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电视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集(连载)

火烧 2009-10-1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电视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三集讲述金柱与奶奶在县城寻找亲人,途中遇到各种困难与情感波折,展现亲情与现实的冲突,情节感人,引人入胜。

尊敬的网友们:能坚持把这个电视剧的连载看下去的网友们不但都有正义感,而且还都有着杰出的文学才能(不是奉承啊!凡是看完这个外电视剧本的朋友都是很有文学水平的。)我非常感谢你们的捧场。真诚地谢谢你们了!最精彩最感人的篇章从第八章开始。那一集才开始了奶奶真正的血与泪、爱与恨、苦辣酸甜和悲喜交加,其中的大部分故事情节我都用泪水写成的。再一次谢谢大家了!             

第三集    县城寻工    知真相金柱发火

                         素云贤惠    好亲戚热情挽留

                                    一

县城的街道上。

满头大汗的金柱背着包袱和奶奶一起往前走着。

奶奶的脸色显得十分着急,她一边东张西望一边迟疑地说:“好象就是这条街呀!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金柱:“大娘,你不要着急,你再慢慢想想,他们住的地方还有什么特征?”

奶奶:“光记得他们家的附近有个小水塘,门前好象有一棵大柳树。”

金柱:“你记的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用了,那个水塘好多年前就被填平盖上房子了。那棵柳树也早就没有了”

奶奶一听,更加着急起来:“是吗?我说怎么找不到了呢!”

金柱:“已经这么多年,他们肯定早就搬了新家了。你再想想,他们两个人都是在什么单位上班的?”

奶奶:“这个我也早就忘了,光知道他们两口子都是在什么局上班的。咳呀!看把你给热的,咱们找个凉荫歇一会儿吧。”

他们在路旁的一个树荫下停了下来。奶奶忙拿出毛巾给金柱擦汗。

金柱:“大娘,你好好回忆回忆,他们是在什么局上班的?一般他们的单位不会动,知道了单位就好办了。”

奶奶回忆着说:“好象,家明上班的地方好象是有一个什么“伤”字,是不是伤病局?”

金柱:“没有那个单位,是不是卫生局?”

奶奶:“不是,好象是专门管卖东西的。”

金柱:“卖东西的?是不是商业局?”

奶奶一听就马上兴奋了:“对,对,就是商业局,家明就是在商业局上班的,总算想起来了。”

金柱也高兴了起来:“这下就好办了,那他们家也可能在商业局的家属院里住着呢!”

奶奶:“对对,很有可能。”

金柱:“要是你早点想起来就好了,刚才咱们从商业局家属院那边走过两个来回了。”

奶奶:“真的?你歇过劲儿来没有?咱们现在就去找他们吧!”

金柱提起包袱,扶着奶奶向前面走去。”

                                      二

又经过几次询问,他们来到了一个简单的院落门前。院门紧闭着,金柱走上前敲门并喊道:“有人在家吗?”

他喊了好几声都没有人答应。

奶奶又着急起来:“怎么回事?不会没有人吧?”

金柱上下左右看了看,发现门框上嵌着一个门铃的按钮。他按了好几下,同时又大声喊道:“喂!家里有人吗?”

过了不大一会儿,院门便打开了,先是从门后边露出一张戴着眼镜的瘦瘦的脸,他有些警惕的问:“你找谁呀?”

金柱:“你是不是商业局的杨家明主任?”

那人更是有些惊异:“是啊!我就是,你是……?”

奶奶从一旁走到前面来:“家明,你还认识我吗?我们是刚从吕家沟来的。”

那人先是一怔,端详了片刻就马上认出了奶奶。神态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啊!是表婶呀!对不起,刚才我一下子没能认得出来,快点进来吧,这么大热的天,热坏了吧?”

家明连忙把奶奶和金柱都让到屋里。让他们在沙发上坐下后,给他们每人倒了一杯茶水放到他们面前的茶几上:“快休息一会吧,今天的天气好热。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都立秋十几天了,还是这么热?”

金柱:“秋老虎嘛!每年都是这样。再过个十天八天,天就会凉快了。”

奶奶:“家明,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家里呀?”

家明笑着说:“文哲到省城上学去了。素云今天加班,可能马上就回来了。”

正说着,房门就被打开了,一位相貌端庄、衣着整洁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她满脸笑容地和他们打招呼:“你们来了啊!

家明忙介绍说:“素云,还记得吧,这是咱表婶。”

素云放好挎包,显出一副欣喜的神色:“记得记得,还是那个模样,只不过是脸上的皱纹多了一点。表婶,你们是刚刚来到吧?这位是——”

奶奶:“这是我们的村长金柱,怕我一个人找不到你们家,是专门来送我的。”

金柱:“这十多年里,县城的变化太大了。我们找了好半天才找到这里。要是她一个人来,还真的找不到你们家呢!”

素云:“是啊!改革开放以来,这县城里的变化大着呢!几乎是几年一个样。”

家明:“素云,你去街上买几个菜吧?”

金柱和奶奶急忙拦住他们:“这么热的天,就别那么麻烦了,随便弄点东西吃就行了。天热也吃不了多少东西。都是自己人,别客气。”

素云见拗不过他们,便对家明说:“他们真不让去,就不去吧。咱们的冰箱里还有鸡蛋、黄瓜和火腿肠,凑凑做几个菜,这么热的天,怎么着也得喝点儿啤酒。”

家明:“行!你陪他们说话吧,让我去张罗。主食咱们吃炸酱面,行吧?”

素云对他笑笑:“行,今天给你个机会让你表现表现。”

家明进厨房忙乎去了。

素云坐在奶奶身边,和她聊了起来:“表婶,你们家的事我们是前几天刚刚听说。真是太不幸了。我和家明已经商量好了。准备星期天回家里看望你呢!正好今天你来了。这会来你可要多住几天。”

奶奶忙点头:“好!好啊!”

金柱听了她们的话却有些不解了,便问素云:“怎么?不是你们捎信让大娘来你们家住段日子的吗?”

素云听了金柱的话也有点儿不知所以然,她扭过脸用一种探询的目光望着奶奶。

奶奶有些尴尬起来,脸上泛起了一层红晕。她吱吱唔唔的对着金柱说:“金柱,我、我跟你说实话,这次他们并没有给我带信,是我自己决定来的,你可别怪我…….。

金柱有些生气了:“大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想来城里头住几天不是不可以,可你为什么不跟我说实话呢?难道你对我也信不过吗?”

奶奶歉疚地对他解释说:“金柱啊!不是大娘不给你说实话,自从我们家遭了大难,你和大家给我们帮了大忙。这次小敏去吉林上大学,你们又给凑了那么多的钱。我的心里总是觉得过意不去。咱们农民靠种地挣个钱不容易。都是一滴汗水摔八瓣换来的。你们的这些情份,我们就是几辈子也还不完。以后,小敏上学还得好几年,还要几万元的学费,总不能光靠国家和你们来帮忙吧,国家有国家的难处,你们也有你们的苦衷啊!”

金柱:“那你这么大年纪了,到城里来又能干些什么呢?”

奶奶:“我来这里,是想看看家明他们两口子能不能帮我找个事做,虽然我七十多岁了,但我的身子骨还硬朗。干点家务活还是没有问题的。”

金柱坚决地:“不行!你这么大年纪了,到这里还能做什么事?你今天还是跟我回去吧。小敏的事不用你操心,由我们来想办法,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越来越好,车到山前必有路。”

奶奶坚决地轻轻摇摇头:“不行,我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金柱有些急了:“大娘你——,说什么也不让你留在城里,我今天就是背,也得把你背回去!”

奶奶也有些生气了,把脸转过一边去:“我既然来了,就不会和你回去。”

场面一时僵住了。

半天没有说话的素云,听了他们的话,已经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她和颜悦色地对金柱说:“村长,这样吧,既然大娘来了,就在我家里住下来吧。正好我们两口子都上班,有时候下了班忙的连饭都吃不到嘴里。住一段时间后,如果大娘觉得还适应,就长期留在我们家。不行了再让表婶回村子里去。我们家也正需要有个人给我们看看门,这是个两全其美的事情。你看行吗?村长?”

素云轻轻的几句话,化解了那个尴尬困窘的场面。

奶奶的满面愁容一下子云消雾散了。

她十分感激地说:“好,好啊!素云,太谢谢你们了!”

素云笑笑说:“表婶,我们是自家人,用不着客气。”

奶奶对金柱说:“金柱,这下你就放心了吧!”

村长的脸色也缓和了 :“既然他们对你这么好,那就这么着吧。”

家明端着几个菜走了出来:“正好,你们的话说完了,我这菜也做好了,咱们边吃边聊吧。”

素云站起身来擦拭桌子、摆放碗筷,招呼奶奶和金柱入座:“村长同志,你想喝点什么?白酒还是啤酒?”

金柱:“咱们什么酒也别喝,吃了饭,我还要到街上办点事呢!”

家明:“哎!好不容易来一趟。大热天的,不喝点儿怎么能行?咱们就来点啤酒吧,又解渴,又不上脸。我喝酒也不行,咱们每人一瓶。”

金柱:“咱俩来一瓶就行了,我喝酒上脸,喝多了还过敏。”

家明:“啤酒没事儿。”

饭菜摆好,家明对奶奶说:“素云,你和表婶先吃吧,我俩碰几杯 。”

他和金柱一边喝一边聊了起来。

金柱感激地说:”看到你们两口子为人这么好,这么肯帮助别人。我也就把心放到肚子里了。”

家明:“做人要将心比心,应该学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想。”

金柱:“大哥,你的这话说的多好啊!要是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象你们这样想就好了,就冲你的这句话,我就十分的佩服和敬重你。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来!我敬你一杯,咱们都干了!”

两人碰杯后,都一饮而尽!

素云笑了:“你们这才真正算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呢!”

                                       三

晚上,家明的卧室里。

两个人躺在床上聊天。家明:“素云,今天,你留表婶在我们家的行为,太让我对你刮目相看了。”

素云笑笑:“你呀!跟我过了几十年了,还不明白我是什么人啊!表婶家遭了那么大的灾难,别说是亲戚,过去曾经有恩于我们。即使是不相识的人,我们也得伸手拉他一把。”

家明:“素云,你的心眼儿真好。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娶了你。当初我对你的苦苦追求是非常值得的,可以说是‘终生无悔’。”

素云:“还说呢!我这辈子做的最错误、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嫁给了你。”

家明听了有些谔然:“为什么?”

素云:“因为,当初我年轻时追我的人现在有在省里的、有在市里的,在县里的最少也是个正科级。只有你,至今还是商业局的一个小小的办公室主任。”

家明咧咧嘴:“是不是后悔了?”

素云:“说后悔也不后悔,说不后悔也后悔。”

家明很感兴趣:“又绕起来了,什么意思?讲讲?”

素云:“当时,之所以选定了你,一,是你这个人很有上进心,有点才气。二,你这个人比较诚实。对我是死心塌地的好,在爱情和婚姻上,你是始终如一的,从这一点来讲,我是不后悔的。”

家明 :”后悔的那方面呢?”

素云乜了他一眼,嫣然一笑:“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家明也笑笑:“没问题,都这把年纪了,反正你不再可能会把我给甩了。”

素云:“结婚之后,我慢慢地发现,该同志有三个弱点。”

家明有点吃惊:“哪三个弱点?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让我改正改正,至少也弄个局长一类的官儿当当。”

素云:“人的某些特点是与生俱来的,想改变很难。只不过是在有些时候表面上收敛了一些罢了。比如你吧,一,过于诚实,近于无能;二,过于执着,近于顽固;三,过于书生气,近于迂腐;我说的对吗?”

家明陷入思索之中,没有做声。

素云笑:“怎么样?受不了打击了吧?”

家明这才回过神来:“你对我的评价过于残酷了吧?我是那么的无能吗?”

素云笑:“跟你开玩笑。你不过是生不逢时,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可能会被一些人视为弱点。但是在我的眼中,却是三个优点。一,诚实守信,情真意切;二,超凡脱俗,执着追求;三,知书达理,虚怀若谷。”

家明也笑了:“不愧是当年我们文学班的才女,一会儿把我踩到地下,一会儿又把我捧到天上。我可消受不起。”

素云咯咯的笑了起来,之后。她认真地说:“嫁给你,,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这些年来,我觉得我一直生活在一种非常的幸福生活之中。我很知足。人的这一生,金钱和地位都是一种表面上的东西,如果两个人能恩恩爱爱,相濡以沫的生活一辈子,虽然平平淡淡,但也比那些徒有虚表的维持型的家庭生活充实的多。吵吵闹闹、别别扭扭的过一辈子,纵然有金钱有地位有豪宅有轿车,那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家明:“素云,我的好妻子,在以后的日子里,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我会让你幸福快乐每一天的。”

素云笑笑:“又跟我表决心、发誓言了。现在开始讨论现实问题吧!小敏上学每个月还需要生活费呢?咱们给她多少工资呢?”

家明:“对,你不说我还忘了,咱们儿子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在三百块钱左右,咱们也给他三百吧?”

素云:“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咱们还有一碗饭吃,就要匀给他们半碗。”

家明亲吻了她一下:“咱们睡觉吧,时候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素云说:“哎!你等一会儿再睡啊!”

家明有点莫名其妙:“怎么了?“

素云:“你昨天晚上开始打起呼噜来了?”

家明:“不会吧,我这么瘦,打呼噜那可是胖子们的专利啊!”

素云:“也不一定吧?”

家明:“我怎么没有听到?”

素云:“你要是听到,就是撞到鬼了。你数到三百下再睡啊!”

说完她却转过身偷偷的笑了。

家明狐疑地;“不可能吧?我怎么能打呼噜呢?”

听见素云笑出了声音,家明才恍然大悟,他向素云伸出手去……。”                                                                                 

                                         四

家明家的客厅里。

天刚蒙蒙亮,奶奶就从她住的房间里蹑手蹑脚的走了出来,洗完脸之后,悄悄来到厨房里,开始忙乎了起来。

                                         五

家明卧室。

素云被外边的声音给惊醒了,她抬起头侧耳听听,便坐了起来,开始穿衣服。

家明睡眼惺忪的说:“天还早着呢?你起来干什么?”

素云:“我好象听见外边有声响,可能是表婶起来了,在外边干活呢!这么大岁数了,还是那么勤快,我也得起来了。你再睡会儿吧。“

她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六

厨房里。

奶奶正在清洗锅碗和餐具。

素云走了进来:“表婶!你起来这么早干什么?昨天你们在县城里跑了大半天,肯定累坏了,还不多休息一会儿?以后,你可千万不要起这么早了,早餐由我来做。”

奶奶笑笑:“那可不行,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到天亮就睡不着觉了。以后啊!这做早饭的事就都包给我了,你们多留点力气,上了班多给国家多干点工作就行了。”

素云:“看你说的?我们留你在这里,可不是让你帮我们干活的,是让你调整心理和身体的。你的身体结实了,心情舒畅了,不但是你和小敏的福气,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呀!”

奶奶:“我们农村人,一辈子劳动惯了,一没有事干,便觉得没抓没挠的,浑身不自在。经常干点活,身体才不会出毛病。你们城里人不是早上喜欢锻炼身体吗?我干点活也算是锻炼身体吧。”

素云:“那你也不要干重活,就扫扫地,刷刷碗,重活你让我和家明干。”

奶奶:“好!干的动的我就干,干不动的我就留给你们。”

素云:“表婶,你还是那种脾气。以后,我和家明要象对待亲娘一样对待你。你想吃什么穿什么,就尽管给我们说。”

奶奶感慨万端:“素云啊!你们对我可真是太好了,来到你们这里,真的就象掉到了福窝里一样。”

素云大笑起来:“咱们家这破条件,算什么福窝呀!豆腐。”

这时,家明从屋里走了出来,他一边系着衣服扣子一边说:“素云,咱们今天可不吃豆腐啊!我到街上去买点肉,中午咱们包饺子吃。”

素云和奶奶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家明怔了一怔,弄不明白她们是在笑什么,也只好跟着她们笑。

                                         七

家明家中。几天之后。

奶奶用晾衣叉把晾台上的衣服取下来,又一件一件的折叠起来。

素云下班回来了:“表婶,你今天又干了那么多的活!那衣服你让我收嘛!那么高的架子,不要把你的腰给闪了。”

奶奶笑笑:“我又不是气吹的,哪里会那么娇贵?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啊?”

素云:“今天我们局里开会,散会后就提前让回来了。表婶,你看我给你带回什么来了?”

奶奶抬头一看,素云的手里拿着一封信。

奶奶高兴的喜出望外:“我猜,肯定是小敏来信了。”

素云:“是,是小敏来信了!按你所说的,她把信寄到我们单位了。”

奶奶欣喜不已地接过了信,她紧紧地把信贴在胸口,口里喃喃地说:“可把我孙女的信给盼来了。”

素云笑她:“表婶,看你激动的,象得到了一个什么宝贝。”

她把信递给了素云:“素云你快给我念念吧!看看她在信里都说了些什么?”

素云把信拆开,奶奶坐在她的旁边,象一个刚上学的小学生听老师讲课时那样的专注和虔诚。

素云念了起来:“亲爱的奶奶!您的身体好吧!来到了这里以后,一切都好。吃的住的都没有问题。我们的寝室一共是八个女孩子,我们相处的很好,就象亲姐妹一样。对大学里的生活我会很快适应的。请您不要为我操心,你只要保持有一个好身体就行了,请你代我向舅舅和舅母他们问好!我非常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祝他们的身体好!工作好!马上就要上课了,就写这么多吧!想你的孙女小敏。”

奶奶没听够似的:“完了?”

素云笑笑 :“完了。”

奶奶笑了:“是啊!她写这么短?”

素云:“表婶!你应该知足了!小敏这孩子多懂事啊!我们家的文哲上了三年大学了,也没给我们写过几封信,有时候连电话都懒得给我们打一个。”

奶奶:“男孩子嘛!跟女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男孩子的心胸大,将来是要做大事情的。”

素云笑笑:“他会做什么大事情啊!不过这孩子的优点也就是胆子大,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放暑假的时候他说他毕了业以后,不会再回咱们这个小县城,要到南方的广州、深圳那边闯一闯呢!”

奶奶:“男孩子就要有大志气,文哲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素云:“托你的吉言了。”

                                     八

家明回来了,看见她们说的那么热闹。便问:“有什么喜事啊!你们说的这么高兴?”

素云:“小敏又来信了!”

家明:“哦!那可是个好事情。瞧!我买了两条鱼。”

素云:“呀!还不小呢!多少钱一斤?”

家明伸出了两个指头。

素云:“这么便宜?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家明:“不会,买的时候还是活的呢?有许多人都在买,我好不容易才抢了两条。我问他为什么这么便宜?那卖鱼的说,是因为这几天的天气太热,鱼都翻了坑。”

素云:“那就快去收拾吧,我去把米蒸上。”

奶奶:“让我去收拾鱼,家明你上班累了,歇着吧。”

素云:“你让家明弄吧,他最喜欢抓鱼、做鱼。也喜欢吃鱼。可能是鱼托生的。”

家明:“是海龙王托生的。素云,你把米蒸上就什么也别管了,你们就等着吃鱼吧。我今天给你们露一小手,做个红烧醋鱼。”

说着,他就拎着鱼进了厨房。

                                        九

晚上,家明的卧室里。

床上,家明正在那里看书,旁边的素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好几次气了,遇见什么不顺心的事了?说说看。”

素云:“今天上午我们局里开会,说要分流下岗一部分人员。”

家明:“你是十几年的老会计了,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呀!你发的那门子愁?”

素云:“也不好说,自从去年我们局里调来了哪个牛局长以后,许多事情都变得难以预料。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单位里增加了许多新面孔,都是与他沾亲带故的。下岗分流肯定是拿我们这些老一点的没有背景的职工说事儿。”

家明:“那咱们不是也有背景吗?你们局里的秦书记还是我的老同学呢?”

素云:“你找他恐怕也没有什么用。自从那个牛局长来了之后,大权独揽,专横跋扈,秦书记基本上就靠边站了,上班也是点个卯在办公室里坐一会儿就回家了。属于有职无权。”

家明:“那也不怕!你们局里那么多的闲人,怎么会轮到你呢?你就放心的睡觉吧。我在这个县城里干了这么多年,也还是有几个官场上的熟人朋友的,他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的。睡吧!别想那么多。不会有事的。天塌下来有我顶着呢!”

说着,他关掉了灯。

                                         十

水利局局长办公室里。

牛局长、秦书记以及两个副局长正坐在那里开会。

牛局长正在发言,由于他的语气和动作十分夸张,与他鼠头獐脑的形象不大协调。因而显得非常可笑和滑稽:“这个下岗分流的名单大家已经看过了,谁还有什么不同意见?要是没有的话,就算通过了。”

牛局长用一种咄咄逼人的目光盯着那两个副局长,使得他们慢慢的低下了头,不敢说话。

秦书记把烟头摁到烟灰缸里,语气沉重地:“我来说几句:我认为,这个名单不尽合理。有几个工作时间长的老同志,多年来,一直是我们的业务骨干。如吕志强、张万有、陈素云等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强、任劳任怨,而且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熟练;如果他们走了,我们的工作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希望大家能以全局利益为重,重新考虑一下。”

牛局长:“老秦,我明白你的意思。让这几位老同志下岗,我也觉得非常遗憾。但是,县里的文件要求我们的专业人员都要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这几个人虽然过去为我们县的水利事业作过一定的贡献,可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了。现在早已经到了信息时代,他们连电脑都不会使用,又怎么能适应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呢?秦书记,我们考虑问题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点,我们要更新旧观念,要与时俱进。只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才会有进步嘛!”

秦书记:“牛局长,你不要用你冠冕堂皇的词语来掩盖你的真实目的,你这是利用这次机会排斥异己,安插亲信。比如陈素云,她的会计经验丰富,电脑技术熟练。可是为什么下岗的名单中有她呢?不就是在工作中她敢于坚持原则,使你在有些事情上不能为所欲为吗?”

牛局长有些恼羞成怒了:“秦书记,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报复她吗?相反,我还是比较欣赏她的直面无私的,只是因为学历这个杠杠把她给挡住了。我也是感到很惋惜的。”

秦书记:“那你还为什么让她下岗?”

牛局长:“这是原则,我们都要按原则办事,不能夹杂半点私人恩怨。”

秦书记:“你总是说的好听,我坚持自己的意见。”

牛局长冷笑了一声:“那好,我们就举手表决吧!少数服从多数。”

秦局长把头扭向一边。

牛局长用一种严厉的口气说:“同意这个名单的举手!”

他自己首先举起了手。两位副局长也都慢慢的举起了手。

牛局长用盛气凌人的眼光瞟了秦书记一眼:一字一顿地说:“三比一,通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