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浅识黄尔文先生《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及几个焦点问题》一文

火烧 2011-07-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及核心焦点问题,围绕阶级斗争、共产主义革命原则、私有制经济基础与文化大革命性质展开分析,强调革命与内乱的区分。

       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问题,就是人类社会一切的 “统治阶级”建立的“奴役与被奴役”的生产关系,造成的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的问题,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的, 就是一个从一切“奴役与被奴役”阶级生产关系下 “ 解放”出来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那么,“文化大革命”是“内乱”还是“革命”?

       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要弄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共产主义革命”的“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原则:一个是与“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决裂;一个是与“私有制” 经济基础上的“私有观念”决裂?  

       而共产党人为什么要进行“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革命?

       因为,一个在人类社会存在了几千年的“私有制”经济基础的社会,即“上层建筑”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代表的“私有制”为特征的,占有人类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存资料,即:土地私有或国家所有为特征的“私有制”,你要生存,你就必须要从事生产,要生产就要租用占有土地者的土地,无论这个“土地”是归“个人”所有,还是归所谓的“国家”所有,人们要生存要生产,你就只能去“租”, 因此,土地占有者与生产者建立起来的以 “租”为关系的生产关系就是“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而把土地占有和收“租”为根本条件的土地占有者,把收 “租”认定为是 “天经地义”的土地占有者,这就形成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  “统治阶级”的“私有制”经济基础, 和“私有制”经济基础的“私有观念”。

       在人类社会的“封建时代”,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生产条件下,土地的占有是依靠“国家的上层建筑”的“统治阶级”的“分封”产生的土地占有者;在人类社会的“资本”时代,土地的占有,是通过战争和“货币”的持有者通过买卖土地占有的。

       所以, 所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根本就是土地的“私有制”还是“公有制” 的问题,生产资料不是在空中漂浮着的,而实际就是“土地”的是“共有”还是“私有”的所有制问题。

       土地与国家就是“私有制”的基础,所以,中国古语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这个“王”?就是“统治阶级”!这个“王”?就是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这个“王”就是“阶级”生产关系的缔造者!又正是这个“王”的天下,产生了“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和“资本家与工人” 的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生产关系的“阶级斗争”的必然历史。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以往的历史事实,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历史。

       由此可见,“十月革命”以后,从苏联产生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谓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定论,都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的理论问题!

       无论是“租”还是“工资”,无不是历代“统治阶级” 建立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的产物。

        所以,“共产主义革命”实行的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就是从“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解放” 出来被奴役的阶级的革命,就是从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生产关系下“解放”出劳动人民的社会“生产力”的革命。

       马克思为了让共产党人,彻底的认识“资本与雇佣劳动” 的生产关系,就是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生产关系,马克思倾其一生的生命,通过《资本论》来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因此,《资本论》可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与灭亡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的基础。

       而“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理论观点: 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为“经济科学”,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定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唯一”的手段,而根本没有认识到,“工业革命”才是真正的“解放”人类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才是“解放” 劳动人民的真正手段!

       因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去建立“工资制度”,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继承”的铁证。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成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科学,那么,苏联建国以来的社会历史,和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前的社会历史,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阶级”生产关系的“阶级”斗争的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什么:剩余价值! 就是“一部分人”发财的生产目的;所以,一切资产阶级靠资本的收买与投资,而一切资产阶级的战争,无不是靠控制 “生产资料”的目的,来发他们财来达到他们的统治世界。

       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什么:解放劳动人民!就是用现代的“工业化”来武装劳动人民,用“现代工业”来解放社会生产力,这样的生产目的才能彻底的解放劳动人民

       马克思: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而什么是资本主义的“资本”?

       马克思:难道雇佣劳动,无产者的劳动,会给无产者创造出财产来吗?没有的事。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加起来的财产。现今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中运动的。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因此,英国诞生的资产阶级的“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的解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所有制,铲除一切“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生产关系,开创出人类社会 “彻底的解放”的道路。        

       所以,实行 “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共产主义革命”,这才是“开天辟地”的人类社会的“解放”道路,而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才是结束了“社会主义”空想的一切历史。

        这正如黄尔文先生《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源及几个焦点问题》一文所言: 中国在经济基础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上层建筑的文化领域并没有也不可能自发地、同步地发生革命,而滞后于经济基础。特别是,中国对城市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广泛采用的是赎买方式,被改造的对象没有从肉体上被消灭。他们加入劳动者的队伍,广布于全社会。这些过去的剥削阶级所习惯和推崇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不可能随着他们企业的改造而被自动抛弃。这些东西对整个工人阶级队伍,都产生着各种不良影响。对过去剥削者的思想改造任务非常艰巨。受外国帝国主义文化宣传的影响,新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在不断产生;以资产阶级法权为依托,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大量地、自发地产生;修正主义的思潮在党员干部队伍当中广泛地存在。         

       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上提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这正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上层内部产生的“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阶级斗争”。

       而“剥削有理剥削有功”的理论基础,就是依据“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

       黄尔文:“他们的目标是不要阶级斗争,不提阶级斗争,以此掩盖事实上广泛存在的阶级斗争。究竟是谁发生了错误?三十年的实践已经告诉了我们结果:由于放弃阶级斗争,造成了中国大面积的资本主义复辟,造成被外国资本大面积的殖民化,造成中国大批劳动人民重新变成资本的雇佣奴隶,这些全都说明,这条路线已经走上了死路、绝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那么,“文化大革命”是“内乱”还是“革命”?

       黄尔文:由此 也可以看出,在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革命之后,继续进行思想即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有多么重要,毛主席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有多么必要!

       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这段话在“文革”中曾被当作抓阶级斗争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经常被引用和宣传。

       胡乔木认为:“列宁所说的小生产……在合作化多年后的中国农村基本上已不存在。现在开始有一些小生产,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也不会大量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而问题就在于,社会主义一旦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当“经济科学”,当成“经济规律”来发展“社会生产力”,那么,苏联和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社会,就成为了社会的历史事实!

        可见,马克思的理论是“共产主义革命”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问题,就是“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根本问题,就是“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      

                  2011。07。16 于呼和浩特 金镜头专业摄影研究工作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