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的“土政策”都是政策
凡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的“土政策”都是政策
老百姓往往把那些不符合中央或上级精神的规定,称之为“土政策”。这些“土政策”一般都会或多或少的损害一些老百姓的利益,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在征用土地方面就出台了一些“土政策”,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但是凡是都有其两面性,如果用“土政策”来缓解就业的压力,将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发展是解决就业的根本,这没有错。可问题是发展又不是一两天的事,而对那些需要就业的人来说,他们要的是政府立竿见影的政策。对政府来说,就业的压力已经是火烧眉毛了,在这种前提下,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应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所谓缓解就业压力,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先治标(能标本兼治当然更好)能解决一个是一个。为了达到先治标的目的,各地方政府完全有必要提出“凡是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的‘土政策’都是政策”的口号,这就是说,缓解就业压力需要通过制定“土政策”来实现。
出台就业方面的“土政策”,有可能会使一些企业的利润下降,这很正常,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业方面的“土政策”就是针对企业来的。比如有的企业,按有关规定应该要三班倒,(每个班8小时)但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实行两班倒(每个班12小时),这样企业就大大的减少了工人人数。象这种情况,政府完全可以出台“土政策”干预,再比如有的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工人实行了严格的定编,使一些岗位的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到了极限,象这样的企业,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很大的负担。所以政府完全有可能通过协商、谈判(给一些优惠政策)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总之,只要政府的各级领导,把解决就业当着自己的事来办,就一定有办法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原则上不管企业。如果政府出台就业方面的“土政策”,是不是有背于这一原则呢?是!有些“土政策”肯定会违背这一原则,比如有些“土政策”可能会干预到企业的用工制度,从而遭到有些企业的反对。有支持的企业吗?肯定没有!因为追求最大利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天性。但一定有对政府的“土政策”表示理解的企业,因为他们没有忘记,我们的市场经济前面还有社会主义四个字。这些企业,他们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为政府分忧,或者说他们有为政府分忧的高尚品质。而对那些坚决反对的企业来说,政府不必有太多的顾忌,因为对那些没有社会责任感,不具备高尚品质的企业,不值得政府去保护。对反对的企业来说,由于政府要求他们尽最大可能提高就业岗位,所以他们一定会骂政府是“以权压人”,他们也许骂的没错,因为这样的“土政策”,对企业来说,是有点“以权压人”的味道。可千千万万的下岗工人和返乡农民工,他们需要这样的“以权压人”,他们甚至会为政府出台了这样的“以权压人”政策而高呼万岁!
总之,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通过出台“土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成分的优越性。否则我们国家的下岗工人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工人还有什么区别?所以政府一定要让下岗工人感觉到社会主义成分的优越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