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在“东博书院”念“北大”

火烧 2009-07-19 00:00:00 文艺新生 1026
文章通过东博书院的探索,展现北大梦的追寻与孔庆东教授的学术生活,结合文化与幽默,引发对书院与北大精神的思考。

在“东博书院”念“北大”

沉思修远

 

大凡经历和即将高考的学子,尤其是文科生,谁没做过北大梦呢?成绩不佳,做做梦还不允许吗?都参加工作了,我还特意去了一趟北大,好在那时门卫管得还不严,看着我不象上访者或坏人,径直把我放进西门,沿未名湖溜达了一圈,折了一个纸船,把我的梦漂走了。搁现在,普通人到校内临渊羡鱼的机会都没有,兴冲冲奔圣殿而来,却被保安拦于门外,自取其辱,羞愧啊!谁让咱少壮不努力呢,这怨不得别人。北大校园什么样?学生是否三头六臂的超人?教授专家学者是怎样的儒雅长者?他们的学问怎么修炼得这么高?这可能是一些人心中永久的疑问,静静储存在心之硬盘之一隅。

只要怀揣饱满的种子,就可能找到发芽的机会。前一阵子,在网上溜达,突然发现一个东博书院,不由得令人联想起古代著名的岳麓、嵩阳、白鹿洞等名号。东博书院是什么来头,细考究,方知是一个博客,博主不怕风大煽了舌头,以不自量力的一己之力,竟敢挑战传统的书院,是不是在哗众取宠?待查清博主身份,顾不得对名号的愤愤,心中油然窃喜: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孔和尚却在新浪上。我暗恋这厮已有十年,最近若干次再读王小波时,又想起同样幽默的“北大醉侠”,《47楼207》,《空山疯语》等典籍却遍寻不见,不知哪位同好借去忘还,心中正十分郁闷。孔大侠却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确信他主持的书院,肯定名至实归,不是假冒伪劣。便一头扎进东博,面对珍馐美味、名酒佳肴,甩开腮帮子,管你生猛海鲜,还是农家小炒,一律实行鬼子进村的“三光”政策,风卷残云地干活,三年多500多篇博文,倒着饕餮了一遍,满足了阅读的快感,再正着欣赏一回,细嚼慢咽,包括所有留言及回复,咂摸滋味,静静反刍,精彩的段落、回复,念给家里的冒号,逗得她开怀捧腹,前仰后合,家庭气氛遂和睦了些许,孔和尚也算相应党的号召,为和谐家庭构建,添了些碎砖乱瓦。

看官中有人也许要问,你说得如此热闹,博主到底何许人也?孔和尚是外号,本名孔庆东,现为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钱理群的开山硕士,名师“严上加严”的博士,并非掺杂注水的速成文凭。这厮在北大修行二十余年,江湖人称“北大醉侠”(酒量却不咋地),膘肥体壮的东北大汉,就像过去的抗联分子、土匪胡子,今天烧锅炉的工人师傅,整天骑着自诩为“宝马”,除了铃不响,上下哪儿都响的破自行车,乐颠颠地穿梭于家和校园之间。为新生授课,在衣貌取人的当下,不免被学生误会,遭到申斥和白眼,与季羡林为学生看行李的佳话,好有一拼。这厮虽然貌相普通而幽默,功夫却好生了得,年纪轻轻就有12卷文集行世,在呼呼啦啦的金融海啸中,销售始终处于牛市,读者日众。

我已年逾不惑,早过了追星当粉丝的年龄,且俺心高气傲,所服的大人物也很少,且不要说什么歌星影星球星流星贼星,不想晚节不保,被这厮挑逗得茶饭不思,白天黑夜颠倒,颇类痴痴迷迷的单相思。爱屋及乌,我把新浪点击排在前一千名的博客大致浏览了一下,有的是股市观潮,俺没钱炒不起股,有点也怕被不义狂风卷走;有的是明星艳照绯闻,兜售花前月下,隐私酥胸;有的是体育评论,中国足球那么臭,二十年前就不愿再揪心;有的是小报做派,搜奇猎丑,花边新闻,热点轰动,勾人眼球;有的是抡着棍子,到处打砸抢,见什么灭什么,一律棒杀;有的专攻下三路武功,盯着脐下三寸,自恋自咏,自娱自乐,自展自卖;有的绷着脸,有点学问,却拒人千里,高高在上,开博好像对天下苍生的赏赐……,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当然,就像菜系的苦辣酸甜,好哪口的都有,那些博火的也很正常。但对于我这个口味甚刁,想开博有益的人,中意的自然没有多少,其中东博书院是我的最爱。在东博认认真真念课文、做笔记、写心得、谈体会,做作业,和同学们交流,其乐融融,学业精进,收获颇丰。东博书院虽是虚拟的,可博主的北大教授却是货真价实的,能面对面听他讲课,举手提问,得到答复,消疑解惑,不亦快哉。在这个意义上,我好像圆了自己的“北大”梦,没吃过猪肉,见见猪跑,聊以自慰,意淫一下而已。况且孔方丈还信誓旦旦,保证学员三年,达到清华中文系毕业水平(达不到就拉倒),颇具诱惑力。足不出户,鼠标轻点,就有北大教授指授,能得清华的文凭,还省下众多学杂费,这样一箭多雕的好事,要不是赶上博客时代,只能做梦娶媳妇,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孔和尚是孔子的73代后裔,虽是旁系,但同样接受了孔圣人的遗传基因,操着相同的职业,秉承着相同的理念,继续干着教书育人的勾当,所不同的是至圣先师为民办老师,孔和尚却转成国办教员,混进了吃皇粮的队伍,落得了个准公务员待遇。东博书院弘扬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平等探讨的传统及学风,像先祖那样,和风细雨,循循善诱,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用这样的教学氛围,把众多的看客拉上贼船,点击率已直逼三千万大关,可见,类似我辈想明白点事理、长点见识、等待求度的芸芸众生,为数相当地不少。书院课程设置以社科为主,主要武功包括“语文八卦掌,现代文学六合拳,通俗文学扫堂腿,武侠连环套,金庸倚天剑,大韩民国疯魔爪,戏剧流星锤,大众文化一阳指,地域文化梯云纵,教育九阳真经,高考改革擒拿手,党史断魂枪,军事乾坤大挪移,毛泽东研究互搏术,宗教思想打狗棒,反腐倡廉蛤蟆功……”。可见孔和尚学问之大,涉猎面之广,从他的几百篇课文中,政治、经济、文化、文学、体育、写作、高考、党史、军事、鲁迅研究、金庸研究、通俗文化研究等等,国际国内,天上地下,大到朝核危机,小到孩子取名,包罗万象,说理透彻,拨云见日,使人茅塞顿开,视域加宽,我就两月之间,仿佛长了十岁,成熟了许多。

《遥远的高三·八班》是孔庆东的名篇,在东博,部分铁杆粉丝组成了的高三·九班,班主任是孔和尚,有班长、班委七名,负责值日和洒扫庭除,学员们平时在博客和QQ群交流,讨论争吵,留思考题,交作业,留言批改,教得日欢,学得兴浓,教学相长。老师学生联袂接龙的武侠小说《东博传奇》,还上过新浪的首页,后收入老孔的典集,一饱众人眼福。我到书院晚,经再三强烈申请,只得名列另册,成为插班生,站着旁听,谁让咱好学不厌,孔和尚毁人不倦呢,毁就毁吧,都是自由乱爱惹的祸,只有和这厮白头偕老,终身不悔了。因博客是公共场所,如同一个小社会,来东博聚义厅的三教九流都有,有真心向学的,有请教问题的,有慕名看热闹的,有受了窝囊气,到这里出火的,有想借骂名人出名的,也有来滋事砸场子的,不过孔方丈的将军肚肚大能容,对待三山五岳的好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来的都是客,笑脸相迎,好酒好烟,铁观音伺候,不温不火,不恼不怒,留言基本保留,但对于居心叵测的个别人,他的宗旨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初犯我,我让三分。人再犯我,我会一针。人恒反我,斩草除根”。到不少的博客穿过门,尤其是名人家的,做到真心交流、平等交流、童叟无欺、老少咸宜的屈指可数啊!孔和尚这么大的专家、教授,今天百家讲坛,明天学术讲座,还要做好本职,还时时惦记着博客,象西天路上的孙猴子,心中放不下花果山,那份古道热肠和真情实意,每每令人激动感念,也是他吸引普通百姓的魅力所在。难怪有人要给他洗衣服,送猪蹄,请他吃老酒,高中生把北大作为梦中情人,理科生要改行投考老孔的研究生,我辈受教良多,却无以为报,只有多发留言,搞些精神贿赂,不知老孔察觉否?

希望和我一样的编外“北大”学子们,有兴趣的话,也来东博瞧瞧,插班生、旁听生的名额可有限啊!至于自己,则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力争早日成为孔老师的正式学员,站着旁听太累啊,什么时候也弄个沙发坐坐,也就心满意足了。只要孔和尚坚持开坛讲经说法,我就会继续到东博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打闹,多提问、勤思考、学以致用,争取年年评上三好学生,做一个明明白白、公公正正、勤勤恳恳,有良心和正义的普通老百姓,尽量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不辜负老孔的教诲,同学们的期盼(尽管他们不认识我)。至于将来能否拿到清华文凭,虽然主持有言保证在先,我也毫不在意,拿不到就拉倒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