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谁有利?(2)
文章分析改革开放后生产生活资料的政策对资产阶级有利,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利润导向,对比毛泽东时代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的生产方式,揭示改革开放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
对谁有利?(2)
——吃喝穿住
我们首先看看吃喝穿住的政策对谁有利。
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以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消费。
改革开放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采取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的两种形式。生活资料的消费是化钱消费的方式。
例如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蛋菜。主要的粮食生产是以集中生产为主,也就是说在全国产量区,主要靠大块土地集中生产,这种生产集中了财力物力,由私人负责经营,这就是种粮大户,他们包租土地,制备农业生产资料,雇佣农业工人。无容置疑,这种生产主要是为了赚钱,因此,这种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与此同时,也有全国分散的独立农户的农业生产,他们是在小块土地上,利用简单的农具,利用自己的家庭劳动力生产。它们是在商业性农业的条件下生产的。农民生产出来拿到市场上出售的(包括批发商、小商小贩等),可见这些生活必需品,都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农副产品只有用钱才能享受。人们需要的理发、小手工业品等也是这样,它们是分散的手艺人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工具为市场生产商品,这些小商品,也必须用钱购买才能消费。
如何看待这种小生产呢 ?在这里,无论农民还是小手工业者,他们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和自己的劳动力,为市场生产商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赚钱。但是他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本质的区别。从他们为了赚钱从这一点上看,他们又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没有区别。他们为了赚钱就把自己既当做资本家看待,又把自己当雇佣劳动者看待,他们自己既生产剩余价值,又获得利润。尽管这样看是不尽合理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切货币、一切生产资料都是以资本的面目出现,一切劳动都是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出现。所以作为独立农民和个体小手工业者,也就把自己的生产当做资本主义生产来进行。事实上,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当自己的货币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们就会扩大自己的生产,会雇佣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的生产。实际情况是,这种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大多数人则不得不进入雇佣工人打工的行列。既然独立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生产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那么一切为了赚钱雇佣工人生产这些生活必需品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这种生产自然是对资产阶级有利,而不利于无产阶级。
又例如衣服,衣服是轻工业的产品,轻工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轻工业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时候,衣服,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资本家生产衣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穿的需求,而是为了赚钱。所以,资本家把衣服投入市场,是为了尽快卖出去,收回成本和利润,进行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人们消费衣服,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资本家实现利润。所以人们消费衣服,对资产阶级有利。
再例如房子,房地产业不仅是是资产阶级赚大钱的手段,而且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是龙头企业,在它的带动下带动了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一切行业。并把把这一切行业都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房产品的价格任意定价。这样人们买房一方面看似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实际上却是为了帮助资产阶级实现高额利润服务的。因此房地产业对资产阶级有利而对无产阶级不利。
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中生产生活资料,并不是为了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赚钱。这种把生活资料作为资本来生产,就是把生产变成了赚钱的手段。这种手段,毫无疑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仅仅对资产阶级有利。
改革开放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奋斗目标,就是资产阶级把生产生活资料作为赚钱的手段的政治保证,因此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毛泽东时代与此相反,是把增加生活资料的数量和品种作为目标,就是无产阶级把生活资料作为满足需要的的政治保证。因此,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我们的结论就是:改革开放生产生活资料是为资产阶级赚钱服务的,是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是对资产阶级有利的。毛泽东时代生产生活资料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是为了发财致富,因此,是对无产阶级有利的。
劳动者
2009年10月27日
——吃喝穿住
我们首先看看吃喝穿住的政策对谁有利。
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以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消费。
改革开放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采取集中生产和分散生产的两种形式。生活资料的消费是化钱消费的方式。
例如生活必需品粮油肉蛋菜。主要的粮食生产是以集中生产为主,也就是说在全国产量区,主要靠大块土地集中生产,这种生产集中了财力物力,由私人负责经营,这就是种粮大户,他们包租土地,制备农业生产资料,雇佣农业工人。无容置疑,这种生产主要是为了赚钱,因此,这种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与此同时,也有全国分散的独立农户的农业生产,他们是在小块土地上,利用简单的农具,利用自己的家庭劳动力生产。它们是在商业性农业的条件下生产的。农民生产出来拿到市场上出售的(包括批发商、小商小贩等),可见这些生活必需品,都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农副产品只有用钱才能享受。人们需要的理发、小手工业品等也是这样,它们是分散的手艺人或小手工业者用自己的工具为市场生产商品,这些小商品,也必须用钱购买才能消费。
如何看待这种小生产呢 ?在这里,无论农民还是小手工业者,他们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和自己的劳动力,为市场生产商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赚钱。但是他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本质的区别。从他们为了赚钱从这一点上看,他们又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又没有区别。他们为了赚钱就把自己既当做资本家看待,又把自己当雇佣劳动者看待,他们自己既生产剩余价值,又获得利润。尽管这样看是不尽合理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一切货币、一切生产资料都是以资本的面目出现,一切劳动都是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出现。所以作为独立农民和个体小手工业者,也就把自己的生产当做资本主义生产来进行。事实上,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当自己的货币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们就会扩大自己的生产,会雇佣工人进行资本主义的生产。实际情况是,这种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大多数人则不得不进入雇佣工人打工的行列。既然独立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生产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那么一切为了赚钱雇佣工人生产这些生活必需品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这种生产自然是对资产阶级有利,而不利于无产阶级。
又例如衣服,衣服是轻工业的产品,轻工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轻工业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时候,衣服,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资本家生产衣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穿的需求,而是为了赚钱。所以,资本家把衣服投入市场,是为了尽快卖出去,收回成本和利润,进行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人们消费衣服,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资本家实现利润。所以人们消费衣服,对资产阶级有利。
再例如房子,房地产业不仅是是资产阶级赚大钱的手段,而且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是龙头企业,在它的带动下带动了与房地产业相关的一切行业。并把把这一切行业都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房产品的价格任意定价。这样人们买房一方面看似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实际上却是为了帮助资产阶级实现高额利润服务的。因此房地产业对资产阶级有利而对无产阶级不利。
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中生产生活资料,并不是为了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赚钱。这种把生活资料作为资本来生产,就是把生产变成了赚钱的手段。这种手段,毫无疑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仅仅对资产阶级有利。
改革开放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奋斗目标,就是资产阶级把生产生活资料作为赚钱的手段的政治保证,因此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毛泽东时代与此相反,是把增加生活资料的数量和品种作为目标,就是无产阶级把生活资料作为满足需要的的政治保证。因此,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不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我们的结论就是:改革开放生产生活资料是为资产阶级赚钱服务的,是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是对资产阶级有利的。毛泽东时代生产生活资料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不是为了发财致富,因此,是对无产阶级有利的。
劳动者
2009年10月27日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