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站是如何处理污水的
水源被严重污染后,对我们人类造成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在日本沿海有一个叫水俣的小镇,因一家化工厂排放了含有甲基衆的废水,致使不少人得了一种震惊全球的“水俣病”,得病者面部痴呆、行动不便,然后耳聋眼瞎、神经失常,最后狂叫而死。在日本富山县还有一种称为“痛痛病”的公害病,也是由于水源被含镉废水污染所致,患“痛痛病”的人,浑身关节疼痛、骨骼严重变形、身长缩短,最后在剧痛中悲惨死去。所以近几十年来,对污水的处理已越来越引起各国的注意。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及工厂都建立起各级污水处理站。
![]() |
污水的处理根据对水质的处理要求,可分为三级。污水的一级处理也称为预处理。在污水处理站引进的污水,通常先通过铁栅过滤,去掉体积较大的杂物,然后再流入污水池中,经沉淀及浮选等过程,把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去除掉。然后再根据污水的性质,加入一定量的碱或酸等化学试剂,将污水中的酸、碱物质中和。我国八十年代末,各城市的污水处理站大多为一级处理。例如杭州市在钱塘江畔建起的一座污水处理站,在当时曾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座,建成的第一期工程即属于一级处理。污水的一级处理可理解为一般的物理、化学法的初步除污过程。
污水的二级处理指的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作生化处理。例如采用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大部分有机质被去除,水中只留下一些无机盐类及少量的悬浮物。目前我国不少新型化工广可达污水二级处理标准。当然,作为企业污水的处理,根据排放污水的不同性质,采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去污的具体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工厂的污水处理还可与废料的回收再利用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治理。
污水的三级处理也称作深度处理,是利用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等方法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有害物。其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臭氧氧化、电渗析、反渗透等等。通过深度处理后,污水可以被净化到工业用水的标准,故三级处理后的水可以再次在工业上使用。由于深度处理的成本较高,因此目前还没能普遍采用。但我国的水资源并不宽余,许多城市供水还很紧张,可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水的深度处理必定会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