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缺失了“主义“?--”也聊点“主义”的话
是谁缺失了“主义”?
--也聊点“主义”的话
读了孙锡良先生的《关于“主义”的闲聊》,认为其许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虽然以闲聊而聊主义,正如一网友留评所说,“虽然文章调子看似低,然而思想境界却很高。革命的大道理说的不多,但阐述的很深、很透。”是的,“这样的人往往革命性最强、胆子最大,也最可靠。”
孙锡良先生其实在如鲁迅,说着一些一般人认为是疯话的“疯话”,但是,句句却一针见血。当然也有带了过于悲哀的情绪或者叫过于迷茫的无助况,这不足取。在这里,本人借着这个话题,也聊点“主义”
1、工农大众的教育与组织问题,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或者说是首要问题。毛泽东的伟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不仅看到了温含于中国工农大众中的觉悟的基础,而且行动了起来,投入到了发动工农、组织工农,带领工农推翻旧中国制度的伟大实践之中。于是在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伟大跨跃。从而打破了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必然形态的结论。
2、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的问题,并不在于工农大众是不是没有了觉悟,而在于中国共产党还有没有保持坚定的社会主义思想。一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已经使得许多的共产党人走在了修正主义的路上去了。这是最要命的重要问题。
3、如果仅仅把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仅视为防止中国走向复辟,那还是浮浅的。同样,如果仅仅把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看作是党内路线斗争的需要,也是浮浅的。毛泽东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叫嘱咐,绝对不是一句权宜之计的要求。
4、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是深重的,理性的,是具有着伟大思想的的理论家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是站在了历史至高点审视社会主义走向和实现(发展)方法方式的战略性视野。那些无视社会主义社会还是阶级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只看到发展物质生产才是社会主义目的的理论,说白了,只是如同儿童刚起步成人时的那样一种自以为是的高见。到头来,不仅害了工农大众,也害了中国共产党,害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这种现象已经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比较突出地出来了。
5、因此,我认为,当前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问题,不在于工农大众的觉悟,而重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是否具有真正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态度和方向坚定不坚定的问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