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学习《矛盾论》分析当今世界的矛盾

火烧 2009-10-2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通过学习矛盾论,分析当今世界矛盾,探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强调公平公正与解决矛盾的重要性。

学习《矛盾论》分析当今世界的矛盾  

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推动着世间的一切。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解决矛盾。而矛盾的总根源就是人类自身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马斯洛把这种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这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除了个人的勤劳努力之外,还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当一个社会能满足大部人的以上需求,就是一个盛世,反之就必然是乱世。  

如果世界是公平公正的,那解决总矛盾的根本方法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减少需求、一个是增加供给。减少需求的方法,最根本的是减少人口、另外还有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习惯、增加需求成本等;增加供给的方法有:加速发展科学技术、改进组织管理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这是解决人类一切矛盾的最根本出路,也是人类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但是现实的世界是不公平,也不公正的,由此就派生出了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次生矛盾。例如国家矛盾、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人天矛盾、城乡矛盾等等。主要是由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引起的。人类是处于不同的群体中的,而群体之间是不平等的。占据有利位置的群体,会千方百计的更多的占有更多的人类需求物品。例如美国靠美元和美军霸权,以世界4.6%的人口,消耗着世界1/4的能源物质财富。又比如调查显示中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人民政协报2009年6月19日)。少数人占有太多财富,一方面造成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剧。更重要的是贫富差距会压缩社会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非人的真实需求),从而间接减少物资产品的供给,形成经济危机,导致大部分穷人衣食无着、流离失所。  

以上矛盾普遍性的存在着,几乎影响和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但要找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正确方法来,必须先对这些矛盾的特殊性或特点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一) 国际间的矛盾  

在这个地球村内,世界上的矛盾错综复杂,台上台下的、明争暗斗的矛盾斗争处处皆在。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矛盾,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抓住要点,找出主要矛盾。  

(1) 美国与世界“极点”国家之间的矛盾  

苏联解体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政策,使得当初美苏中(以中国为首的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较稳定的三极世界体系解体。美国一超独霸,挟美元、美军以及好莱坞大片以令天下。从此地球村内各个国家头上都悬着“美霸”这柄利剑,稍不留神,就会国将不国,国家领导人身首异处,米洛舍维奇、萨达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有世界政治抱负的“极点”国家(欧、俄、中、印、日、巴西、伊朗),必然和美国产生战略性的矛盾。一超独霸与多级世界的矛盾是九十年代后,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说有没有证据呢?  

有!我们知道,战争是矛盾的最激烈的表现之一,所以国际战争最能显现出国际间的主要矛盾。苏联解体至今十几年时间,国际社会上总共发生了五场较大规模的国际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这五场战争中的前四场,美国都是组织者和主力军,最后一场的一方是美国的利益代言人(萨卡什维利政府是靠美国的颜色革命上台的亲美政府)。从中就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就是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矛盾,特别是和“极点”国家之间的矛盾,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始终如一——维护美国的独霸地位。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战争基本上都和“极点”国家无关啊。这是只看表面,没看到实质。五次战争中的两次海湾战争,美国的目的都是控制中东,进而控制中东的石油。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它卡住了世界的油泵,那除俄罗斯和伊朗之外的其他“极点”国家,哪个敢不俯首称臣。科索沃战争,一是打击俄国的势力范围,二是为欧洲特别是东欧以后的战争埋下伏笔,打击欧洲经济、打压欧元,三是借轰炸中国大使馆,打击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打着反恐旗帜的阿富汗战争,一颗钢钉直插中国、俄罗斯、印度的腹地——中亚,并准备长期占据——阻挡中国通往中东的路上通道;扰乱中国和中亚诸国的合作(中亚丰富的资源是中国实现复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制造嫌隙;牵扯中、俄、印的战略资源;简直是一石多鸟。在中国奥运会期间,授意萨卡什维利发动格鲁吉亚战争,企图将俄罗斯影响力赶出高加索地区。这些战争,又有哪一场不是针对“极点”国家的呢?除了战争之外的其他斗争方式,也没有丝毫的放松,伊朗、朝鲜核问题、拉美的金融危机、日本的广岛协议、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以及此次的次贷危机,如此多的热点和危机哪一个又与美国的全球独霸的战略无关呢?哪一个不显示着美国独霸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要求平等、和平的诉求之间的矛盾呢?所以美国与世界“极点”国家之间矛盾是国际上的最主要矛盾。  

该矛盾的主要特点有:①不可避免性。该矛盾是大国间国家战略性的矛盾,这不以个别国家的良好愿景而改变,除非该国放弃大国利益的争夺;②持久性。美国独霸的战略和能力一日不改变,该矛盾便一日不会消除,大国间的争斗,特别是国际霸权的斗争向来是耐力和实力的比拼;③残酷性。国际秩序的改变,是需要异常残酷的斗争才能达到的,所以各“极点”国家,要对美国的各种手段做好最坏的准备,比方说生物战(非典、禽流感、H1N1病毒等),永远不要对贩卖黑奴、杀戮灭绝印第安人的强盗的后人存在幻想;④立体性。该矛盾的斗争,不会是单一方面的斗争,而是会涉及经济、政治、金融、人才、文化等的综合、立体性的斗争;⑤全球性。争夺全球霸权的斗争矛盾,范围必然是全球性的——七大洲四大洋、太空海底,都是该矛盾的斗争平台;⑥非直接性。由于斗争各方都是核武国家,所以斗争不太可能是大国间的直接碰撞,斗争更多的将是代理性的或间接性的。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发达国家占据着资本、技术、舆论、军事、国际经济政治规则制定权等各种优势,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他们利用这种优势,勾结发展中国家的买办集团,疯狂掠夺这些国家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能源等,致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殖民化的状态之中,饥饿、疾病、动乱、战争像幽灵一样缠绕着这些国家。但是发达国家为了掩盖他们的掠夺实质,就鼓动CNN,BBC,美国之音等西方喉舌,不厌其烦的告诉这些国家的国民——是你们自己的不民主、不自由、不开放、不人权造成的。真是拿走了他们的财富和未来之后,还让他们对这些强盗感恩戴德。发达国家的掠夺和不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和规则,才是这些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肯定是不可调和的,多哈回合谈判的迟迟不能达成,就是这种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之一。G7与金砖四国所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国际上,仅次于美国与世界“极点”国家之间矛盾的第二大矛盾。  

该矛盾的主要特点有:①困难曲折性;敌我实力相差较悬殊,决定了此矛盾的斗争是困难和曲折的;②国际国内斗争的相互渗透性。西方列强惯于使用舆论误导、颜色革命等方式,将他们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斗争,转化为这些国家的国内政治斗争,而这些国家由于汉奸、买办集团的存在,所以与列强的斗争无不与肃清国内汉奸、买办的国内斗争联系在一起,这些都说明了该矛盾具有国际国内斗争的相互渗透性;③反殖民性。这些国家多数经济处于半殖民化和殖民化的境地,所以该矛盾的斗争具有反殖民性。  

(3) 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发达国家虽然在压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是一致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是没有矛盾的,恰恰相反,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是十分尖锐和不可调和的。除了争夺有限的能源、原材料和商品市场之外,美元、欧元、日圆三者之间金融斗争可以说越来越白热化。广岛协议,欧美联手,兵不血刃的,利用金融核弹,劫掠了日本;97年又通过打击日圆的后院——东南亚,利用东南亚金融危机沉重的打击了日圆的国际金融影响力。而随后的科索沃战争,美国又毫不留情的打击了刚刚诞生不久的欧元——欧元兑美元汇率在科索沃战争开始后迅速掉头下滑,到2000/10/1欧元只能兑换0.8225美元,与其最高点相比,欧元两年内汇率已经下降了40%。如今随着次贷危机的逐渐加重,国际金融系统的动荡,美元、欧元、日圆之间的矛盾会随时激化,这也意味着美国、欧洲、日本这三大经济体之间的矛盾会被大大激化。我们断不可低估此矛盾激化的结果——可不要忘了,两次世界大战可都是发达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后而爆发在他们之间的资本战争。  

该矛盾的主要特点有:①短期妥协合作性。这些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上一致的,所以他们在与发展中国家矛盾激化时,他们内部之间是具有短期妥协合作性的,每年召开的G8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②长期的不可协调性。资源市场的有限性和资本的贪婪本性,决定了他们之间长期肯定会自相残杀的;③金融的重要性;他们都是资本强国,货币都是国际货币,都希望获得金融霸权,所以他们之间的争斗主要是围绕金融展开的,焦点在汇率。  

(4) 发张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按理,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压迫者,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发达国家的剥削和压迫。可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多受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影响,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威胁、恐吓、误导、贿赂,利用民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将这些国家普通百姓对现实悲惨生活(他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的怨气引向同样受剥削的兄弟国家。例如印度和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最近的中缅果敢问题)、俄罗斯和乌克兰、格鲁吉亚,非洲各国家之间的对抗和仇视,无不与他们故意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中印麦克马洪线、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等)以及借此的挑拨离间有莫大的关系。奴隶主们最清楚,控制奴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奴隶们相互斗争,一盘散沙。这些国家的国民也应该多读一下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应该反思阿Q对小D们的态度啊。  

该矛盾的主要特点有:①非自主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多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与周围国家的矛盾激化与否,多数不是自己说了算,具有极大的非自主性;②偶发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权极其不稳固,特别是按照英美设计的“民主”制度实行普选的国家,有些政客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借民族主义等问题,悍然挑起冲突;③可调和性。由于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压迫者,他们之间本无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该种矛盾多具有调和性,一般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可以妥善解决。  

以上矛盾,基本构成了国际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结构图。各种矛盾相互交错,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热点凸现出来。例如伊朗核问题,就是各大国之间,特别是各“极点”国家与美国为争夺中东石油控制权而博弈的工具与平台——当然此问题还牵扯到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