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建设大功率核电海水淡化工程回灌华北

火烧 2009-03-22 00:00:00 三农关注 1029
文章提出建设大功率核电海水淡化工程回灌华北,以应对严重水源危机。通过核能驱动海水淡化,提供工业农业用水,缓解地下水枯竭问题,结合南水北调,探索可持续水资源解决方案。

建设大功率核电海水淡化工程回灌华北  

  作者:我心悠悠  

看了苏拉密老师的《“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笔者头发都竖起来了。  

苏拉密老师谈到:“中国再次来到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水源环境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时间已非常紧迫。”华北水危机=华北工农业危机=中国工农业危机=中华民族危机。苏拉密老师用翔实的资料,严密的逻辑,论证了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悠悠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的学者,中国一定不会亡,中华民族一定会再次复兴的。  

苏拉密老师谈到:“更骇人听闻的是,山前平原已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浅层地下水被疏干(2004年)。疏干,就是没有了,被采空了。浅层水目前还只是局部已经被疏干,而深层水则面临着在2014年前被全面疏干的绝境2014年至今还有6年,华北的深层水就要宣布告罄了;之后的20年里,浅层水也将被全面疏干。”  

事实上,华北地区的本质缺水问题还在农业缺水,目前靠机井灌溉绝对是死路一条。  

189万个机井养活华北农业,也不知道当政者在想什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源,水利又有何用。地下水干了,就需要水源来回灌。笔者还想谈谈水源问题,华北干旱的气候条件变化在短期内(数百年)看不到有利变化,极端气候出现的概率只会提高。现在的水源,除了天上来的,南水北调的,笔者认为还有一条路走,就是海水。  

建设大功率核电海水淡化工程回灌华北,最起码是一个思路。  

   

建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核动力水电联产海水淡化工程!初步构想,建立三个核水电联产海水淡化工程,设计总规模330万吨/日*3,共1000万吨/日。一年可以提供365000万吨淡化海水。按核电站使用年限50年考虑,可以提供1825亿吨水。生产出来的淡水可以用于工业、农业、回灌地下水、综合调配。  

首先解释一下水电联产的概念:水电联产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国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厂都是和发电厂建在一起的,这是当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  

现在世界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大多采用新的蒸馏法。在西亚盛产石油的国度,往往土地“富得流油”,却打不出一口淡水井。水比油贵的现实,使海水淡化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西亚的海岸线上。1983年,西亚第一大国沙特阿拉伯在吉达港修建了日产淡水30万吨的海水淡化厂;在另一个西亚国家科威特,现在每天可以生产淡水100万吨。波斯湾沿岸地区,有的国家的淡化海水已经占到了本国淡水使用量的80%—90%。  

而要达到如此规模的1000万吨/日的水电联产,非核电莫属。  

   

地理位置:可以考虑在海河入海口优先考虑。为什么要在海河入海口优先考虑:由于海河流域的地下水漏斗区最为严重,华北地区目前处于总体缺水状况,城市生活工业农业都需要用水,建设新水源是应急。天津滨海新城没有水,如何发展芯片制造业;唐山曹妃甸新区没有水,如何发展钢铁业。南水北调的水也不可靠,一旦长江、淮河流域同时干旱,水从哪里来?  

资金来源:使用外汇储备,优先考虑从美国购买,三个估计总造价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为什么优先考虑用美元外汇储备向美国购买?中投公司投资金融产业,屡战屡败,让楼继伟这小子继续干下去,非把家败完不可。向美国采购是应急,与其外汇储备在纸面上,不如变成实物,可以有效平衡贸易顺差。你没看见美国人民哭着喊着要为中国人民打工吗?可以有效地将外汇储备变成国民福利。回灌的水存在地下,跑不掉,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同样是资源,相当于把外汇储备变成了水资源。同样海水淡化的后的产物同样是资源,包括中国需要的盐、镁及氧化镁、溴等。  

技术选择: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此期间形成了以多级闪蒸、反渗透和多效蒸发为主要代表的工业技术。专家普遍认为,今后三、四十年在工业应用上,仍将是这三项技术“唱主角”,但反渗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从地区上来讲,中东海湾国家仍将以多级闪蒸为首选,因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单台设备产水量目前已高达日产淡水4~5万吨)、适应于污染重的海湾水以及预处理费用低的优势;然而在中东以外地区将以反渗透或膜法为首选,因为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优势,以北美地区为例,近期的发展已经表明,在淡化和水处理方面都将以膜法为主。  

成本考虑:如果苏拉密谈到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到水成本达到8元/方。那么核动力水电联产海水淡化工程的到水成本应该不会高于这个数。因为核电的电力生产成本是最低的。何况还有电力和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本身就是一种成本抵消。从搜索到的资料来看:“浙江讯长期困扰我国海水淡化高成本的坚冰,在浙江玉环县率先破解。近日,玉环县的亚海水淡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亚海水经过全膜法脱盐工艺处理后成为达标自来水,其淡化成本只需2元/吨,与2.55元/吨的现行自来水价(居民用水)基本相当。”这还是一般动力条件下的,核动力条件下会更低。  

安全考虑:核电站的军事安全不必多虑,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有人攻击我们的核电站,肯定是准备同归于尽了;相反,发展对等攻击能力才是一个好的选择。事实上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主要是运营安全和地质安全。目前全国各省的核电项目都在上马,运营安全到处都是。地质安全,在海边肯定没有好的地质条件,但目前土木结构科学的地基加固技术可以保证核电站的抗震设防等级。  

线路规划:可以和南水北调的线路规划结合起来,淡化海水可以优先考虑满足沿海地区的需求,以保证河流上游和南水北调的水用于相对内陆地区。  

   

    最后的关键是论证和决心了,一旦论证合理,建设周期大约在6年,中国华北沿海可以在南水北调后又获得一个稳定水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