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从张美兰“免死”看越南修正主义的阶级立场与制度本质

火烧 2025-06-28 00:00:00 时代观察 1036
张美兰免死引发对越南修正主义本质的反思,揭示法律为资本服务、反腐沦为政治表演,展现经济精英特权与制度变质。

张美兰_Jc.jpg

  近期,一则来自越南的消息,如同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了所谓“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温情脉纱,将其背后冷酷的阶级现实,暴露在世人面前。越南史上最大的金融诈骗案主犯、女首富张美兰,在被判处死刑仅两个月后,便迎来了越南国会专门为她这类“经济精英”量身定做的法律修改——取消贪污、受贿等经济罪名的死刑。

  这一事件,绝非一次孤立的、偶然的司法调整。它是越南自“革新开放”以来,沿着修正主义道路一路狂奔所导致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它是越南这个曾经的“反修先锋”,在今天彻底沦为资本的附庸、背叛其革命历史的一座耻辱性纪念碑。

  那些依然对越南抱有“社会主义”幻想的人们,应当从张美兰那“非常高兴”的笑容中,看到越南劳动人民悲愤的眼泪。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论证:张美兰的“免死”,不是法律的进步,而是资本对司法的胜利;不是反腐的成果,而是反腐沦为政治表演的铁证。它以一种最极端、最无可辩驳的方式,从法律、经济、意识形态、历史和主权等各个层面,为我们完整地解剖了一个当代修正主义政权的、从思想到肉体的全面变质。

  一、法律的阶级属性:为资本特权量身定做的“免死金牌”

  法律,从来不是什么中立、客观的“天平”,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越南此次《刑法》的修改,就赤裸裸地展现了其法律,究竟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

  1.1 “人道主义”的伪装与精英主义的内核

  越南国会以“适应社会经济变化”、“多数死刑判决未执行”等轻飘飘的技术性理由,取消了贪污、受贿等八项经济犯罪的死刑。然而,这一修改,恰恰发生在该国最大金融蛀虫张美兰被判死刑之后,其“量身定做”的意图,昭然若揭。

  法律,这本应是阶级统治最严肃的工具,如今却在所谓“人道主义”的伪装之下,为那些掏空了国家、榨干了民脂民膏的经济精英们,提供了一条合法、安全的脱罪通道。张美兰案,成为了检验这条“黄金通道”有效性的第一个、也是最完美的试验品。

  1.2 “烈火熔炉”的表演:一场只烧苍蝇不烧老虎的政治秀

  曾几何时,张美兰案被越南当局大肆宣传为“烈火熔炉”反腐运动的标志性成果。为了办此案,动用了2700名证人,调集了重达6吨、装满104个箱子的证据。一时间,似乎展现了越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巨大决心。

  然而,法律的修改,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这场“反腐大戏”的虚假火焰。它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告诉人民:所谓的“烈火”,烧死的,只能是那些没有通天背景的“苍蝇”;而对于张美兰这样能够动摇国本的“老虎”,熔炉的最终作用,不是将其焚毁,而是为其“淬火”,助其“重生”。

  1.3 司法正义的商品化:用赃款赎买生命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张美兰得以从死刑改判的条件,竟然是“归还四分之三侵占资产”。这一条款,彻底地将神圣的国家司法,异化为了一场赤裸裸的、可以讨价还价的商业交易。

  正义,在这里,被明码标价。生命的存续,不再取决于罪行的大小,而取决于资本的多少。这无异于向全世界宣告:在越南现行的修正主义体制下,只要你拥有的资本足够多,即便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依然可以用你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赃款,去购买一张可以免于一死的“赎罪券”。

  二、经济基础的质变:“社会主义定向”下的资本主义狂欢

  法律上层建筑的腐朽,根源于其经济基础的彻底资本主义化。越南所谓“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早已在实践中,撕下了“社会主义”的伪装,变成了一场少数资本家瓜分国家和人民财富的狂欢。

  2.1所有制的“名实分离”

  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核心经济改革,就是将“按资分配”合法化,并写入党纲。这在根本上,就确立了私有制的合法统治地位。

  至2020年,名义上作为“主导”的国有企业,仅占越南企业总数的0.3%。而张美兰一人,就能够通过代理人,秘密控制西贡商业银行超过90%的股份(远超法律规定的5%上限),这本身就说明,所谓“国家监管”,在庞大的私人资本面前,早已形同虚设。

  2.2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彻底破产

  私有制占主导的必然结果,就是急剧的、灾难性的两极分化。2022年的数据显示,越南最富有的1%人群,占有了全国近27%的财富;而最贫穷的50%人口,仅拥有不到5%的财富。

  张美兰一案所涉及的诈骗金额,高达27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GDP的6%,更是相当于越南普通公务员月工资的一亿倍!当一个人的财富,可以与国家经济总量相提并论,可以与亿万劳动者的收入形成如此惊人的反差时,任何关于“共同富裕”的宣传,都显得无比的苍白和虚伪。

  2.3 “红色资本家”的寄生:国家机器的资本附庸

  张美兰的“商业模式”——即通过控制银行,以空壳公司为自己名下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无限制的“输血”——清晰地揭示了当代修正主义国家中,“红色资本家”的普遍生存方式。

  他们与国家机器中的腐败官僚,形成紧密的寄生联盟。他们利用与权力的关系,获取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资源和牌照(例如,越南央行在2011年竟批准张美兰将三家濒临破产的银行合并为西贡商业银行,为其后续的金融犯罪,埋下了制度的伏笔),然后以“发展经济”为名,进行着最疯狂的资本掠夺。

  三、意识形态的骗局:用抽象的“人民”掩盖具体的阶级压迫

  为了掩盖其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反动本质,越南修正主义当局,必然要编织一整套虚伪的、自相矛盾的意识形态话语,来进行自我美化。

  3. 1“不让任何人掉队”的空洞许诺

  越南当局常常标榜其“多维度减贫”的巨大成就,宣称贫困率大幅下降。然而,一边是官方的“减贫”喜报,另一边,却是210名顶级富豪的年收入,就足以让320万贫困人口瞬间脱贫的残酷现实。

  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口号,变成了一句空洞的、自欺欺人的政治许诺。更有甚者,他们将贫困的原因,归结于穷人“职业技能不足”,企图用“职业教育”这种小修小补,来代替触动所有制根基的阶级革命,这更是典型的、掩盖阶级矛盾的骗术。

  3.2“人民当家作主”的虚伪口号

  越共十三大,依然在高唱“人民是革新事业的中心”。然而,在张美兰一案中,我们看到的,却是资本的意志,可以轻易地左右司法的进程。张美兰的律师,甚至可以公开宣称,政府对其资产的估价“过低”,要求让张美兰本人亲自来处理她的庞大资产。

  与此同时,越南广大的工人群体,例如人数众多的外卖骑手,因为无法忍受外资平台(如Grab)的残酷压榨而频繁地举行抗议,却遭到了制度性的、系统性的忽视。

  这一切都说明,在越南修正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人民”二字,已经被彻底地抽象化、空洞化。在实践中,真正“当家作主”的,是张美兰这样的资本精英,而不是早已被置于被统治地位的、具体的工人、农民和劳动人民。

  四、历史的背叛:从反修先锋到修正主义的当代样本

  越南走到今天这一步,并非没有历史的参照。它恰恰是沿着一条早已被证明是错误的、背叛了革命初衷的道路,亦步亦趋。

  4.1 胡志明的遗志:被遗忘的“马列主义纯洁性”

  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战中,以胡志明主席为首的越南劳动党,曾经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中国一边,批判苏联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反修先锋”。胡志明曾反复强调,要“捍卫马列主义的纯洁性”。

  然而,在他去世之后,特别是“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的领导集团,却将这份宝贵的革命遗产,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几乎是全盘照搬了当年苏联修正主义的那一套“市场社会主义”的破烂,并最终演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历史,开了一个最辛辣、也最悲哀的玩笑。

  4.2 从莫斯科到河内:一条清晰的蜕变轨迹

  从赫鲁晓夫的“三和两全”,到越南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从苏联的特权阶层,到越南的“红色资本家”;从当年对斯大林的攻击,到今天对革命历史的淡化。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无比的、从社会主义蜕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最终彻底公开复辟资本主义的轨迹。越南,只不过是苏联悲剧的一个当代亚洲翻版而已。

  五、主权的让渡:沦为全球资本链条上的新附庸

  修正主义在对内背叛了本国人民的同时,在对外,也必然会走向出卖国家主权、依附于帝国主义的道路。

  5.1 “满足国际要求”的司法妥协

  越南当局在解释为何要取消经济犯罪死刑时,一个重要的理由,竟是需要“满足国际关系拓展的要求”。这无异于公开承认,本国的司法主权,是可以为了“吸引外资”这一经济目标,而进行修改和让渡的。

  为了让外国资本家们能够“放心”地、“大胆”地来这里投资(和剥削),越南当局主动地拆除了可能会威慑到他们的、最严厉的法律武器。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出卖主权来换取资本垂青的买办逻辑。

  5.2“引狼入室”的经济开放

  在这种逻辑之下,外国的垄断资本,自然可以在越南的土地上,为所欲为。像Grab、Gojek这样的外资平台,可以肆无忌惮地压榨越南的劳工,而越南的法律和工会,却对此无能为力。

  因为一旦严格执法,就可能会影响到“营商环境”,吓跑了这些作为“财神爷”的外国资本。其结果,就是本国劳动人民的利益,被无情地牺牲,用来为全球资本的利润报表,增添几个光鲜的数字。

  5.3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列宁曾说,革命会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爆发。而今天的越南修正主义政权,则以其主动的姿态,心甘情愿地,将自己锻造成了全球资本主义剥削链条上,一个听话的、顺从的、可以被随时牺牲的“薄弱环节”。这既是对革命理论的背叛,更是对民族未来的出卖。

  结论

  综上所述,越南女首富张美兰的“免死”,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司法案件,它是越南修正主义路线发展到今天,所必然结出的、一颗硕大的毒瘤。它是一份判决书,宣告了越南当局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领域,对社会主义原则的彻底背弃。

  越南修正主义的本质,可以被概括为三重不可调和的悖论:

  第一,是名实悖论:它头顶着“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名号,行的却是最赤裸裸的资本主义之实。法律和国家政策,已彻底沦为调节和保护资产阶级内部利益的工具。

  第二,是发展悖论:它所吹嘘的GDP高速增长,带来的不是共同富裕,而是触目惊心的两极分化。张美兰的惊天巨富,与数百万贫困人口的存在,构成了一幅绝佳的讽刺画。

  第三,是主权悖论:它的国家机器,表面上看似强大,实则早已在经济上、法律上、乃至思想上,沦为了全球资本的附庸,其所谓的“主权”,在资本精英的利益面前,是可以随时被牺牲和让渡的。

  张美兰的“免死”,是资本的庆典,是人民的葬礼。它雄辩地证明,在修正主义的道路上,绝不可能通往社会主义的光明,而只能无限地滑向资本主义的深渊。对于依然对这条道路抱有幻想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记最响亮的警钟。

  而对于真正渴望解放的越南人民来说,这一事件,或许更能让他们认识到:改良的道路已死,革命的时刻,必将到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