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曹征路小说 | 古风臆谈·九章 之 移山

火烧 2019-04-0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曹征路小说《古风臆谈·九章》第四篇《移山》连载,讲述愚公移山故事,融合历史与想象,展现坚韧精神,引发思考,类似鲁迅《故事新编》风格。

  今天继续连载《古风臆谈·九章》第四篇《移山》,【点击阅读第一篇《创世》】【第二篇《疏水》】及【第三篇《辩疑》】

  曹征路老师的历史小说《古风臆谈·九章》——顾名思义,共九篇短篇小说,九章里的每一篇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感谢曹老师的慷慨,这些小说都是首次发表。

  小说从任何角度看都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鲁迅先生当年不仅写出了新意,也使这些作品成为不朽名篇。

  深信曹老师的作品也同样能够带给我们启发与思考。”

  作者:曹征路

  编辑:不周山

  

  四、移山

  起初,不过是想修一条路,能到豫州近一点。老人经常上山,知道王屋太行方圆七百里,高有七八万尺。从冀州到豫州需绕路,要走一两年,能有一条路翻过山就好了,老人时常这样想。老人快九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便跟家里人商量:我们全家出动,修一条路直达汉水南边,到那时你们去豫州就跟玩似的,一点都不累。儿孙们也知道这件事不容易,但考虑到他们也有子孙后代,便顺从老爷子,反正力气不用白不用,到晚上黑灯瞎火睡一觉力气又来了,都投了赞成票。小孙子更是欢呼雀跃,好吔好吔。只有老太婆骂老头子吃饱了撑的,说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没有路,你能把太行、王屋挖通吗?何况那么多土石你把它扔到哪去呢?难怪人家都叫你愚公,你真是蠢到家了。老人发火道,你只管做饭送饭,你知道虾子打哪头放屁。老太婆也厉害,说,打你嘴里放!

  说笑归说笑,这一家人第二天就带上锄头畚箕上了山,挖的土石都用畚箕挑到了渤海边。那时渤海湾离冀州不算太远,挑一个来回也就十天二十天。村里有个姓京的寡妇,她儿子乳牙才换了没几天,也吵着嚷着要运土去渤海,冬天出门回来家已经入夏了。这事儿不大,但影响了四邻八村的老百姓。都说,修路是个行善积德的好事,人家能做咱们也不能干看着。于是参加挖山运石头的人越来越多,很快那路就像模像样地伸进了山里。

  

  河湾村有个好抬杠的老头,人称智叟,说个啥事情都能道出个子丑寅卯来,学问大,是个能豆子。见众人都一窝蜂似的跟着挖山修路,不怎么搭理他,忽然就觉着本来应该属于他的点击量都被愚公抢走了,有点不服气。众人之事本该聪明人说话才对,现在都跟着一个傻子跑,成何体统?有一天便趁着人多的时候,把愚公堵在村口,拍着手唱:稀奇真稀奇哎,一个蛤蟆四两气哎,鼓起肚子吹牛逼哎,不知自己在井底哎。

  愚公抓抓头,你是在说谁呢?谁又招惹你了?

  智叟板下脸说,我是好心劝你一句,八老九十的人了,别找不痛快,尽干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事。

  愚公说,我干什么了,惹你生这么大的气?

  智叟说,人家都叫你愚公叫我智叟,你承认不承认?

  愚公说,承认承认,你学历高文凭硬,是比我聪明。

  智叟拍拍腿,哎,这就对了。凭你的年龄,你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拔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愚公说,论学问你是比我大,可眼边的事怎么就看不见呢?连孤儿寡母都知道,山上的土石挖掉一点就少一点,谁也没见山还长高了,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一起来修路。大家一起挖山不止,总有一天能成功。

  智叟见说不服他,陡然就发火了:告诉你吧,高山大河不是无缘无故长成这模样的,那都是老天爷的安排!你这么干,是想改变老天爷定下的规矩吗?

  愚公在北山这一带也是出了名的犟脾气,说你非要抬杠,我还就跟你杠上了。我不但要修路,我还要把山搬走呢。你能耐你嘴巴大,你跟老天爷讲理去吧。

  智叟一跺脚,说好,我一定把话带到。你死在眼前了还嘴硬,打雷你小心炸着,刮风你小心呛着!

  愚公大喊:就是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子子孙孙都要挖下去,不愁挖不平它!

  智叟叫他说愣了,居然想不出话来回他。

  

  他们不知道,这王屋山还真的有神,蛇神。王屋王屋,是王的屋子。那是东半球的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安排蛇冬眠的地方。本来这些人到山上修路就搞得蛇神寝食难安了,听到他两个吵架就愈发不踏实。蛇神就上天去跟玉帝诉苦,说有这么个人这么个事,他居然不听聪明人的话,还要把山挖平。

  那时玉帝刚刚上位,神界的秩序还没理顺。见蛇神的舌头很灵活,一伸一缩吐沫乱飞,那个样子弄得他有点烦。玉帝叹惜道,人世间还真有这么蠢的人,也算是一个稀有品种啊。

  蛇神说,他真要这么闹下去,那天下的蛇都成孤魂野鬼了。蛇们没地方睡觉事情小,规矩坏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玉帝说,女娲创世之初就不愿意管事,她死后又化作自然之母,这是讲究天地造化顺其自然啊。这个傻子既然不服天意,你就叫那个智叟给他带个话,做事不要后悔。

  过了些日子,智叟果然传话给愚公,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愚公怔住了,说你在说啥呢?我凭啥后悔?你看这满山干活的人,挖山的挖山,铺路的铺路,运石的运石,他们都知道齐心合力的道理。大冷天的,你瞧他们身上那些汗,比下一场雨还痛快呢。你要想吃蛇肉,回头我给你捎两条来,冬至的蛇,大补!

  蛇神哭丧个脸来到天庭,苍天啊大地啊,我可怎么办啊?

  玉帝不答,招手叫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天帝解释道,你发什么愁啊,你还当你的神,换个地方还守着你的王屋山。还有什么牛头啊马面啊,都还各司其职。规矩还是规矩,人间还是人间,诸事自有定数。那个叫愚公的人不是说,他死了还有儿子吗,儿子还有孙子吗?那好,你叫那个智叟再传个话给他:我倒是想看看他的儿子孙子,到底能怎么样。不行我叫夸娥氏再把山搬回去呗,到时候两座山如果不够用,搬三座四座也不一定。然后他们睁大眼睛对人间看。

  

  几乎是一夜之间,冀州到汉水南岸,都没有山岗阻隔了,变成一片沃野。人们奔走相告,说愚公感动了老天爷,把山移走了。人们放炮仗的扭秧歌的,烧香的磕头的,跑马的圈地的,吹喇叭的抬轿子的,干什么的都有。连那个寡妇的儿子,新牙还没出齐也戴上了长翅膀的帽子。

  后来,这个话智叟果然传给了愚公,他的冷笑于是一代接一代凝固在后人的眼神里。

  愚公听了,有点忧伤,这忧伤就像一首诗,也一代接一代地传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