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白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李白)原文及翻译

火烧 2022-04-21 06:16:41 1038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原文及翻译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 古近体诗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1【题解】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七年,诗人虽已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李白)原文及翻译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古近体诗)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1

李白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近体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李白)原文及翻译

【题解】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七年,诗人虽已年近暮年,仍想为国排解纷争,建立功勋,而不愿做只知诵读古文的「济南生」,也不愿做隐居山野的长沮、桀溺,表达了诗人不甘老死于阡陌,想要乘风破浪,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

【原文】 有时忽惆怅,匡坐2至夜分。平明空啸咤3,思欲解4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5,九十诵古文6。不然7拂剑起,沙漠8收奇勋。老死阡陌9间,何因扬清芬十?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注释】 1何七判官昌浩:何昌浩排行老七,此时正出任京西北面节度使的判官。2匡坐:正坐。3平明:黎明。啸咤,大声喊叫,在此形容内心十分苦闷。4解:解除,排除。5济南生:伏生,名胜,西汉时人,济南人。西汉时传播《尚书》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6古文:在此指《尚书》。7不然:不这样。8沙漠:指北面的边疆战场。9阡陌:田间小路。十清芬:高洁的品行。夫子:即指何昌浩。管、乐,管仲和乐毅。管仲为春秋齐桓公之相,辅佐齐桓公称霸。乐毅为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为燕国洗刷前耻。冠:超过。出处:出仕和隐居,这里专指出仕。将:与、和。沮溺,即长沮、桀溺,春秋时蔡国的两位隐士。

【译文】 有时忽然会很惆怅,正襟危坐到半夜。只能在黎明时分大声呼喊宣泄,想要为世间解除纷乱。有心想要随风而去,吹散万里阴云。羞作西汉的伏生,九十了还在诵读《尚书》。不能那样,要拔剑而起,在北面的边疆建立奇勋。倘若老死于田间小路,怎能发扬高洁的品行?你就是当今的管仲、乐毅,英才超过全军。我终将与你一起出仕建立功勋,岂能像长沮、桀溺一样隐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