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9-8)
网络时政文摘( 2010-9-8 )
食品安全屡失控 皆因专款被挪用
建公园豪掷亿万 助民生一毛不拔
吟大地:深圳出路惟「民主反腐」
迴避许宗衡亦是死路
全球华人都会怒吼
北京菜价赶超香港 老百姓叫苦不迭
...................................
食品安全屡失控 皆因专款被挪用
东方日报
内地食品安全问题成堆,已成为当今国耻。为整治问题食品,中央政府下拨大量专款,要求地方专款专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但没想到有的地方政府竟将食品安全专款当作唐僧肉,瓜分挪用。
河南省审计厅最近一项审计调查显示,近几年该省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佔挪用,有些地方以专款购买车辆,有些地方用专款发放补助,有些专款甚至用来盖楼房。作为主管单位的省农业厅也挪用项目资金四百多万元用于建设新办公楼。
难怪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畅通无阻,原来食品安全监管当局不在忙监管,而在忙盖楼,不把专项资金用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上,而是用在购买轿车、发放补助上。靠这样的官府衙门监管食品安全,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不横行才怪!
化公为私 盖楼买车
民以食为天,食以淨为本。吃上乾淨、衞生、无毒、无害的食品,本来是每个公民最起码的生活保证,但这些年来,中国问题食品氾滥成灾,大米注毒、蔬菜注毒、水果注毒;家中养的、水里喂的、山上长的、天上飞的统统不安全,几乎没有甚麽可以让国人放心吃的食品。
在百姓的炮轰声中,质监当局觉得很无辜,认为政府投入太少,监管经费不足,无法对食品进行高频率、大范围的检查。然而等到中央拨款后,质监当局却又忙着瓜分检测专款,化公为私,热衷经营小集团利益。从小处说,这是官员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挪用国家专项资金;从大处说,则是当局漠视公众生命健康,把食品「安检费」变成部门「零用钱」,这与谋财害命有甚麽分别?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得不到保障,与监管当局的不作为、乱作为,甚至包庇纵容密切相关。无论是前年河北三聚氰胺毒奶粉,还是近期湖南致癌茶油,莫不是如此。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监管当局抱怨检测能力跟不上,现在要建设检测项目,却不尽力而为,如何让人相信监管者?
所以,当局对今次挪用食品安全专款丑闻的处理,不应该只追回挪用资金,还要追问挪用者对老百姓的责任感到底哪里去了,并且实施严厉的问责制度,将所有挪用专款者绳之以法、公诸于众。同时,建立和完善对监管部门的监管制度,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氾滥,积重难返,表面上是不法之徒胡作非为,实际上是官场腐败糜烂的延伸,也证明政府执政能力之低劣。就像山西矿难、东莞黄业屡禁不绝的背后都是因为官员的纵容与包庇,因此,欲治问题食品,先要清理官场,而要清理官场,首先要建立一套透明、公开、有压力的政治体制。
建公园豪掷亿万 助民生一毛不拔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政绩冲动 权贵盛宴
内地地方政府对于政绩工程大手大脚,不惜一掷千金,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却缩手缩脚,甚至一毛不拔。当局厚此薄彼,与其说执政为民,不如说执政为己。
据内地媒体报道,四川成都市为提升城市形象,举办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三年前掷重金二十亿元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近日当局却以不适合永久举办活动为由,又宣布公园大搬家,再豪花逾四十亿元新建非遗公园,改名国际非遗博览园,佔地一千七百八十亩,规模远超旧园等级。而被弃用的旧园一片凋零,大部分彷古建筑已被閒置,屋内仍堆放非遗节曾用过的装饰物,只有部分餐馆、茶坊和商店继续营业。
高达二十亿元的百姓血汗钱仅仅三年便打了水漂,如今又要再花四十亿元建设非遗公园,成都当局可谓财大气粗,如果将这些钱花在百姓身上,可以办多少实事啊?假如政府将这些钱用来盖保障性住房,又有多少基层市民可以入住新居,不再为蜗居而苦恼呢?
其实,类似劳民伤财的做法在内地屡见不鲜。江苏南京当年为举办全国运动会,兴建了一座亚洲规模最大的赛马场,如今也是一片荒野,沦为停车场。陝西西安投资一百二十亿元的大明宫遗址国家公园,临近开园之际,突然大举拆除园内已落成的建筑,包括多尊用进口不锈钢板建造的城门标志、几层楼高的宫殿和大理石凋像,连铺好石块、草皮的广场等都要挖开重建,据估算,被拆除的建筑至少值数千万元。
政绩冲动 权贵盛宴
成都当局劳民伤财的做法,无非是给官员脸上贴金,打造政绩工程,方便今后升迁。自从北京申办奥运,上海申办世博,广州申办亚运,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后,内地各大城市涌现争办盛会的热潮,不惜血本打造中国一流、亚洲第一的各类标志性建筑、公园,以吸引外界注意力。然而,这类政绩冲动的背后,大多数是长官意志,缺乏科学决策与规划,官员头脑一热便拍板,即使出问题,也可匆匆易地重建,根本毋须有人承担责任。
另外,地方政府隔几年就搞一些耗资几十亿的大工程,也与背后的腐败密切相关。事实上,大凡重要工程建设,从设计图纸、招投标到施工用料,每个环节都因为利益纠葛而充斥着贪渎腐败,成为官商勾结的盛宴,以及官员权力套现的平台。正是因为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腐败因素,各地的书记市长们才会对大工程乐此不疲。
建公园豪掷亿万,助民生一毛不拔。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的第二次分配中,可以利用建公园、办盛会,巧妙地将财政蛋糕切给权贵们,而弱势群体得到的不过是残羹剩饭,甚至一无所有。
深圳出路惟「民主反腐」
本文重点
* 广东深圳 难有政改
* 官商腐败 冰山一角
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前,北京一位主要领导到深圳视察,说了一番政治体制改革的话,一度令海外有些兴奋。其实他说的都是空话,并无具体改革方向,更无可操作性的措施。这次最高领导人大会讲话前,也有不少人翘首相望,希望说出前一位领导人不能僭越而说的具突破性的话,结果不但海外人士失望,连官方媒体也露出无奈的眼神,因为报道没有亮点,无以交差。
深圳特区要继续办,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先行先试」,这是领导人说得很「高屋建瓴」的话。深圳下一步改革到底有甚麽?真正的「前所未有的举措」则要大家去猜。上一位领导人到深圳时说「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他的话,其实是非常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跟上;最高领导人的则是另一种提法,他说要「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强调的是四个体制改革齐头并进。
广东深圳 难有政改
如所周知,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甚麽都想搞就是甚麽都不搞。也许,前一位领导还有心推进政改,而后一位领导则是将「四个改革」并提,淹没了政治改革。这种中国式的微妙差别,或许只有熟悉中共官场文化之人才可体会。不过,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组织官员学习前一位领导讲话时,隻字不提政改,其实就表明未来深圳没有政改这回事,广东也没有政改这回事,相信在中共第四代未来剩下两年任期内也没有政改这回事。
据笔者观察,在三权分立、开放社会自由办报、市民直接选举市长这些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深圳虽然有「先行先试」的圣旨,也不敢在这些方面越雷池半步,但是,笔者相信深圳可以在「民主反腐」方面为全国再「杀出一条血路」。
官商腐败 冰山一角
大家都知道,深圳特区和全国一样腐败猖獗。在深圳由处长爬到市长高位的许宗衡下台,是深圳腐败的典型,但他并不是个桉,他的前任于幼军也曾揭出经济问题,因而断了升任文化部长之路。与许宗衡拍档的市委书记刘玉浦,原内定升任广东省政协主席,但许宗衡下台后也黯然退休,坊间传其实也不乾淨。事实说明,许宗衡不过是深圳官场和商场腐败的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深圳的腐败也是结构性问题、制度性问题,如果不改革的话,今天抓了许宗衡,明天还会出王宗衡。
因此,深圳为全国改革担负「先行先试」的任务,在现实层面首先可为的就是「民主反腐」。深圳有条件效法香港整套反贪的制度。笔者强调的不是形式上也搞个廉署,而是放开一切民主监督渠道。若深圳称得上「乾淨」特区,那便是立新功了。
古吕
迴避许宗衡亦是死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南巡深圳,警告说,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在深圳庆祝特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三禅要说,迴避许宗衡也是死路一条。
不过,似乎上上下下都在迴避许宗衡,没有人提许宗衡,好像这个深圳市长腐败入狱,与深圳无关。其实,除了许宗衡,涉经济问题的深圳市长还有于幼军。问题更严重的是,深圳大小官员都知道深圳何止两个市长有问题,这不过是深圳腐败的冰山一角。
迴避许宗衡,不提许宗衡,然而,许宗衡是深圳的头是否定不了的。可以讲,迴避许宗衡,就是迴避深圳的负面问题,迴避不过是鸵鸟政策。
许宗衡原是湖南的官员,是邓小平南巡深圳,说出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之后一年到深圳。他从深圳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处长做起,一步一步往上爬,做过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在二○○三年,即他到深圳十年之后,爬上了常务副市长的高位。他再用两年工夫,即在二○○五年登上市长宝座,直到去年六月被双规审查,并免去领导职务。
无疑,许宗衡在深圳官场溷了十七年,是深谙「买官」之道。传记作家师东兵披露过许宗衡如何利用他在北京「通路子」。以权谋钱,再以钱买更大的官,有更大的权再贪更多的钱,这就是许宗衡在深圳官场的轨迹。其实,这也是深圳官场的潜规则。
深圳往后怎麽走?不正视腐败,还侈谈甚麽继续改革?深圳「先行先试」,最应该试的是「民主反腐」。
柳三禅
全球华人都会怒吼
不久前日本媒体报道,有智囊组织向日本政府建议增强西南群岛的防衞力量,提出在钓鱼岛驻军,以应对中国海军活动云云。而执政党日本民主党前干事长、有意问鼎首相的小泽一郎更在近日宣称,钓鱼岛从未属于过中国,扬言在涉及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必须对中国说「不」!
鑑于日本侵佔我国领土钓鱼岛的态势愈来愈严峻,实在不能等閒视之!
钓鱼岛列岛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地理上是处在东海大陆架,与日本琉球列岛隔着二千五百米深的黑水沟;从行政管辖上,即使日佔五十年间都是隶属台湾省宜兰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日私相授受,美国也只承认移交的是钓鱼岛「管理权」而非「主权」。所以,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是毫无疑问的!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为着中日和平友好大局,在钓鱼岛问题上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日本始终拒绝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善意,变本加厉将对钓鱼岛的侵佔合法化、永久化;甚至以钓鱼岛属于日本为前提划甚麽「东海中界线」,将东海大片经济专属区归到日本一边,后果严重!因此,谁任由日本驻军钓鱼岛得逞,谁就是当代李鸿章!
钓鱼岛领土得失事关重大,全球华人社会都是保钓团体,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是保钓分子!若日本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钓鱼岛驻军,全球华人都会发出怒吼!所有中国人都会敦促政府强硬对付日本!
刘梦熊
北京菜价赶超香港 老百姓叫苦不迭
中评社
据记者了解,蔬菜公示牌上写的价格是多日前填写的,并不准确。菜摊主告诉记者,菜价浮动很大,有几种这两天已经每斤涨了几毛钱,也有一些比前几天便宜些的。
2010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大城市排行榜日前出炉,北京和上海紧随香港,冲进前30名。从房价到物价,中国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近年来“卯起劲”直追世界一线城市,让那些收入增加有限的“大国蚁民们”甚感无奈。
“菜价又贵了!”这是北京老百姓近两、三年来的直观感受,也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话题。
长期居住在香港的中评社记者,近日走进北京的菜市场和超市,深有体会:京港菜价数年前还差距巨大,如今两地不少果蔬价格已经相差无几。记者甚至发现北京一些食品的价格远比香港贵出许多(见图)。不可忽视的是,现今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与香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日,美世咨询公司(国际和外派员工薪酬管理咨询服务和市场数据提供商)对外发布了一项调查显示,世界生活成本最高的前10大城市中首次包括了 3个亚洲城市,分别为:东京(2)、大坂(6)和香港(8),进入2010年排行榜前50名的中国其他四个城市依次为北京(16)、上海(25)、广州(38)、深圳(42)。调查结果反映了中国一线城市的生活开销,已经接近或超越国际大城市的标准。
民以食为天,米肉蔬果涨价,大大拉高了生活成本。商务部8月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连续十周的上涨。据报道,自今年6月中旬开始,几乎所有菜价都开始上行,除了被炒高的大蒜、姜、绿豆等,连圆白菜的上涨幅度都超过60%!
从生产环节到流通环节,蔬菜的各方面成本都面临涨价,最终都落到了消费者头上。有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菜价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洪涝灾害等天灾频发,以及种植和运输成本上涨所造成的。至于六月中旬以来的这轮涨势,舆论却将矛头指向了游资炒作。
为稳定菜价,国务院9月初下发通知,提出了7项措施促进蔬菜生产,要求保障蔬菜市场供应、价格基本稳定,做好区域调剂、及时动用储备,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等行为。
现在,大家都在盼着政府的措施能够立竿见影,让菜篮子别再沉重地压在老百姓的肩头。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