批评,这样瞎折腾,累不累?
黑格尔这个不确切的“合”,给了中庸哲学和中间道路一种托词,把黑格尔的“合”解释为综合,取中,调和,实际上是根本违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合”字,是最关键的逻辑基础和必须要达到的一个最高境界。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永远是向对立面的转化,“合”就是“反”的对立面,就是“正”的更高形式的“回归”。白天转化为黑夜,黑夜转化为白天,第二个白天就是黑夜的“反面”,又不是第一个白天,“正反合”就是“正反正反。。。”的无限循环,而每一次循环都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瞎掰!
马克思主义不承认中间道路,黑格尔的辩证法也不承认中间道路,企图用黑格尔的“正反合”为中间道路,为中庸哲学辩解,显然是徒劳的,也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浅薄的理解。——这样的思维逻辑,在革命实践中必然是不懂得搞统一战线;胜利之后在国家建设实践中,又必然是不懂得自己如何成为正统。
马克思为什么不采用黑格尔的“正反合”的表述方法,其良苦用心就是要和中间道路划清界线。——在把马克思主义修正了。
修正主义用歪曲和抽空马克思主义冒充马克思主义,中间道路用带有绝对精神印记的“正反合”来冒充辩证法。列宁说,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不存在中间道路,教授哲学所主张的“中间道路”必然要滑向唯心主义去。现在“正反合”和修正主义搞“统一战线”与“中间道路”和唯心主义搞统一战线是一样的。——自己犯了修正主义,却指着别人在犯修正主义;人哪人,什么时候能够修养达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彼岸!
概而言之,在我看来,我们中国人的“正反合”,在黑格尔、马克思那里,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性的同一辩证法的不同表述。之所以这样,因为两者哲学思想文化的逻辑不一样;我们中国哲学是矛盾统一的逻辑基础,而西方哲学是矛盾对立的逻辑基础。所以,这里的一个问题首先是,这个“正反合”的辩证法,根本不存什么马克思主义不马克思主义问题。大家最好不随便意淫什么。接着,在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国家主要任务已经从革命历史阶段转入建设历史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所以,从客观实际和时代国家建设的任务要求出发,现在也可以这么说:原来的黑格尔、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已经不合时宜了,而中国哲学的“正反合”的辩证法,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上,不但已经更加合适,而且还是个最关键的逻辑基础和必须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于是,对于新中国的这60年,尽管一路是在左左右右的倾向中摇摆着前进,但前30 年,应该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正”,后30年在资改派的操纵下,应该是对我们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事业否定的“反”。至于今天是不是“合”的大势已经形成,我不知道。我只看到现在仍然是有人要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志改造中国,有人要按照劳动阶级的意志改造中国。这个矛盾还没有解决,以后谁胜谁负还是个问题。我是相信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事业最后是一定胜利的。所以,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正、以资改派为“反”,以将来最终在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建设的一个政通人和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为“合”,这将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正反合”历史辩证法的全部内容;所以,此时此刻,但愿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来做我们中国人民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将来的一个“合”字的促进派!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