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问到做再到旁边笑,这真的是大气慨、大丈夫
毛主席一生所作的诗词虽然不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比较经典,而这其中经典当中的经典莫过于《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这四篇诗词。
我们今日看来这四篇是主席他人生态度的几个重大的转折点,是其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重大的转折点。
诗词言志,毛主席通过这些诗词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宏伟大志。
当主席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就立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志向。毛主席在长沙求学的生涯让他萌生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样一个极具分量的问题出来。
而问也只是问,这个时候的方向、目标、行动方案等也并不十分明朗。但是这种气吞山河的问就足以让诗人的毛主席走向了一条非凡的路,乃至后来中青年时候的毛主席就创造出来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样豪迈的诗词。这其实就说明他已经找到了行动指南、行动方案了,就是在过去有着重大的挫折,但是从不言败的、有着天当帐、地当床、超乐观精神的他誓言要:而今迈步从头越。
而此诗词是主席作于长征的途中,而这是一支被几十万部队围追堵截、被迫一路逃亡的部队,不少人对于前途已经没有多少信心了,可毛主席越是艰难就越乐观。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因此红军才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这可是空前绝后的壮举,而诸如长征这样的奇迹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可真的是不少的。如后来的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
当长征结束的时候,中央红军就到达了陕北。为了解决生存发展问题,所以毛主席决定东征。在东征时主席创作出来了家喻户晓的《沁园春·雪》,而这首诗词被人当成是毛主席有帝王思想,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央红军才不足两万人,而且和张国焘的红军还处于分散乃至有分裂的危害中,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小日本要全面侵华的前夜。那个时候的这种状况就是再牛的人也不得不要去量衣裁缝,可毛主席心中竟然有如此的大气概,秦皇、汉武等古代英雄豪杰皆俱往也,而今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这就比而今迈步从头越就更进一步了,这已经不是逐步从头越,而是在气吞山河、在创造新的世界了。
词中出现了许多帝王的名字,而这些人在毛主席的眼中也不过是过往的风流人物,已经是昨日黄花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一般人眼中就认为毛主席自视清高,把自己凌驾于所有的古英雄们,可知情的人知道毛主席所说的看今日人物指的就是人民,而他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带头者而已,就一如汉武帝也是古代精英在某个时期的代表,其代表的是一股由贵族组成的国家力量,而这些贵族乃是剥削阶级,所以其总代表的成绩相比于今日要消灭剥削制度、让人民当家做主的革命来说,这自然是: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也只有人们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毛主席相信人民、依靠人们而非精英,所以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的丰功伟绩也是与日月同辉的,也正是因为毛主席靠的是人民,所以当抗日最艰难的时候,共产党的地盘反而越来越大,而国民党反而越来越少。当苏联被德国入侵以后,这个时候连王明都带头高喊:“毛主席万岁!”,因为这些苏联派看苏联大势不好,可没有了苏联做靠山,因此就让他们很担心,而今后也唯有靠毛主席才能撑住局面了。
确实,也正是毛主席依靠人民而不是靠苏联,所以他才能最终让中国的一切的不平等的旧条约得以废除;让英美等国的军队至1949年以后不敢再在中国的内河、近海里耀武扬威了;而通过抗美援朝援越让中国获得了大国强国的地位、后来成为世界三强;而中美的联合更是深刻地左右着包括如今的世界形势的发展的。而这一切都是毛主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努力的结果。
当然,毛主席也深知革命无后继力量、革命不得继续,那么再大的功劳、成绩也会因为半途而废而变的是没有什么意义,也因此他才会创作出《卜算子·咏梅》这一首词来,他这种甘于为后来人当铺路的精神是让人敬佩的。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年毛主席指定刘少奇为继承人,毛主席也一直在辅助他。刘在土改时过于左倾,主席为不影响刘的地位,所以在当时纠左的时候会没有把矛头指向刘,并没有追责以免影响刘的工作和地位。
后来,在著名的庐山会议上,当以刘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和以彭德怀为代表的武官集团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时,毛主席为了图文治天下而选择了偏文治武。而这等于亲自为刘文官集团挡了子弹了,而这一挡,那可真的难以洗白了,如今大家公认的就是彭德怀就是海瑞。没有办法,当年以刘为首的文官的吃定毛会以文治为核心的,所以才会咬住彭德怀不放,而在两择一的两难抉择当中毛主席被迫选择其一。
刘为何非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彭德怀抓住了文治当中出现的大食堂、共产风等左倾现象不放,而一旦追责,那作为具体的负责任的刘等人就会为之负责并因此可能被赶下舞台,也因此他们自然会以彭和苏联勾结作为反击,而一个掌握军权者一旦有异心,那可不得了了,也因此这就注定了彭的悲剧。
彭德怀不懂政治,可偏偏要热衷于搞政治,谁让你自己不避嫌的和苏联人扯不清呢?可如今同系一脉的文官集团的既得利益却刻意隐去这一段情况,把彭德怀为民情愿、要去纠左给摆出来,以此让大家认为毛主席真的是老糊涂了:你看他竟因此对彭德怀进行罢官、让其靠边站、批评他、搞臭他。
也正是毛主席在那时被黄袍加身、身不由己,在两难当中选择其一,所以那时也就依然由左的一套得以继续了,这就加剧了那三年的困难了,这样也就让毛主席的形象更差了。而后来为了让刘集团更好干活,所以毛主席又一次主动承担的责任,在七千人大会上做自我批评了。
那时具体的操作者因为其操作不当而造成问题,但是他们却不如毛主席那样的高风亮、不做自我批评。而他们看到了左倾严重后果,因此后来就又是从这个极端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去了:竟不惜背叛马列主义的框框、宗旨了,出格地以私有化去刺激经济的发展了、搞三自一包,还说要让资本家过来剥削去发展经济。就这样搞,搞着搞着,终于也就让毛主席感到刘就是一个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如果任由他这么搞,那中国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天下,成为地地道道的、最恶劣的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了,也因此他才会发动文革把刘和他的集团拿下。
毛主席一直想达到梅花的那种的:它在丛中笑的境界,可事实上是整个中国竟然是:毛泽东之后再无毛泽东,这就让他这一愿望也就落空了、让他感叹运去英雄不自由、不得不鞠躬尽卒、死来后已了,而这又被一些被毛主席所整的集团污为自私、不肯放权。
是的,也只有后继有人才能真正做到:它在丛中笑。主席的一生,从问苍天再到看今朝,都是搞得非常好,也唯有丛中笑是真的让人笑不起来。而反思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他自己确实是很过硬的,但毛主席之后,毛主席是没有找到过硬的人,后来中国的再无毛泽东的现实造成了他所开创的事业因为后继乏人而冷场。而人民事业、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是人类的最高的理想和目标。
如何突破毛泽东瓶颈?也就是如何突破毛主席之后没有毛主席的现象呢?对,就让这个大公无私者的毛主席长命万岁,而这样说起来是会让人不可思议的。但事实上这是可行的,对,最高领导者如果是信息系统,那他不但最大公无私,还真的能够万岁。这样毛主席真的能在从中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