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日常生活的投机化

火烧 2003-12-18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大学生就业困境与投机化现象,分析教育投资过热导致的市场供需失衡,揭示学生在求职中面临的心理与经济压力,强调投机风险对个人生活的深远影响。
    家乡打来长途,要我帮邻居的儿子小李找份工作。再三推托不过,只好说,让小李过来见个面,再想办法。放下电话暗想,小李人长很精神,学习成绩也不错,一向只听邻居夸耀,怎么会找不着工作呢?
    小李来了,讲了讲大学4年的简单经历。3年多以前,IT业还很火爆。小李填报高考志愿时,遇到北京B高校的招生宣传人员,说他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能够拿五、六千元月薪,怦然心动,就报了B校。B校的学杂费加生活费并不算高,省吃俭用,一年也就是1万多。4年的费用,毕业1年就可能还清,多好啊!就这样,全家满心欢喜,东拼西凑了2万元,送小李进了大学。
    然而,现在毕业在即,IT业仍不太不景气。一方面是大量的毕业生涌出校门,另一方面是老企业裁下来的员工还来不及消化,技术劳工市场供应严重过剩。这样,新手进企业,最多也就能给到2000元。刨去吃住行各种费用,1年能省下1万元就不错。学校老师们反复希望他们降低期望值,低薪进入,好好工作,慢慢提升,不要一步到位。小李着了慌,拿着简历到处奔波,至今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就只好捞一捞我这根救命稻草。其实,我也只能安慰安慰罢了。
    小李走后,我在想,小李实际上是技术劳工市场的投资过热的产物。前些年扩招,其实相当于现在钢铁产业、汽车产业里新增项目纷纷上马。高昂的售价(前些年毕业生的高薪)刺激生产投资迅速扩大(扩招),大幅扩招又扩大造成投资品价格急剧上升,即大学学费上升。当产品开始下线时,大量学生开始毕业上市时,大学生这种产品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价格急剧下跌。小李的智慧和学识资源就这样被市场机制给浪费了,正如大量的电视机生产线、冰箱生产线、汽车生产线被浪费一样。
    问题在于,电视机的生产商知道投机的风险,有承受投机损失的心理准备和经济实力。小李却并没有察觉到他的上大学行为已经被投机化了,一旦出现实际上的投机失败后,从心理上到经济上都很难接受。
    这是一个悖论。市场经济将绝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投机化了,无论是买油盐酱醋还是买股票外汇,无论是买房子、找工作甚至是找伴侣。但是,家长在孩子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了一道防火墙,使学生感受不到投机的风浪,也缺乏投机的实战训练,结果,就会出现普遍的投机沮丧症,严重的甚至选择自杀。
    怎么办呢?难道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生活的投机性,我们需要象美国那样让赌博合法化吗?这的确是一个两难困境。

相关文章

  • 时代尖兵点评最新资讯(20121120)
  • 马也:9月国际纪事
  • 写给诋毁毛泽东的人们
  • 猴王:每日最新国际国内资讯解读(3月30日)
  • 让人迷乱的某些社会现象
  • 诗两首
  • 看中国国内这部分内奸的伎俩
  • 财经资讯:奥巴马抛弃凯恩斯主义
  • 猴王:本周国内国际局势分析(2月5日)
  • 庄大明白和小糊涂等对侃录  (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