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征路小说 | 古风臆谈·九章 之 疏水
曹征路老师的历史小说《古风臆谈·九章》——顾名思义,共九篇短篇小说,九章里的每一篇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感谢曹老师的慷慨,这些小说都是首次发表。
小说从任何角度看都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鲁迅先生当年不仅写出了新意,也使这些作品成为不朽名篇。
深信曹老师的作品也同样能够带给我们启发与思考。”
作者:曹征路
编辑:不周山
二、疏水
禹爷背着褡裢回家去,一路心情不错。褡裢里装着鹿肉干和一张黑熊皮,这都是他在离家一年里亲手做下的,是他给涂山氏准备的小礼品,他很愿意妻撅起嘴扭着腰,哼一声谁稀罕呀。他知道这就是涂山氏开心了,开心才会做出这种小样儿来。女人跟男人不同,他的妻与别人尤其不同,特别是临行前那一夜的缠绵,那小猫一样的叫唤,到现在还在他胸膛里荡漾。他成亲四天就离家了,他的儿子启如今已经满地爬了,到现在还没能见上一面。涂山氏捎信来问,你造的小人要冒头了,叫个什么名好?当时他正在思忖一件大事,便脱口说,启!开启的启,启动的启。现在眼看就能见到儿子了,自然看什么都顺眼,连恶犬的狂吠听上去也带着家乡的地瓜干子味儿呢。
转过一个山嘴,就能望见自家的山洼了。那是一个白云缭绕的去处,春天满山的红,秋天满地的黄,到了冬天又是遍地雪白满心的素净。他琢磨着差事完成以后,一定要把家门口围上一个鹿圈,儿子想喝奶就钻到母鹿肚子底下喝,想吃熊肉了就到对面大荒山去猎,他觉着过日子一定要这样过,这样的日子才叫滋味。
可是还没进山呢,就被一排官轿拦在道边。他们跪在地下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恭迎禹老爷巡查故里!在他们身后还站着自己的老岳丈老涂山,还有大舅子小舅子,一个个把嘴呲得像喇叭花。当初他与涂山氏在山中野合,就是被小舅子现场摁住屁股的。那时父亲鯀刚刚被舜帝发配不久,来带走他的正是这几个官人。老涂山把他骂得狗血淋头,意思是罪犯的儿子就是罪犯,癞蛤蟆下的种连蝌蚪都算不上,还想吃天鹅肉,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幸亏那时涂山氏死活要跟着他走,才算保住了面子。但这件事总归不是那么光彩,好像老婆是偷来的,让他想起来就窝心痛。
好在老岳丈会来事,说是过去的事早就翻过篇去了,小孩子恶作剧还能当个真吗?大家都说是啊是啊。现如今贤婿又接鯀老爷的班了,怎么讲也该到庄上喝两杯,算是接风算是赔礼算是补办,怎么算都可以,何况还有地方上领导呢。禹爷思忖也对,怎么讲也是自己一家人,难道涂山氏还要怨恨一辈子不认爹吗?谁知一顿酒竟然喝出遗恨来。
开头,倒还都是暖心的话。老岳丈,大舅子小舅子,还有几个官油子,轮番哄他开心。让人顿觉乡愁依依岁月静好,情是故乡的真。说到鯀老爷为国治水九年,没有享过一天福,最后竟落到发配的下场,禁不住全体嚎啕大哭。本来还想把涂山氏接回来住几天的,禹爷觉得还是自己给她一个惊喜好,便就作罢。酒至半酣,话题忽然转到无限光明的宏图大业上,禹爷才惊出汗来。原来家乡也有了湮水堤坝开发公司,大舅子成立了芦苇石料专卖行,小舅子也搞了一个夯土科技工程队。他们说,禹爷你治水治到哪我们的公司就开到哪,专业服务一条龙,誓与洪魔斗到底!
这样,禹爷只好假装肚痛要拉屎,从茅房翻墙而去,连褡裢都没敢带。他也不敢回家了,他知道这些人一定是紧追不舍的,万一涂山氏也心动了要他带上父子兵亲兄弟,他该如何是好?其实他让官船停在江心,趁着月色悄悄离开,就是想简出夜行,自己和老婆孩子快活两天的,没想到还是被这些人发现了。不但发现,还逼他往坑里跳。
第二次过家门,是因为救灾。那时他刚刚从积石山下来,忽然接到舜帝命令,要他先解京城之危。原来数月大雨,伊洛两河暴涨,京城已成孤岛。城内人心惶惶,一些老臣纷纷抱怨舜帝用人不当,说当年尧帝就看出鯀爷无能,无能之辈岂能生出有用的儿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是千古不变之真理。这位禹爷治水比他老子还蠢,他不去河边堵住黄汤,反倒天天去爬山!舜帝心烦,又无可用人才,只得招禹爷回京述职。不过舜帝仁慈,传口谕批给禹爷两天探亲假。
这一年来禹爷确实在爬山,登过岐山、荆山、嵩山,上过太行山、雷首山、太岳山、大别山,还有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他登上众山看清了天下形貌,知道大多山脉自西而东。他跨过秦岭淮河,明白了雨水也分南北。可惜众人不解。他们说,禹爷禹爷,谁都知道蛟龙闹水的道理,龙的老窝真的不在山上,你往山上跑能管住它吗?禹爷始终不答,问急了,皸黑的面庞如铁板裂开一般,半天才蹦出一句:我想知道我爸爸败在何处。
他的治水衙门设在木排之上,顺着伊水途经家乡,本可上岸的,不料遭到灾民抢劫。好在他的衙门清苦,也没有多少吃食,那些灾民呼啸而来转瞬散去,有惊无险。这事令他百思不解,这一带离京城不远,面朝最富庶的大平原,即便受灾也不至于饿成这样,不是急眼了怎么会聚众作恶呢?募然回首,眼睛盯在案头一只敲破的陶碗上,那缺口处的漏水正顺着案板的缝隙流下来,一滴一滴落在木排上,震耳欲聋。禹爷大叫,开船!
在京城,舜帝上意思是让他跟大臣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去堵水反而去爬山。禹爷不善言辞,但手还是要握一握寒暄一下表示礼貌的,只是他的手长满铁钉一样的老茧,夹得这些人很不舒服。
其实不用开口,他们要说的话都写在脸上,尾巴一翘就知道拉什么屎。高帽子无非还是那几顶,鯀老爷一辈子呕心沥血治水九年不容易啊,是啊是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啊是啊。如今发配羽山真的是……希望你能替他立功赎罪……是啊是啊。可如今你看看你干的是啥?而那些星象天师鸿博大儒们,个个学问高深引经据典风度翩翩,炼石补天难道不是补天之漏么?积芦灰止淫水难道不是湮填之理障水之法么?帝借息壤与你难道不是让你把水堵在城外吗?巨龙围困京城难道不是上天震怒吗?刁民趁机妖言惑众犯上作乱难道不是民粹主义泛滥吗?斩黑龙立四极难道不是告诫你维稳第一吗?言毕集体还摆了一个宽袍大袖抹脖子的POSE。
禹爷听得头大,一屁股坐在地上,傻傻地问:各位大人吃粮食不?
吃啊,天天食肉糜不符合营养之道,还应配以粗粮菜蔬,补充VC。
那么请问没有水怎么种粮食?
没有水么……择水而居……結庐而稻菽兴也。
再问一句:你们真的认为恶龙潜于水吗?
是啊,不然谁在河里兴风作浪呢?
禹爷抚掌大笑,我知道我爸爸错在哪了,他就是被忽悠了,信了你们这些人的胡说八道!他天天堵缺口筑高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填西洼,安能不败?我告诉你们吧,龙之身在河,龙之首就在众山之颠,我华夏大地西高东低,自成一体。你们把手伸出来,能看清手掌纹吧,可你能看清大地的纹路吗?你们不能,我能,因为我爬过那些山!只要疏通百川,引水入海,众水自然驯服,然后因水设田造福万民。你们肚子里有屁也知道放出来就舒坦一点,不然憋着难受,这跟疏水的道理是不是一样的?听不懂?
辩论大会胜利结束。舜帝说,是堵是疏我不管,我只要你把洪涝治住,不然你父亲就死在羽山吧,死后也不要回家。他本来还想争辩几句,可舜帝已经不耐烦了,挥动枯枝一样的手臂说道,去吧去吧。他明白,关于湮和疏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大半年,舜帝的脑袋眼看着就缩成了核桃仁的形状,只好又把话咽回去。正待出门,舜帝又把他叫回来,问:你老婆很漂亮?是。你真的没回去过?是。舜帝把口水吞得咕噜一声响,再也不吭。他心想舜帝真的是老了,究竟你是啥意思?想讲你就讲嘛,含在喉咙里算什么英明领袖?再说我老婆漂亮不漂亮,关你屁事?
第三次过家门是他疏通伊洛两水的日子,扒开了积年湮堵的黄河,京城一带的内涝终于退下。舜帝高兴,引百官游龙门,又问到他回家的事。他真的很累真想回家,可是不能,那时已经到了劈开龙门山的关键时刻。伊水被他从熊耳山引出,只要导入黄河,这里就是沃野千里,成为一个大粮仓。那时,禹爷已经找到伊阙,只需凿开80步宽的口子,既省工又省力,水就过去了。正是功败垂成之际,他怎么能回?
龙门终于劈开,众山拱卫的中原大地上,百河归位,平缓东去。此后又依地势水文物产,将中原划为青、冀、徐、兖、扬、梁、豫、雍、荆九个州,筑九鼎以纪其事。禹爷少小出山治水,到这时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三年。
这一年,舜帝也老了,决定退位。舜帝有九个儿子,众大臣推举老大商均继位。可舜帝却突发奇想,要众人都脱鞋卷裤腿,然后让禹爷也光脚光腿立在大家面前,众皆骇然。原来禹爷两腿汗毛褪尽,指甲脱落,脚趾翻卷,宛如一对褪了毛的熊掌。舜帝说,国以农桑为大,治水就是治国,疏水就是疏民心顺民意,谁能顺民意得民心谁就是国君,言毕拂袖而去。
十三年来,禹爷第一次听到这个干瘪老头说出表扬的话,顿时热泪喷涌,溅出数尺。
而此刻,禹爷的老婆涂山氏正在山顶眺望,数年积怨等待使她的嗓音变得很粗,她吼出一个字:籲——
据说,这嘶哑苍凉的吼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刻最单纯最孤独最怪诞的第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