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知行合一-论毛泽东思想的传统化解释

火烧 2010-06-13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思想与知行合一的关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实践价值。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知行合一论毛泽东思想的传统化解释
[长河不息] 发帖时间:2010-06-13 11:32
对于毛泽东思想的传统化解释,有网友认为是非毛化工程的一部分。不知道这个认识是怎么来的。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应当是我们一切人的一项义务。宣传时,就要考虑接受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

宣传也不单纯是要求大家一开始就看原著或选出一些往上要求大家看。宣传应当是在掌握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来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应当用更大群众能够接受的范围来解释毛泽东思想。

我们知道,文革后期,曾经有过一个批判儒学的阶段。这就给很多人带来误解,认为毛泽东思想的反对传统文化的,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传统文化没有关系。甚至一切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开始因此而对毛泽东思想不感兴趣。其实文革后期批判的儒家不是正统的或道统的正宗儒学,而是过分强调神学、等级和秩序的董仲舒及朱熹的思想。当然顺带着把孔子也批判了一下。

其实毛泽东思想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也有三个来源:即辩证法思想主要来源于儒道两家,尤其是继承了王阳明的心学;历史唯物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和经济建设思想来源于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不过在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思想上,对苏联经验不是完全地模仿,而是批判地吸收。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下理论联系实际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中,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他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全文思路清晰,论证严谨;条分缕析,层层推进,最后得出一个和王阳明完全相同的结论——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所谓“贵我”,就是指“心即理”;所谓“通今”,就是指“知行合一”。两者合为一体,便是“致良知”。

“贵我”就是一切以“我”所处的实际环境作为做出判断的主要依据,心为主观,理为客观,心即理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只有如此,才能掌握主动权。就是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自身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心即理绝对不是什么唯心主义,而是中国传统的心物一元主义,实质上也是唯物主义范畴。这个唯物的“物”,就是一切可能性的意思。

知行合一,就是始终要一边认识发行一边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然后不断地用深化的认识指导实践。致良知就是无限地接近真理,并运用这一接近的认识改造世界,达到效果最大化。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这个集大成的继承,并不能否定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认为毛泽东只要继承了传统思想就是贬低了毛泽东同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把毛泽东思想这颗大树,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把根给拔了,会使毛泽东思想丧失一部分热爱传统文化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我们再引用一段毛泽东同志的原话《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1939年8月2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暑期训练班毕业典礼上演讲,题目是《抗战教育与小学教员》。下面是这篇演讲的要点。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编辑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135页。)   
下面是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这篇演讲稿中摘抄出来的第三部分,题目是《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编号是“手6—28”,手抄件抄自其中20--24页。这里是按手抄稿编辑的。
第三,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   
这个问题就是讲教科书与生活的统一问题。教科书这件事是值得研究的。我也是当过半年教员,在师范里教过书,那时候看见的教科书,实在有许多不高明,不适合实际。比方:里面讲的是大总统,又讲些轮船、火车、有线电、无线电之类,但是没有讲到小米、大米。住在乡下的老百姓就一辈子没有看见过大总统、火车、轮船、有线电、无线电,这些东西老百姓也是终生罕见的,而他们天天碰面的小米大米却没有提到,这就不合实际。另外有一种是讲了不做的。就是书本上讲的民主政治、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等等,但是没有人做,而且做的是相反的事。这些都是知行不合一。在抗战教育中,“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搞这一套的,他提倡生活教育,把教的学的做的都统一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讲来,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就是“知”,实践就是“行”。现在有些讲的同行的是不统一的。比方:口讲民族主义,行的是向帝国主义投降;口讲民权主义,却来压迫老百姓;口讲民生主义,而实行剥削老百姓。讲的同做的完全不对。讲什么中国要独立解放,要民主政治,要改善民生,而实行的恰恰相反。你们要大大的改变这个毛病,要做到讲的就是行的。  

这一切,在我们边区里是已经做到了。民族主义,讲抗战,肖劲光、高司令,他们在后方守备,准备随时打击敌人,而且已经打走了要渡黄河的日本兵。朱总司令在前方抗战,老百姓也抗战,书上讲的都是做了的,我们是讲了就行。陕甘宁边区不是半殖民地,没有帝国主义的势力,不跟帝国主义订条约,洋货进口,就由我们做主,这就是独立自主。这不是切切实实的实行了民族主义吗?民主政治,讲了也做了。林伯渠同志、高自立同志是边区政府的主席,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高岗同志是边区参议会的议长,也是民选的。有证有据,决不是欺骗老百姓。陕甘宁边区是抗日的民主政治,不是半封建的,这同全国比起来也是不同。讲到民生主义,在边区,土地早已分给老百姓了,已经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在边区,是实现了三民主义,我们讲了的已经做到了。   
现在我们教科书上还缺乏一部分,就是生活教育,就是讲怎样吃饭,怎样生活,讲大米、小米、养牛喂猪等等。我们的教科书就要讲这些东西,这一套就是马克思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讲法,天下是经济第一,其他东西第二,而这些小米大米养牛喂猪等等却正是社会的经济基穿吃饱了饭可以开会上课,不穿衣服冬天就要冻死,一切的东西就是从经济上发生的。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统统要以大米小米养牛喂猪作为基础,这就是说: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在上面造房子;有了经济基础,其他法律,政治、艺术教育等等,才能建筑起来。我们的教科书中就要把这一部分补进去,怎样补法,同志们在工作中可以研究研究。   
书上讲的大米小米要与实际的大米小米对照一下,要互相配合起来,这样做才是真正的老百姓的知识。小米怎样种法?小米有各种各样的种法,天时的好坏,山地的阳面阴面,有各种的道理在里头,这一些都应研究研究,得出结论,载在书上,使大家都能知道。从前一部分人说:农民是没有知识的,这个话等于放屁。农民也有他们的学问,他们会种大米小米,会喂羊喂猪,我们就不会。大司务能做饭煮菜,油盐酱醋放得却好,我们就不会搞。马夫同志也有他的学问,我有没有学问?也有。我虽不会种小米大米烧饭煮菜,可是也会讲一些马克思牛克思的。你们教书也是学问,而这些东西,农民老爷就讲不来。朱总司令他有打仗的学问。所以各有所长,各有各的学问。谁说农民是没有知识的?
  
我们教科书里要有抗战,还要把生活加进去,真正的做到理论与实际联合起来,这就是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   

同志们要回去了,去教你们的学生与老百姓,所以讲了最后一点关于抗战教育的知行合一。这是历来的老问题,可是,从前都没有讲好,所以,我今天再来讲一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